【2024無支配】再上小百岳NO.70刣牛湖山:遇上青梅採收

這是第三次來到刣牛湖山,後兩次來全都是為了Doch的「無支配課程」。
走在台南高雄分界的烏山山脈稜線上,視野遼闊可俯視兩縣市風景,這個觀測地理方位的絕佳地點是噍吧哖事件中,抗日志士的基地,是個易守難攻的藏身之地。

「無支配二代」已在前一個月走過「烏山嶺水利古道」(此「烏山嶺」與「烏山山脈」不同地方喔),這回來不像去年學長姐一次攻三座山,這次只走「烏山山脈」中的「刣牛湖山」,它標高799m。

四月十三日,二〇二四

爬上烏山嶺水利古道的那一天,是個細雨紛飛的陰濕日子;但爬刣牛湖山的這天,卻是個陽光炙熱的剛烈日,兩種相異的天氣形成山中不同的氛圍。

這樣的月份來,其實是過熱的!因為走在稜線上,較少有大樹遮蔭,要來烏山山脈,最好的時間點應該是十一月至三月間。不過,這回因為四月中來,意外的遇上一件幸運事,那就是梅農開放我們免費採青梅。

早上6:30在學校集合,三台車一同出發,從南藝大【171縣道】到【南176縣道】,目標是厚德紫竹寺,因為登山口就在這廟後方。說來奇怪!很多步道的登山口都會與廟宇結合,洗手間、小吃攤等都可能會設置,這對山友來說,其實是重要的休息點。


▲厚德紫竹寺的廟埕就是個很棒的展望點,早上八點多就開始熱了~

有了上一次爬山經驗,這次年輕人都有心理準備,只是被太陽公公曬得有些招架不住。由於邊爬山邊上課,所以花費時間較長,這是我們慢慢走行程:

08:30|入山

12:00|抵達三角點

14:30|下山吃愛玉

全程共花六小時,和我們自己來所花時間一樣長。上一次我記錄著:

這是集合山棕、黃藤、相思樹的原始步道,一路上可俯視平原聚落及楠梓仙溪,風景怡人,難度僅有1.5★(滿分5分)。


▲一邊走一邊上課

厚德紫竹寺的廟埕就是個很棒的展望點,可以看到嘉南平原,這裡停車相當方便,洗手間也多。

步道一開始就是石階,但這一段沒有很痛苦,二十分鐘就過去了,一路上都是黃藤、山棕陪伴。走上稜線上,往左行到刣牛湖山方向,一開始便會經過一個小土地公廟,接著就會是金光山財神廟,每一個交集處都是行走的記號。


▲一開始都是石階,約走20分鐘就會到稜線


▲經過小土地公廟


▲真的在山稜線上

很快地,我們就可以從高點俯視兩縣市,稍早集合的厚德紫竹寺就在我們腳下,淺山起起伏伏,很像哪個巨人天神捏的雕塑。

年輕人似乎還在成長,常常泛飢餓感,動不動就喊肚子餓,有些時候,我還得貢獻自己的小點心,才能讓這些明明有成人身體,卻仍處在青春期生理狀態的年輕人稍稍止飢止渴。由於他們較少有爬山經驗,水帶太少、補充熱量措施缺乏,所以就苦了自己。


▲第一回吃點心

這群年輕人還有個特性,較多人持單眼相機,這是3C世代以來較少見的,他們常常看見昆蟲、植物、山景就停下來拍攝,對於同學們醜陋的姿態更是熱中按下快門,這個世代的冷嘲幽默其實有點難理解。


▲很多人有單眼相機


▲臺灣斑眼蝶/白條斑蔭蝶


▲荔枝椿象


▲右邊有鏡面水庫

過了金光山財神廟,見到了叉路,取左走往甲仙步道,這路徑是自然原始的,比起產業道路較讓人喜歡。 約莫兩個多小時走走停停,看見了南化區的「鏡面水庫」,而在這之後,就遇上了這日幸運事!

清明節前後是青梅採收期,青梅果農因為採收已到尾聲,剩下的都掛在梅樹較高處的枝上,採收不易下決定今日是最後一採,剩下的讓我們自由採取。我們仰頭望,還好多梅子啊!我開心地採了約一公斤的梅子,其實興奮的不是免費得到,而是看見梅樹真的掛著一顆一顆綠綠的青梅時,感覺好特別!後來在玉井青果市場,發現梅子一袋十斤要600元,我們採收不少喔!


▲白裳貓蛺蝶

由於還要到三角點,先把梅子借放在樹上,待回程再來採收。走到三角點時,約莫正中午12:00,我們走得太慢,被植物、昆蟲、風景及青梅所逗留,一同抵達的他團山友都懷疑我們怎麼走這麼久?!


▲刣牛湖山三角點到囉~


▲男孩們,戴著先前遶境的帽子

在這裡吃點輕食,各自找個石塊坐著休息,我帶了自己捏的中型飯糰,也吃了一些水果,最有趣的是,還喝了他團山友帶上山的黑松汽水+冰塊,在我們熱到快中暑時,集體望著山友帶上山的大沙士看,他熱情與我們分享,在海拔799m,喝到清涼的沙士,多暢快!

回程是一件可以看成愉快的事,也可以成為抱怨的事,知道回程剩下多少時間,是可以輕易掌控自己的腳程與呼吸頻率,但若抱怨著還有這麼多時間時,恐怕會讓步伐愈來愈沈重。這些尚在成長的年輕人,好像沒力氣了,一個一個面容頹疲,腳起了小泡泡或受點小傷,這樣也好!身體正在反應不同事件該留下的痕跡。

回到梅園,採了梅子,有一種「豐收」的感覺,這種心情稍稍沖刷掉疲憊感。

下山後,在厚德紫竹寺休息時,看見了我在爬山時,一直想吃的檸檬愛玉,沒想到就有販售,顧不得好不好吃,點了十二碗與年輕人共享,順口下肚時,愛玉滑溜到令人感動,學生說:「我活過來了。」也許狀態不客觀,但我又買了一碗回來,應該是真的好吃吧?!

青梅、黑松沙士及檸檬愛玉是今日爬山的意外驚喜,雖然腳痠沒電力,但很開心在山上遇到好心情。

【無支配+種書店/邊界縱走】by Doch

奇怪的是,每次帶他們上山,幾乎是路上過於年輕的一群。

過於喧囂的聲音在山林中,不免,有些違和。

把身體丟在遠眺、樹梢風、汗水、飢餓之中,不是一種青年活動嗎?十九世紀末的德國年輕人以徒步旅行遠離壓迫社會,這種候鳥精神(Wandervoge)不是來自老人的健身,不是來自中年人的休閒,是為了叛離現況,用自己的身體走出一整個自己的新視野。

我不知道,他們是否能將這實實在在的經驗,留在血液中。

不論如何,深深想呼籲,年輕人上山吧!自己走吧!

只有自己上路,才會知道如何照顧自己。

只有照顧自己,才會知道如何顧及他人。

後來我將青梅製成脆梅了:

清明過後來醃梅 

延伸閱讀:

【2024無支配】台南官田拔林慈安宮遶境:三通鼓隊/攝影組/指示牌設計 

【2024無支配】台南山海圳「烏山嶺水利古道」:細雨寒風中行走 

【2023無支配】蹽過溪:走過枯水期的官田溪、曾文溪 (2023.04) 

【2023無支配】烏山縱走北段:風空子山、烏山、刣牛湖山(小百岳NO.70)
工作外掛的小旅行:鹿港「小本愛玉☓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