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正是芒果結果的時期,大崎村的農民們家家戶戶都在農忙,許多孩子假日得幫忙家人採收芒果,看見他們的時候,常常是滿身大汗的。村子裡的活動中心前也有兩顆芒果樹,孩子在那兒盪鞦韆,很有夏日風情,我想起屏東枋寮藝術村裡,也有採芒果的公共藝術品,那氣氛就很有芒果味。
幾月前騎士堡季刊向我邀稿,希望我與讀者分享關於手足相處的相關經驗,以下是刊登在雜誌裡(騎士堡 KIDS FIRST ,p.14-17,2013.07刊)的文章:手足吵架---關起門來的戰爭。
▲這次用親友團當首張照片,球,你怎麼沒穿條紋的? 五月份答應的一場講座,決定了我們從南往上、從東北往東南的環島路線。每年七月初,Doch與孩子一放暑假,我們就會往東部去,只是以往都從屏東楓港走九號公路切入東部,此次卻從雪山隧道進入東部,這與四年前的「2009衝動千里之旅」是一樣的,而且,這樣由北向南走蘇花公路好像比較好走些呢!
答應詹老師要去竹蓮國小帶小朋友作木工,是一種出自內心的歡喜,我們多麼希望台灣的孩子多多嘗試木工創作。幾次帶孩子創作的經驗,知道居住在城市的孩子們,鮮少看到木工作業,所以木工創作,甚至木工工具都很少接觸。反倒是鄉下的孩子,使用工具的機率很高,上回到嘉義鹿草國小問孩子,是否使用過手鋸,有一半的孩子舉手。
六月份,收到赤子文化《KIDS赤子》雜誌的邀稿,他們希望我能書寫一篇親子旅遊的文章。六月正是我工作如火如荼的階段,並沒有任何旅遊的計畫,不過倒是因為假日與孩子來一段平路之旅(不開高速公路),我們從高雄美濃到台南玉井走一遭(2013.06.02),《KIDS赤子》喜歡我這趟平日的小旅行,於是,我變答應邀稿,開始用自己的筆調寫了一篇山鎮漫遊的文章。
為了這一期專欄的主題「海邊」,我做足了功課,跑了好多城市鄉鎮的海邊,在書店與圖書館裡讀了好多海邊主題的繪本圖書,我們和左右姊妹一起在書中、海邊找夏天。
早在半年前,我就答應兒童福利聯盟,要在暑假期間到偏鄉小學擔任一日代課老師,與孩子們一起創作。這是兒福「2013長假營養廚房計畫」的一部分,暑假期間對於家境貧困的弱勢學童是一個難過的暑假,因為他們少掉了一餐,放假期間沒有學校營養午餐的供應,讓這些孩子挨餓不溫飽。所以,兒福聯盟的「長假營養廚房計畫」在暑假期間提供給孩子「營養物資箱」(內含米、麵條、罐頭、調理包、沖泡飲品、餅乾......等),以及部分...
▲2013.07.04,8.11ys 我拿著書,讓一歲的妳們倚靠著我的身體,軟軟的妳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媽媽手上的那一本書,眼神專注,若有所思。 我拿著書,向三、四歲的妳們說著書中精彩絕倫的故事,我刻意扮起了動物,刻意喜感,想搏君一笑。小大人模樣的妳們爭先恐後地為這好笑繪本作註解,極力地幫主角闡述狀況,然後一而再,再而三地要爸爸媽媽「再說一次」。
五月初,親子天下在台北中山親子館的寶寶生活講堂,有一場親子手作,我和一群0~6歲的孩子一起抓影子,要把自己調皮的影子抓回來。
因為新書宣傳,我已經兩個月沒到村子裡了,不知孩子會不會忘了我?一早,只有兩、三個孩子準時到活動中心,不管幾個我們都是可以進行的。今天,要和孩子共讀一本小朋友變成甲蟲的昆蟲繪本,還要用廣告顏料蓋印蝴蝶與昆蟲。
今年二月份我為自己一篇親子旅遊文章(親子天下《Baby寶寶季刊》(2013春季號))到台南樹谷園區生活科學館採訪。當我到探索故事館拍照訪問時,受訪的子瑜老師竟然是我的讀者,她驚嚇地看著zoyo,直說:「長好大喔!」而另一位行銷公關朋友秋廷竟是大崎村的朋友,我也同樣驚嚇地看著他們,一切怎麼會這麼有緣份!也許就是因為有子瑜、秋廷的幫忙,讓我這篇報導很快就順利書寫完成。
早在寒假過年前,我就向親子天下提出調整專欄書寫的模式,我想加入更多元素,親子天下給予作者許多尊重與信任,同時給了我許多自我成長的空間,所以,他們沒有過多的詢問,就同意我做些許的調整。 我做了哪些調整呢? 先前的專欄比較朝向「材料」與「創作方向」的分類,而現在(2013.05月刊開始)我從時序、季節、大環境、節慶的方向分類,這部分比較像我《在家啟動創造力》的分類主軸,而且更是我多年來帶著左右姊妹進行...
上個月收到《媽咪寶貝》編輯安琪的來信,希望能夠在母親節特別製作的「心情放輕鬆 媽咪美麗不打烊」專題中訪問我。這是我和安琪的第二次合作,感覺依舊很溫馨,我忍不住和安琪一聊再聊。這個主題探討女性成為母職工作後,所有面臨的焦慮與困境,文中不僅分析與討論,並實質給予媽咪們客觀的建議。安琪並安排了四種角色的媽媽來與讀者分享從單身到成為母親後一路上的心境。其中包含醫師媽咪、空姐媽咪、全職媽媽,而我則從作家媽咪...
▲圖片來自兒童福利聯盟。 整個下午我都困在冏家庭的煩憂之中,我試著想像如果是自己,如果是孩子,該如何是好?兒福聯盟於五月開始「救救冏家庭-弱勢兒童脫困基金募集」的活動,他們很溫和地用「冏家庭」來定義跌在谷底的家庭,若用我們的口吻來說,則是禍不單行的貧困接踵而來,那種你忍不住要說「怎麼這麼倒楣、這麼不順利!」你忍不住會想,自己如何不順利都比不上這些弱勢的家庭的困苦。
▲yoyo打釘,2013.02.17,8.6ys (這已是兩個多月前,過年期間的記錄了。) 過完年,寒假結束的前一天,我回到了村子,想與孩子在元宵節前做一個燈籠。過年前特別要孩子帶著鐵罐來上課,里長伯更是用麥克風廣播要大家收集鐵罐。果真,這一天,大家都帶著鐵罐來了,而且因為過年期間,許多大崎村的子女都回到村裡,瞬間多了好多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