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神學院/戰後重要建築「頌音堂」

他老早告訴我,位於台南青年路上的「頌音堂」一定要找機會去看看。每回經過,總是來去匆匆,沒有閒心也沒有學習的時間預算下車,這一嚷六、七年就過去了。他又再次強調,頌音堂是台灣六〇年代現代建築的象徵,非常重要!

五月初的那天,沒有刻意經過,沒有帶著專業相機,在紛亂的時間裡,竟湊出一段可以停下來看看的空白時間,一圓多年來喊著要進去的願望。

五月三日,二〇一九

對於台灣現代主義建築,我腦海裡出現了三個地方,一是台東的公東建堂,二是菁寮聖十字教堂,三則台中路思義教堂。(暑假在北美館看到復刻版的王大閎建築更是景點代表作)

意指「文化交流,頌揚福音」的「頌音堂」為台南神學院的音樂館,其建築師林慶豐畢業於日治時期的台南一中(今台南二中),之後遠赴日本早稻田建築系,深受日本接受早期現代主義的影響。其頌音堂作品底層架空、方盒的設計、簡潔的線條,都可以看見現代主義的元素。


▲高大的雞蛋花


▲小蓮霧

20190503-小貓在樹上2 拷貝20190503-小貓在樹上3
▲躲在芒果樹上的小貓咪。又想起檳城好多貓


▲台語發音耶。

順著頌音堂,我們往後走,走進了東門路的「台南神學院」校區,實在太驚人,這麼美的建築躲在台南的內心裡,這裡有許多高大的老樹,樹種都有告示牌介紹,特別的是,介紹排上的樹名以台語發音。一隻小貓躲在芒果樹上,回個頭看了我們。

也許五、六月正逢畢業季,很多人來這兒拍照,就在中間噴水池區。「我記得這裡啊!是電視劇《一把青》的拍攝現場。」我告訴Doch。沒錯,台南神學院在電視劇中成了「金陵女大」。

台灣天主教始於1859年郭德剛神父抵達打狗港,數年後,1865年馬雅各醫師在台南租屋、開設醫館,是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的開端。

台南神學院戶外的介紹牌上寫著:

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師(James Laidlaw Maxwell,1836-1921)租下臺南府城大西門外的一所房屋,開設醫館並展開傳教工作。這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開端。

臺南神學院的前身是於1869年在打狗(旗後)和府城(臺南)兩地成立的「傳道者養成班」。1874年,甘為霖牧師及德馬太醫生在府城內彌陀寺後永康里西竹圍地方,購得(永遠租約)一處大小三坵田園。

1876年教士會就在此地建了首棟住宅,稱「新樓」(Tainan New Bungalow,sinlaw)。

1876年巴克禮博士(Dr. Thomas Barclay)也將打狗和府城兩地的「傳道者養成班」合併於府城而成「大學」(Capital College)。當時學生人數有10多名,由李庥牧師、巴克禮牧師、甘為霖牧師與施大闢牧師擔任神學和西洋自然科學的教授,當時仍在舊樓醫館上課。

在必麒麟所寫的《歷險福爾摩沙》(前衛出版)中,提到他帶領著馬雅各醫師深入內地,把他介紹給木柵社(高雄縣內門)的平埔族人。馬雅各來到台灣,即開始往原住民地區傳教,1871年4月,馬雅各也陪著攝影師約翰・湯姆生走訪府城、原住民部落,同年11月離台。

1876年,巴克禮(Rev. Dr. Thomas Barclay)牧師創辦了台南第一所大學,是台灣最古老的神學院,甚至在1885年發行〈臺灣教會公報〉,這是東南亞最早的教會報刊。1903年,一位英國基督徒樂捐1000英鎊買地,興建了巴克禮本館,而這次我看到的禮拜堂、頌音堂等則在戰後1957年興建。

校園內寫著禁止拍照的告示牌,我問了行政人員,他說:「主要是怕遊客影響學校安寧,只要不影響,都是可以的。」能獲得拍照的機會真好,安安靜靜的當個攝影者。

延伸資訊:

1.台南神學院,LinkFB

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17號

2.參考書籍:

歷險福爾摩沙》(前衛出版)

十載遊記》(大塊文化出版)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木馬文化)

3.聚珍臺灣上色的照片:1865年6月16日,馬雅各醫師於臺南看西街設立醫館與佈道所

延伸閱讀:

【寫生】屏東「萬金聖母聖殿」: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教堂(11.2ys)

【寫生】高雄玫瑰教堂:台灣天主教發源地(10.11ys)

【寫生】花蓮富里禮拜堂:美麗的百年教堂(8.11ys)

後山的教堂

【寫生】台東宜灣長老教會(卡片教堂)(7.5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