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人遊高雄

2022虎年初三澄清湖野餐:家族穿著一片紅/整人拍照遊戲

2022虎年初三澄清湖野餐:家族穿著一片紅/整人拍照遊戲
每年過年回娘家,除了有抽紅包遊戲外,一家人走會找個地方走春,去年到台南總爺藝文中心,前年去紅毛港文化園區,今年要去哪兒呢?負責規劃活動的我,提議就去澄清湖吧!離家近少了交通時間,疫情期間又因為園區腹地廣闊,可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個走春的好地方,而且高雄市民免門票,多好!就去我小時候過年也會作為走春地點的澄清湖/大貝湖走走吧!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愛河灣/大港橋pm3:00水平旋轉

2022台灣燈會在高雄@愛河灣/大港橋pm3:00水平旋轉
今年台灣燈會在高雄,港都高雄很霸氣地設定兩大主場,一在衛武營,另一在愛河灣。愛河灣包含的範圍很大,從前的真愛碼頭成了「流行音樂中心」(簡稱「高流」),與光榮碼頭四周所圍起來的大樓建築群皆屬之,愛河灣脫顯出高雄港市合一的形象,而這些也是多年前六歲女兒寫生的高雄大樓建築群。

高雄港灣建設中: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港埠旅運中心

高雄港灣建設中: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高雄港埠旅運中心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2021.10.30 若說家鄉高雄和小時候認知的有什麼不一樣?或許就是港市合一後,港邊舊碼頭倉庫活用,巨型建築一棟一棟建設起來,矗立在港灣,使得我對高雄的印象開始清清楚楚地認知到,它是一個「港」,一個風情萬種的國際港灣。因為靠近海,輕易看到大船進港,讓我對那貨櫃運輸的路線感到好奇,而那本是身為高雄人理當熟悉的,如今卻得靠著網路及書籍資訊建立對家鄉的認識。

找尋佐藤春夫中學同學東熙市的「東齒科醫院」:高雄千光路

找尋佐藤春夫中學同學東熙市的「東齒科醫院」:高雄千光路
去年2020年恰是百年前,日本文人《佐藤春夫》來台百年紀念,1920年因感情問題,佐藤春夫來到殖民國臺灣散散心,而後書寫出多篇旅遊文章。百年後的我也循著他的腳步,踏逐他曾走過的地方。這年來,除了閱讀多本相關書籍外,意外的也會在其他文學作品看見「佐藤春夫」四個字,例如在妹尾河童《少年H》中提到,他向同學借了芥川龍之介〈三件寶貝〉閱讀,發現是佐藤春夫寫的代序,還說要好好讀一下他的文章。另外,手邊正在閱...

高雄「旗津tha̍k冊」獨立書店:入內就啟動講台語的書店

高雄「旗津tha̍k冊」獨立書店:入內就啟動講台語的書店
從沒想過,定位為大啖海鮮、搭輪渡、玩沙攤、放風箏、騎腳踏車等休閒形態的旗津,有一天,它突然出現了一間獨立書店。我還記得,那是去年九月為了一場大林蒲的展覽而跑了幾家咖啡館及藝文空間,其中包含「旗津tha̍k冊」。我懷疑著,旗津有書店嗎?疑惑驅使著我數次前往探索,這與家鄉紅毛港類似格局的老房,很快的成了我時常走訪的書店之一,因為每靠近它,就覺得走回家鄉的狹窄小巷裡,巷子最底的那間就是我的家。

高雄左營「見城館」:舊城歷史在館內

高雄左營「見城館」:舊城歷史在館內
左營舊城東門,其硓古石牆完整,有著護城河圍繞。走上城牆,馬道寬廣,雉堞更是破損的極少。這是一座我非常喜歡的城門,是清朝鳳山縣舊城東門。二戰過後,國民政府來台,城門內的那片大空地,是「海光三村」眷村,村內有著許多果樹,龍眼、金桔、楊桃都有蜜蜂團團圍住。不遠處就是(大)龜山,有著這座山穩穩坐立,城內城外都不怕。

高雄紅毛港文化園區:家鄉片段回憶

高雄紅毛港文化園區:家鄉片段回憶
家鄉夷為平地已經過了十多年,這些年回去看過面目全非的它,也看過重新整形拉平的它,更看過它建立新的建體,變成完全不同的模樣。我總是靠著四根大煙囪來推測我家的位置;靠著南星計畫入口前,那三個「紅毛港」綠底白字知道母校鳳林國中的舊址,以及靠著埔頭仔台電出水口知道小時候騎腳踏車時,在哪個小坡道摔倒了。這些都是移不走,已內建在回憶資料庫,不受環境改變而影響的片段回憶。

2019美濃拔蘿蔔:來去笠山鍾媽媽農地拔蘿蔔(15.4ys)

2019美濃拔蘿蔔:來去笠山鍾媽媽農地拔蘿蔔(15.4ys)
每年十二月初,大約就是在我生日的時候,正邁入冬季的氣溫略帶冷,和煦陽光大約只放送到下午三點半。這樣的天氣到戶外是最舒服的,踏青、賞景都成了身心放鬆的補給品,而到美濃拔蘿蔔更成了左右家固定的冬季行程,除了喜愛美濃的白玉蘿蔔品種外,美濃的自然景色常常會吸引我們在不同的時節前去。從女兒四歲半到現在,幾乎拔了十回有了。今年比較特別的是,我們要到老朋友—小百合的家去,要去笠山鍾媽媽農地拔蘿蔔。

【咖啡館】高雄橋頭Jimmy’s Home吉米・夢 綠食咖啡館/台糖單身老宿舍

【咖啡館】高雄橋頭Jimmy’s Home吉米・夢 綠食咖啡館/台糖單身老宿舍
好幾個月前,去了「吉米・夢」,是雨豆樹廣場的那個新地址,就在寒假年節的那幾天,約了好姐妹-娟一家人前去,我們一行八個人,原班人馬來到此地,重訪Jimmy’s Home。五年多前,就在女孩九歲時,我們去過他們第一個家,如今咖啡館不知已搬過幾回,但可以確定的是,年輕主人還在,舊沙發也在,深藍色的牆面保持著,還有那種小清新的感覺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