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福爾摩沙寫生計畫」幾回後,吸引台南朋友的注意,Ting Ting希望能夠和我們一起走一站,我們相約好在孔廟,與Ting Ting家的寶貝兒子好寶與甜甜妹妹,她甚至還約了其他朋友一起參與,這一次含左右家共有五個家庭,六個小朋友一起畫。
▲四個女孩怎麼剛好都穿粉紅色?由左至右:彤、杉、yoyo、zozo 臺灣府城於1725年(雍正3年)由臺灣縣知縣周鍾瑄創建木柵城,設四大門三小門(大東、大南、大北、大西、小南、小東、小北門),並於1733年(雍正11年)於木柵周邊環植箣竹。1736年(乾隆元年)將七門改以石材興建(大西門除外),1775年(乾隆40年)由蔣元樞追加興建小西門,使臺灣府城具有八座城門之規模,並修建大、小南門。 (摘自...
春假第二天,四月四日兒童節,我們和台中朋友PJ一家人到台南七股搭船遊潟湖,這一天天氣突然從前日的晴朗變成陰冷,我們一群人在船上吹海風實在冷冽刺骨,浪出奇得大,讓我想起去年澎湖之行時的大風大浪,不過和菊島行相比,這兒的風浪還算承受得起,只是坐在前排的我們被海水噴得衣服都濕了。
那天是春假假期的第三天,台南孔廟商圈擠滿了人潮,帶著朋友PJ到「草祭二手書店」走走。台南是古都,很多在地人的文化意識很強,維護文化的使命很堅定,從「二手書店」的數量就可以粗糙地量化這種力量,草祭就是!讓人不由得為這裡的成立點頭認同。人來人往把草祭擠得很乾癟,我帶著左右姊妹溜進了相鄰的「小說咖啡館」,覺得納悶,來往孔廟多次,除了「窄門」外怎麼不記得有本「小說」在這裡?進入小說才得知,這是開幕的第三天...
▲由左至右:zozo、雅雅、yoyo、崇恕 春假期間,我姊姊一家人從中壢回到南部,因為在旅遊展時撿到優惠價,大姊約全家人出去走走,於是我們一行十六人(就差風箏姨丈了!冇乖)一起到台南的南元農場嘻遊去!
「福爾摩沙寫生計畫」似乎得先把台南府城的城門走一輪才行! 在「台南大南門」篇提到《攝影台灣》(雄師出版,民國68年出版),收藏許多台灣1887-1945年間的老照片,其中包含一張「台南大東門」的照片。現在台南東門位處車水馬龍的圓環圈,若從仁德交流道到台南市區,直走東門路就可以抵達這保存良好的大東門。和1920年影像紀錄的大東門相比較,百年前像是城郊的出入口,一條長長的路通向城門口,一旁僅有幾戶房舍...
又是三人行的日子!這次和zoyo想走台南東區,因為今日「福爾摩沙寫生計畫」的地點是東安門,在東安門附近找個餐廳吧!
人是如此渺小,站在數千年前的史前文化遺址前,我除了震撼,別無所有!腦子也來不及消化,回到2011年的現在,一個月前現場聆聽的考古知識,全都忘光光,幸好帶回來的資料讓我可以在震撼之後,釐清一點思緒。
和左右姊妹共讀愛地球童書《無敵環保小蜜蜂》後,我們有個延伸的小旅行,我告訴zoyo要帶她們去一個神奇的學校,當她們好奇地問:「是什麼學校?」時,我回答「魔法學校啊!」然後她們就一臉狐疑的樣子。魔法學校不是真的學校,而是一座零碳建築,它一樓設置了「亞熱帶綠建築博物館」,其餘樓層有會議廳及行政辦公室。為何稱之為「魔法」?在我們參觀後,真的感覺到它的神奇所在。
▲由左至右:Doch、yoyo、zozo,2011.03.19 上回我們自己拍了一段電影(請參見:「自拍電影:左右真假考古記(6.6ys)」一文),場景就是在台南億載金城,那次沒好好深度玩,所以特別安排為「福爾摩沙寫生計畫」的第二站。
台南最近有個新的古蹟活化,位於安平古堡街有個「夕遊出張所」,從前的名字則是「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安平分室」,聽起來頭都疼了!玩古蹟可以聽一點簡單歷史,玩一點新玩意,這樣就不會太有負擔!
無意間在巷弄中發現她,安靜優雅的她被擁擠民宅群所包圍,如果不撥開布幕,是無法看見如此隱密的她。 Family Day午後,買了簡單餐點,帶著左右姊妹來到這兒,靜靜地感覺她的寧靜美麗,這個下午我們一直待在這兒。
▲yoyo在觀察城門 新的學期開始,我和zoyo的三人行也跟著開學,這學期的「三人行」有新的玩法,我們有一個「福爾摩沙寫生計畫」,想要在台灣各地寫生。前半年就先以古蹟、歷史建物相當多的台南為主,我們也藉此機會好好的在府城嬉玩、畫古蹟、瞭解歷史。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 來自一個午後的野餐, 我們說好帶著一塊考古磚, 在古老的台南億載金城, 來一段考古記,用挖的,用刷的,用演的。
寒假期間曾經帶著左右姊妹到台南的加力畫廊看一場親切的展覽,那是葉子奇老師的「台南追想曲」。說是親切那是因為葉老師的展覽作品當中,有好幾幅不同時期畫成大的老榕樹,zoyo也曾在那幾棵老榕樹下追逐玩樂,所以當yoyo第一眼看到葉老師的畫作時就說:「是成大的樹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