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就不孤單-selena

他的梅酒願望

他的梅酒願望
去年醃了梅,也喝了醃梅的酸甜汁,那帶著梅子香味的酸甜汁實在太讓人喜歡,於是又等著新的一年來,新的梅子春天來。朋友說得對,只要開始醃梅,就會像著了魔一樣,每一年都想做。

《森林詠嘆調》蔡素芬 詩集

《森林詠嘆調》蔡素芬 詩集
知道蔡素芬老師的著作《鹽田兒女》,也知道她是台南七股人。而我卻是第一次讀她的作品,從詩集開始,沒想到,一讀便愛上了。也許是自己的工作與山與林接近,所以對於詩中描述的場景,多少可以建構出畫面。《森林詠嘆調》以一森林探測員為串場人物,他並非是「主角」,主角是森林,只是透過這探測員的眼,可讓讀者抄捷徑去感受林中氣氛。 看完詩,是該走一趟山,不能只是靠著文字抄捷徑。

臺南公園裡的可愛小屋:原 大正公園事務所

臺南公園裡的可愛小屋:原 大正公園事務所
十多年前,發現臺南公園有個可愛的駐警處,不再具有駐警功能,是一座修復中的古蹟建築,樣子就像是森林小木屋一樣,查詢後才知,原來是百年前臺南公園(當時叫「大正公園」)建造時,一起建蓋的事務所,是公園的管理所。

曾文溪紅西瓜,送往上游給獵人老師

曾文溪紅西瓜,送往上游給獵人老師
曾文溪河床邊「正期仔」的西瓜已成熟,早在採收完畢前,我就聰明地先向瓜農朋友柏豪訂了三顆大西瓜,是為了將這些甜美的瓜送上去曾文溪上游,給我親愛的獵人朋友們,對他們來說,可以吃到西瓜是很幸福的事,更何況我們都是住在同一條河,是樓上樓下的房客。

【Video】小啄木啄了好幾個圓樹洞

【Video】小啄木啄了好幾個圓樹洞
〈小啄木啾聲〉 不遠處,傳來細細跳音的半拍聲,「啾」了十秒再一聲, 猶如玩具箱裡未按下回歸鍵的塑膠玩具,不放棄呼叫小主人。 原來是小啄木跳動著身,「啾」,像木棉樹發出抓蟲服務的請求。

【走進南方澳】姐妹共遊老媽的南方澳|廖榮川米糕

【走進南方澳】姐妹共遊老媽的南方澳|廖榮川米糕
▲和我的姐兒一起出來玩,還有大三的zozo 寒假的【2025清法西仔反+姐妹旅】旅行分為兩大軸線,一為清法戰爭西仔返路線,這條路線已全然紀錄完畢。旅行第三天就與我姊姊相約去宜蘭,早在一年前,我姊姊就嚷著想跟我一起去看看老媽少女時期住過的南方澳,這次終於成行,而且還有zozo一起陪同,的確是一場姐妹之旅。

《時光裡的醍醐味》他生活的態度更勝於食譜的分享

《時光裡的醍醐味》他生活的態度更勝於食譜的分享
第一次知道日本作家水上 勉(1919-2004)是無意間看到一部電影——《舌尖上的禪》(2022年上映),間接認識這位幼年在禪宗寺院修行,並於廚房「精進料理」,晚年則獨居於輕井澤山中小屋的作家,他屬昭和時代作家,作品得過無數文學獎,例如「直木賞」、「菊池寬賞」、「川端康成文學賞」⋯⋯等。

大三生回家鄉:家人又成了工作夥伴

大三生回家鄉:家人又成了工作夥伴
女兒北漂上大學後,返家次數幾乎是一學期才一次的頻率,除了寒暑假長假外,學期中搭配節慶,例如中秋節、母親節或是外婆生日等,作為家聚的集合日。這次返家是在春假連假,回家三四天幾乎天天都得陪著我們工作,對應休假模式的女兒甚感抱歉,但這也是代表著,她們才是和我們合作長久,最有默契的團隊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