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地方文物館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34)德國柏林:博物館島|宮殿橋|新崗哨《母親與亡子》雕塑|洪堡大學|德國歷史博物館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34)德國柏林:博物館島|宮殿橋|新崗哨《母親與亡子》雕塑|洪堡大學|德國歷史博物館
我以地理位置來書寫柏林的旅記,上一篇從柏林最中心點的亞歷山大廣場、柏林電視塔、海神噴泉、紅色市政廳到馬克思恩格斯廣場。接著越過了史普雷河(Spree River),兩河道圍成了「博物館島」(Museumsinsel),就如巴黎的塞納河圍成了西堤島,在這我們可以看到建於1821-1824年的宮殿橋(Schlossbrücke),它介於博物館島與菩提樹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沿著菩...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22)德國紐倫堡:「杜勒之家」|主市集廣場(Hauptmarkt)|TANTE NORIS咖啡館|轉黃銅環帶來好運的美泉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22)德國紐倫堡:「杜勒之家」|主市集廣場(Hauptmarkt)|TANTE NORIS咖啡館|轉黃銅環帶來好運的美泉
歐洲旅行紀錄已經過了一半了!一下子要把三週的背包旅行心情消化完,非常不容易!這是暑假在歐洲的第十二天,我們在紐倫堡住兩夜,走了兩個博物館,其中包含我喜歡的歐洲北方藝術家——杜勒的故居(Albrecht-Dürer-Haus),以及玩具博物館。杜勒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他的家肯定與十天前在巴黎看到的十九世紀文豪——雨果的家相差甚多。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10)羅浮宮敘利館:看見中世紀的城堡與護城河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10)羅浮宮敘利館:看見中世紀的城堡與護城河
再次拿出谷口治郎的漫畫《羅浮宮守護者》,翻閱的速度比起從前快許多,漫畫場景重疊在自己暑假旅遊的影像中。故事寫著2013年,一位日人因為生病停留在法國,首篇便提到他虛弱參訪羅浮宮,恍惚之間,遇見了薩莫色雷斯勝利女神(Nike of Samothrace)。我們在巴黎的第四天,也在羅浮宮看到了女神,除此當然也沒忘了總是人山人海擠在她面前的《蒙娜麗莎》(La Joconde)。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9)巴黎「龐畢度中心」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9)巴黎「龐畢度中心」
帶著再訪心情來到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館內會有的藝術作品、動線的安排、整體展館氣氛以及館外的風景都稍有記憶。不過,經過二十多年,記憶和現實似乎打結了,光是不同票源的入口就得摸索一陣子。當我搭著地鐵來這裡時,周邊環境已和從前相差甚多,地鐵站外人潮洶湧,消費世界的店鋪刺激著遊客,以龐畢度為核心,處處都是來花都遊覽的觀光客,甚至不乏在地法國人來休閒逛街。2025即將休館整修至...

【博物館】台北「臺灣博物館」:漂鳥集—臺灣候鳥展(~2024.09.01)

【博物館】台北「臺灣博物館」:漂鳥集—臺灣候鳥展(~2024.09.01)
年初到台北一趟,和Doch突發想再訪「國立臺灣博物館」,一年半前我獨自帶女兒上台北考試時,母女三人去了臺博館走走,但Doch可就真的兩年多未去。這一次再訪,突然遇上一個特展:「漂鳥集—臺灣候鳥展」,這讓愛鳥的我可興奮!可近距離看見各種候鳥標本,此特展已經快要結束,在此分享,感興趣的大小朋友,可以前往觀展喔~ 展覽名稱:漂鳥集—臺灣候鳥展 展期:2023.07.11~2024.09.01 展覽地點:...

台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原 臺灣教育會館/美國在台新聞處

台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原 臺灣教育會館/美國在台新聞處
三月春天走讀宜蘭南方澳及台北城,最後一天走在台北南海學園周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是主要目的。吃過建中附近美食「林家麵店」及「建中黑砂糖刨冰」後,整個下午在紀念館逛了三小時,加上前一天的「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四小時,我把雙腿與心靈操練得疲憊不堪⋯⋯,即便如此,也知這是該走的行程。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時令已近盛夏,我還惦記著三月初春,台北行的遊記未完成,那一趟五天的「南方澳/台北之旅」,包裹著親情糖衣、工作兩則與城鎮旅行。除了到南方澳找尋母親的故事外,我們還在台北走了兩個博物館,一是「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另一是「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新竹北埔文旅行:藍鵲書房、龍瑛宗文學館、六木珈琲焙煎所、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新竹北埔文旅行:藍鵲書房、龍瑛宗文學館、六木珈琲焙煎所、鄧南光影像紀念館
去年十二月初,因為北上觀賞一齣舞作,得到與女兒相見的日子,更促成了為自己辦的慶生會。往北移動中,在北埔稍作停留,這是2015年女兒十歲去金廣福公館寫生後,相隔七年半再訪。一如過去印象,北埔老街是非常好逛、好買而令人心情亢奮的地方啊,這次更是發覺北埔地區文化多元豐富。清朝時,粵籍墾戶姜秀鑾入墾北埔,而使北埔地區粵民人數佔多數,引進美味的客家美食,而以鄉鎮的古蹟比例來說,北埔更是高比例,金廣福、天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