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的嘉義達邦行,刺激身心,累積許多特別的經驗,特別安插一篇文章,放置漏網照片,多年後,必能在此重複溫習山中的影像,不管多近多遠,都能像底片一樣,留在此,等著我來沖洗畫面。
第一次認識黃藤是在藝術家王文志紀錄片《山靈》中,看見他奮力取藤,編織大型作品,而親眼看見黃藤,是在台南的竹仔尖山,看著它滿身是刺,好嚇人。那時只知道它帶刺,不知它其實是頗刁鑽的,攀爬上其他植物,往上生長可達一、兩百尺,不僅莖帶刺、葉帶刺,連葉軸末端也有鉤刺,要扯下它勢必有所挑戰。但再仔細想想,黃藤爬上朋友樹,像是穿針引線一樣,把樹與樹之間縫緊繞穩,就如這次我在竹林仰望一看,竹與竹之間佈滿黃藤,如果...
今早讀著《ACT》(NO.84),一邊讀一邊和孩子分享我們幾日前去過的地方是哪兒,我們用Google map看看走過的足跡,終明白那兩日坐在貨車上,崎嶇顛簸的路是通往何處,原來是曾文溪上游,叫做「伊斯基安娜」(iskiana)溪谷。
總是在臉書上看見龔卓軍老師與團隊成員深入部落,一回又一回,愈走愈深入,這次終於跟上行程,在嘉義達邦部落三天。回到家後,才深深感受到,為何上山會著迷?也才稍稍感受到《獵人帶路》中,那些高畫質攝影下的山林,為何使嗅覺產生不同反應,視覺功能迷幻將畫面暫停,我的腦內肯定過了篩,自動清除垃圾,把美好的都搶先保留。回想那些深深呼吸、遠目靜觀的三日生活,手竟想不出任何一個字,是腦子還賴在山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