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收錄】結合學習,讓旅行留下感動記憶(國語日報)
終於要紀錄最後一篇暑假親子旅遊教養的專欄文章,這是今年暑假中,我在2016.08.29國語日報(家庭版)發表的第五篇文章。這一篇要與家長分享,當旅行結束後,孩子要如何將這些旅行的回憶與學習相結合。當時瑋瑋向我邀稿的用意,就是有一種開學「該收心」的出發點,想一想,她想得好周全啊!
結合學習,讓旅行留下感動記憶
旅行過後,腦海盡是美好的畫面,家人相聚的天倫之樂、城市走讀的人文風情以及令人大開眼界的自然景觀。其中或許有不順遂的波折,或抱怨釀成的壞氣氛,這些無論是好是壞,都成為這趟旅行組成的分子。
▲旅行中,在展示攤上認識蔬果。
旅行過後除了留下回憶紀錄,還可以陪孩子做些什麼呢?當我們回到生活常軌時,如何回顧這場旅行?將旅行與學習相結合?
若要讓旅行有正面實質的延伸學習,可以從旅行帶回的各項資料著手。我依稀記得,女兒在學校時,只要老師提起了某些我們曾經造訪的鄉鎮景點時,她們都能立即回想起那一次的經歷,思緒就跟隨著老師的介紹再度拜訪。反之,若是未曾踏尋之處就難以想像。所以,我特別喜歡在出發前問孩子:「你想去哪些課本裡提到的地方?」這就是「跟著課本去旅行」。
▲yoyo從馬來西亞回來後,自發性寫的(興都廟)旅遊報告。
為旅遊撰寫報告
若要旅行與學習相結合,勢必得做一些「複習」的功課,那就是書寫旅遊報告。從「跟著課本去旅行」的概念作為出發點,這些造訪的鄉鎮景點就特別深受孩子注意。我曾帶女兒到宜蘭三貂角,那是台灣最東的岬角,小學的社會課本裡曾經提過它,那次環島到三貂角燈塔時,女兒露出一種突然領悟的模樣說:「原來這裡是這樣子。」回家後,她們寫了一篇三貂角旅遊報告,呼應先前學校裡的學習。有一年到馬來西亞旅行時,我們去拜訪印度興都廟,由於對印度廟不甚了解,回國後,我們一起查詢了圖書及網路資訊,透過事後的學習,增進對印度教的認識。
▲看了電影《賽德克巴萊》後,我們去南投「莫那魯道紀念公園」。
從電影拍攝景點中延伸學習
參訪的景點也可以與電影相結合,看過電影後,拜訪事件地點或是拍攝場景,從此處開始延伸學習;或是拜訪事件地點後,回到家找尋相關書籍或電影觀看。例如我們曾經到南投的埔里旅行,與電影《賽德克巴萊》結合學習,不僅實際到「人止關」、「霧社公學校原址」、「莫那魯道紀念公園」,還藉此與孩子找尋賽德克族及霧社事件相關資料,孩子就在觀看電影、實際踏尋與事後學習中,了解更多臺灣日治時期原住民抗日的事跡。
在旅遊資訊Dm中挖寶
旅遊廣告資訊也是知識獲得來源,例如在古蹟建築的介紹資訊中,可以得知古蹟建造相關年代的故事;參觀各類展覽可以學得新知,不管是科學展覽或是藝術展覽;動物園或植物園的參觀資訊是學習生物的課外讀物。這些收穫往往可以讓孩子回到校園後,實際與學習接上線。除了剪貼做紀錄外,也可以直接將Dm保存下來,以備下回舊地重遊之用。
▲相片日記
寫相片日記
旅行中,因氣氛與美景使然,一定拍攝了許多照片。當旅行結束後,可以和孩子一起挑選幾張沖洗或列印出來,並為照片寫簡短的心情圖說,這不僅是「相片日記」般的回憶紀錄,更像是圖文發表的創作。
種下一顆種子
若在野外撿拾了果實種子,帶回家後除了收藏之外,還可以將種子種在土裡,寫下日期與植物名,象徵是一場旅行的延伸記憶。
………………………………………………………………………..
暑假旅行專欄(全):
【文章收錄】慢慢行,親子旅行不趕路(國語日報)
【文章收錄】準備痕跡本,蒐集旅行回憶(國語日報)
【文章收錄】帶長輩一起去旅行(國語日報)
【文章收錄】旅行中的即興創作(國語日報)
【文章收錄】結合學習,讓旅行留下感動記憶(國語日報)
更多「跟著課本去旅行」文章,Link!
延伸閱讀:
令人雀喜的種子禮物:蘇木、耳豆、衰衰模樣的可可椰子(11.11ys)
大人小孩都適讀。《跟著課本去旅行!》
走在宜蘭的鄉間:吹奏一首歌送給宜蘭(11.6ys)
【童謠創作】《走吧!唱歌旅行去》:「找一找」、「花,開了」、旅行故事劇
《不趕路的親子休日》:Selena的旅行提案×手作體驗×親子對話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