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近期看到最有意思的展覽了! 一場以「聽」的模式所展示的展覽,內容是台灣近代的聲音檔案,包含許多早期台灣音樂(國、台、日語)、電台節目、傳統樂曲(歌仔戲)、田野音樂(原住民歌謠)、政治演講、口號、商業廣告歌......等,蒐集得十分齊全,藉由這些聲音檔案,讓我們順著音軌瞭解台灣的歷史。
呂沐芢和焦聖偉是我們的朋友,我們習慣稱呂沐芢為「石頭」,而焦聖偉則是被孩子稱為「焦糖哥哥」,這幾年他們的創作基地大都在橋頭糖廠的物五倉庫,我們曾經到他們的工作室,被他們自己打造的畫室所著迷,還有石頭那捏烤的麵糰,經汽化爐烤出來的麵包香(我們去捏麵包:與石頭叔叔之約:麵包、阿繃、汽化爐)。
▲圖片來自「索拉舞蹈空間」 今日午後,我們到高雄文化中山看了一場索拉舞蹈團的年度表演,此次舞作為「低吹沙」。左右姐妹每一年都和我們一起觀賞索拉的作品,也許是小時候就在索拉學跳舞直至六歲,所以對表演藝術並不陌生,看她們可以專注地從頭看到尾,實在很高興。回到家後,zozo立即以此做為學校週記的內容,此篇日記就獻給大謙伯伯與曉嵐阿姨吧!
▲zoyo的作品與一群小朋友的作品同時展出 為左右姐妹做個紀錄,這是他們第一次參加聯展,以及第一次與媽媽的文章上報紙。
這是一場必須去看的展覽。 帶著女兒到高美館看「以身作則」行為藝術展,從前她們對於行為藝術大概只聽過謝德慶的「打卡」、「繩子」等作品,對於要長時間禁錮自己或強迫自己的作為,她們覺得很不可思議。若要以自己的身體作為行為藝術的題材與媒介,難免會對自我身體進行極限挑戰。這一次「以身作則」展出國內外許多行為藝術作品,其中包含「西方行為藝術教母」的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的作品...
真正和伯義認識是在2013年高美館的「交叉口‧異空間」展覽中,那一次Doch介紹伯義讓我認識,因為伯義這一系列的攝影作品,拍攝的場景就是我那已消逝不見的家鄉-紅毛港。那一次我很真心地與伯義交談,面對他我竟有一種恩人的感覺。
三月七日我在台南新書分享會後,馬不停蹄地到東區的「新心藝術」,為的是去看其錚的個展,這是我相當期待的一場展覽,除了因為其錚是自己的朋友外,對於他的作品一直都很欣賞。 其錚的陶藝作品相當詭異(其錚啊!原諒我用這樣的形容詞),陶是溫土穩重的材質,很快就能感受到這種溫度,但其錚內心一定不平靜,他讓這種特質融合更多元素,不僅讓作品有動感,還不失原有的穩重,最令我喜愛的,應該是他的作品總有一種「卡夫卡式」的...
▲沒有照片,只好拿節目DM的圖與大家分享週六我去看了台中室內合唱團的「站在世界的屋脊」合唱表演,雖受老ㄙㄨ的邀請,看完表演後,內心著實感謝他的「好東西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恰好女兒zozo、yoyo也參加學校合唱團(週一也要去比賽),所以,當她們觀看這種合唱表演時,各方面都很注意,注意以小孩為主的歡樂氣氛,注意以合唱為主的聲音表現,還有連站在台前的指揮楊宜真老師都是她們觀察的對象。
近來,台南海安路街道美術館多了幾個長相奇特、怪異行為的木頭製人,它們像是躲藏在幾個角落喃喃自語、自我調侃,也像是站立在街頭宣誓誓言,有些則是陷入自己的世界裡,側眼旁觀熙來攘往的人潮,還有些只相信自己的真理,不容得他人的指點。這一群木頭製人稱為「街道上27位漫遊者」,它們分布在海安路上,中正與民生路之間,漫遊自在,取得人們與它們的相容。
上一週(2013.11.23)是台南藝術大學的校慶,我們到南藝在地村落——大崎村,參加山溝農藝市集及音樂會,值得分享的是在南藝大內,有一批由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的大一學生,共同創作的竹製裝置藝術作品,這批作品共有十七件,展覽名稱取了個很浪漫的名字叫:「夢.十七」,我們帶了左右姐妹一起觀賞這些作品,並且玩起了部分作品,不知為何,在這天大地大的校園裡,這一批作品還真給人浪漫的感覺,這批作品非常適合親子一起...
上個月因為到台南政大書城找伯義,那時他正在佈展中,展出的作品是家鄉紅毛港的攝影與文件展,離開前,我們在政大書城的後方小巷發現了「絕對空間」,那時還訝異著台南什麼時候多了一個如此有氣質的藝文空間,於是走進了這間外表乾淨明亮的小畫廊,畫廊裡正展出著「微光─亞洲當代工業圖景,台日韓協力計劃」中,韓國藝術家尹洙竫的作品---《我的地方》。
幾天前的台北、台中行,我們看了將近五個展覽,雙腿都要走麻了,雖是又累又酸,但看了新奇的展覽感覺還是很不錯!這五個展覽分別是: 1.台北誠品畫廊「我們是否工作過量?」(展期至2013.09.22) 2.台北四四南村「木頭亮起來」木燈具創作聯展(展期至2013.08.25) 3.台中國美館「TEA/超級關係─2013國際科技藝術展」(展期至2013.10.27) 4.台中國美館「在現場:卡帕百年回顧展...
趁著北上工作,一連看了好多展覽,其中有幾個展覽較輕鬆趣味,比較吸引左右姊妹感興趣的,像是在四四南村展出的「木頭亮起來」木燈具創作聯展。(另外還有台中的「夏日藝術祭」)
▲這次用親友團當首張照片,球,你怎麼沒穿條紋的? 五月份答應的一場講座,決定了我們從南往上、從東北往東南的環島路線。每年七月初,Doch與孩子一放暑假,我們就會往東部去,只是以往都從屏東楓港走九號公路切入東部,此次卻從雪山隧道進入東部,這與四年前的「2009衝動千里之旅」是一樣的,而且,這樣由北向南走蘇花公路好像比較好走些呢!
因為Doch老師工作的關係,我們常常帶孩子看展覽,從前只是隨意走走,孩子上了小學後,我會要她們帶著一本小筆記,記下她們喜歡或是感興趣的作品,在這兒我一起記錄zoyo近期看過的幾場展覽(有些已經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