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親子天下(2013.03月刊)「在家帶孩子玩」專欄,我把「家」帶出去戶外,想和一群大小孩玩關於「觀察」的遊戲,用孩子的雙手摸摸看、用他們的眼睛仔細搜尋、用敏銳的嗅覺聞聞看,然後把這生活中經常忽略的痕跡帶回他的桌上,拓印在自己的畫紙上。這一拓,生活中的痕跡被牢牢記住了。
上一回上課時,我對村裡的孩子預告,下一次創作課我們要做一張感謝卡,謝謝贈書給大崎村「兒童藝術圖書館」的叔叔阿姨們,因為他們的分享,讓村裡的孩子更接近閱讀的世界。
當學校期末考結束,學生開始準備放寒假,街上放送著「恭喜發財」歌曲時,整個街道染上一片紅色喜氣,人們已知道,農曆春節就要來到。 這一期親子天下(2013.01-02合刊)的「在家帶孩子玩」專欄,selena想與讀者分享快樂春節,可以與孩子做什麼事?玩些什麼應景勞作。
▲小朋友穿著厚外套來聽故事。這天,真的冷! 2012.12.23 天氣寒冷今早的天氣冷透了!上一次天氣很好,這次卻冷極了,我想孩子一定起不了身,但我得起床,只要有一個孩子等我,我就得赴約。果真,寒冷的天氣把孩子留在溫暖的被窩裡,來的孩子少了一大半,但小美女國中生來了,還有剛生病的四歲小妹妹之之也和媽媽及姊姊來了。淘氣的小男孩依舊不敢靠近女生群,我請Doch老師加入他們,讓他們覺得男生多一點人氣,所...
這一期的親子天下(2013.01月刊)特別列出50則生涯探索的故事,我總是很認真地閱讀別人的成長故事,從他們人生經驗中獲得更多的想法與啟示。當我安靜地一則一則閱讀這些已在人生路上有成穩事業的長輩朋友的故事時,突然我翻到「蔡阿嘎」,一個張大嘴,露出整排牙的開心男孩。不知為何,我看見這個要跳起來的年輕男孩時,覺得他好開心,瞬間感染他的喜感,噗吱一聲笑了出來。
▲zoyo也陪著媽媽,在孩子群裡當個聽者,8.4ys 2012.12.02 天氣晴 天氣很好!早上起個大早,九點鐘我和村裡的孩子要見面。 這天孩子們要學竹鼓,他們得到活動中心報到,看見我們來,幾個孩子怕生地趕緊逃離現場,怡趕緊叫孩子進入活動中心,我說:「沒關係,給他們一點時間。」要認識一個陌生的老師需要一點時間,任何人都需要觀察一段陌生的情感。
▲yoyo在MIGA,2012.11.21,8.4ys (這是一篇心情文章。)這十幾年來,我一直深受先生早期一件作品影響,那件作品稱為「社會計畫」,或許我解讀這件作品的核心想法與Doch老師的不一,但這作品的確讓我面對社會時,有許多的自我要求與期許,我等待自己的力量茁壯、等待自己的能力成熟,也許有那麼一天,可以用某種型式的作為去關懷社會、幫助社會。
幾個月收到《媽媽寶寶MOM BABY》編輯佩璇的來信,她希望能採訪我們這個雙胞胎家庭,並與讀者分享帶養過程的酸甜苦辣。由於《媽媽寶寶MOM BABY》的讀者群主要是幼兒家庭,所以與佩璇的談話過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勾起當時的回憶。
▲「小魚散步」取名來自繪本《小魚散步》,我和女主人有個小秘密。 十月初秋,收到一封來信。高雄左營區開了一家以繪本出發的親子餐廳,命名為「小魚散步」,小魚的主人邀請我到餐廳裡為開幕作一場分享。 對繪本熟悉的朋友一定馬上就能反應「小魚散步」與陳致元老師筆下買雞蛋的純真女孩小魚有關係嗎?這純粹是因為女主人喜愛《小魚散步》,所以將餐廳取名為「小魚散步」。我也喜歡致元老師的《小魚散步》,於是二話不說就答應了...
眼看著11月就快要結束(此刻其實已12月),趕緊來記錄一下。11月份(2012.11月刊)親子天下雜誌,「在家帶孩子玩」要與讀者分享,關於如何舊物玩彩繪遊戲,以及彩繪遇上家用品時,可以碰撞出什麼火花?
前幾個月收到《媽咪寶貝》編輯安琪的來信,她希望我能分享一些關於和孩子探索美的經驗。安琪編輯本身對美學藝術很有興趣,和她訪談過程氣氛十分融洽,有一種莫名的共識。
小琉球的旅行已到第三天,這一天才是我們真正來小琉球的目的。 盈方老師邀請我到小琉球和當地家長演講,但我心裡更想和當地小朋友一起創作,於是我結合演講題目(愛地球),並運用小琉球當地資源-漂流木,和家長與小孩們來一場「漂流木迷你工作坊」課程,盈方老師人真好,事先幫我們去撿漂流木、借工具,讓這場創作課程順利完成。
這一期親子天下(2012.09月刊),selena「在家帶孩子玩」的專欄要和讀者分享的是關於肢體的、身體的、行動的,有別於先前勞作型式,這是沒有實體作品的呈現。也因為如此,讓我很煩惱如何呈現?因為這些主題幾乎都是要用影片來說明比較看得懂。
七月份的親子天下雜誌(2012年7月刊)中,selena與左右姊妹的「在家帶孩子玩」專欄要分享的是利用紙箱紙盒做勞作,這不僅是資源再利用的環保勞作,更是孩子自己做玩具的最佳素材。看看家裡,是不是有多餘的紙箱紙盒呢?回收前可以再利用一下喔!
《今周刊》五月出刊(2012.05.29)一本《子女教養秘笈》,主編怡甄希望我書寫一篇關於孩子第一天上小學,分離焦懼的文章,我尷尬地說:「zoyo上小學沒有分離焦懼耶,自己就開心地進校門。」不過幼稚園的她們可慘囉!(我甚至還出版了《吃愛的孩子》說了這一段日子)所以我從左右姊妹幼稚園入學開始談起到進入小學後,會遇上的種種問題,以下是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