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的「南科計畫」我們留下許多木頭廢料,離開南科國小時,我們撿回許多可以再次運用的木材,像是被裁掉一半的小學椅以及長條木板,這些準備回收的木料,或許還可以有新的生命。是的!它絕對可以有新的生命,當女兒zozo班上,在六年級寒假作業中,老師出了一個「自主學習」的寒假作業,要孩子思考與規劃「我可以做些什麼?」zozo與我們討論,我們建議她或許可以運用這些南科計畫留下的廢料做一個自己的書架。一向熱中做...
《十月這美好的一天》中用擬人化的方法描寫一枝愛冒險的鉛筆,如何衝破筆盒逃離主人家,到外頭看看不一樣的世界。我和女兒共讀後,手上的筆似乎也蠢蠢欲動,想寫一些字,我建議zoyo不如將當天的日記寫一篇擬人化的文章。她們一聽,興致高昂,要我趕緊出個題目。我歪著頭想,眼角看見桌上她們鼓滿快爆炸的鉛筆盒,於是鬼靈精的說:「不然我們來寫妳們的鉛筆盒,好不好?」寫作欲快爆炸的她們異口同聲回答好,還說「現在好有靈感...
這是一首zozo寫的小詩,非常有氣氛,這是她描述元旦爬山時看到的山。
執行這個創作的動機乃是因為yoyo小學四年級時,有一回在家累計好行為的獎勵,竟然說要去五金行挑選禮物,而且挑了「輪子」,她說想要用輪子做東西。這組輪子一直留在家裡,直到現在我們才開始想著如何用輪子創作。
還記得那是在一個充滿冬日暖洋的白天,我們外頭的速食店等待著Doch,我帶著剛從圖書館借來的《我喜歡》想與女兒共讀,窗邊的光線投射在桌上,舒適的溫度使得我們立即萌生也要來一本屬於自己的《我喜歡》,那樣的氣氛似乎也說著一段「我喜歡」:我喜歡,在窗邊與媽媽唸一本書。
上一篇介紹「塑膠籃+輪子=媽媽的置物籃」,這一篇專屬小孩的,我們來做:紙箱+輪子=孩子的玩具箱。
▲紀錄這一篇去年十一月的文章時,才又發現這兩天zoyo又做了玩偶的衣服,2016.03.02,11.7ys 整理女兒的筆記手稿時,發現了yoyo寫的生活週記,這是一篇關於假日午後的女孩創作遊戲。我還記得,那天下午她們在自己的房間玩了好久好久,這種自由時光即將因為她們上國中而逐漸變得稀少,所以,我一直都堅持讓小學階段的她們毫無負擔的做自己想做的事。Zoyo喜歡縫縫補補,不知是否小時候和媽媽學一點縫工...
▲zoyo的猴子,媽媽的句子,阿伯的字。 等了十二年,終於又等到了猴年,今年是zoyo的年,屬猴子的她們過了午夜,興高采烈的對我說:「媽媽,我們十二歲了。」原來小朋友是會重視自己的生肖年,等到了就很開心,好像一整年都會無比幸運。
做過單弦、雙弦簡易樂器、鐵片打擊樂器後,這一次,我們要來仿造海浪的聲音,就稱它是「海浪樂器」吧!
家裡有一把吉他,那是女兒接觸的第一個弦樂器,彈奏吉他給嬰幼兒時期的她們聽是我育兒生活中抒解壓力的方式之一,那不僅讓孩子對樂器充滿好奇,也讓在家帶孩子的我偶而可溫習自己的興趣。
親愛的朋友,這是2015年最後一天,再過幾個小時,即將往前跨上2016。這兩天無意間看到星座專家預估每個星座在未來一年的狀態,我聽到她說射手座未來一年,整體運勢還不錯,只是會相當勞累。我想一想,其實不管哪一年,都是要努力工作,勞累勢必相隨而來,至於運勢好不好,就得看看你如何去看待自己的現況。所以,就自我喊話吧!讓自己充滿元氣與勇氣,不管任何困難都要迎刃而解,在此,以zoyo因為功課煩忙,每天仍寫一...
暑假期間,知道自己11月即將出版《孩子們,玩創作》時,我就計畫著要邀請左右姐妹幫我畫插畫,這幾年看女兒畫畫作品,總發現畫中帶有特殊的孩童氣氛,這種自己透過觀察而來的畫醞著女兒特有的風格,是我所喜愛的,所以萌生邀請之意,但想起zozo、yoyo課業多、時間寡,還是詢問她們的意見才是。
▲這一篇我當主角,我剪貼的是「黑白色系」 女兒小的時候很喜歡一本幼兒書《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一、兩歲的她們常常朗朗上口的唸著:「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這本書是幼兒認識顏色經典好書,作者艾瑞.卡爾(Eric Carle)爺爺在書裡,賦予每個動物一種專屬的色系,然後做同色系的顏色組合,像是紅色的鳥,就是由多種紅色所組成。
這是「迷宮」系列的第三個創作。 帶著女兒到台南後壁區菁寮農村散散步,我們希望能夠一步一腳印,走出自己的專屬的地圖,我們稱它為「I GO Map」。這地圖是平面的,我們企圖將它立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