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的第二天。我們從花東縱谷北上,離開台東市,進入了池上鄉。 池上鄉的米飯是每回東部旅行時,一定會享用的飯香。 東部的米飯值得我們一粒一粒鑑賞,吃出米粒的Q彈。
和左右姊妹來到了台南成功大學,這是我們三人行的日子,這一次我們在成大的光復校區與成功校區裡閒晃。對成大的印象就是這是一所古蹟學校,而且植物長得好茂盛,在校園裡看見一群松鼠亂竄是易見的景象。
抵達台東的第一天,天氣涼爽,溫度宜人,我們直接往森林公園去。因為號稱風景最美的山海鐵馬道的其中一段是森林公園,這兒樹木蓊鬱,湖面如鏡面,是我見過最美的公園。
和左右姊妹相約好,每年元旦都要去爬山,不管是小山還是大山,如果一年之初從山上開始,總覺得會無形中帶來能量。她們姊妹倆很高興媽媽有這樣的決定,口中嚷嚷地叫著:「我們要去爬山,去爬山。」從前爬過高雄的半屏山,這次我們去美濃的「雙溪熱帶樹木園」走走吧!
十月份走了幾個從前已經玩過的景點,主要是要幫這一期親子天下副刊(《0~6歲友善寶寶 50+親子遊》2011.12.15出版)介紹幾個南部適合親子遊的景點與餐廳,於是左右家再玩一次,做更詳細的介紹。這一篇來介紹台南生態之旅:四草紅樹林綠色隧道(這綠色隧道我們大概已經搭了四次了,不過每一次都很認真聽講解喔)。
▲yoyo拔了兩根蘿蔔 美濃那生長在土裡的白玉蘿蔔,每年冬天就等著這一刻冒出土堆光耀這一片肥沃的土地,連續幾週南部下雨,雨水恐怕讓這些小白頭蹲了苦窑,菜農應該等不及,所以紛紛收成以免爛壞了白蘿蔔。 這是我們前日(12.18)奔向美濃時,一眼望去,只有菸葉田、蕃茄田、花生田、野蓮塭,沒有白玉蘿蔔田的最後猜測。
台南吳園應該是我們接觸台南最早的地方了,那時它還是個尚未整理完成的地方。2007年,我們帶著兩歲多的左右姊妹去的時候,它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出國前左右姊妹問我:「媽媽,我們去的國家是哪一國?」我回答是馬來西亞,zoyo對馬國的印象只有在檳城教書的天派哥哥,我們臨時出國,所以沒好好多做功課,但我特別告訴zoyo馬國的宗教信仰,我說馬來西亞有許多回教徒,像是伊朗電影「天堂赤子心」中,蒙著頭巾的回教徒,當她們在機場看見回教徒女生蒙著漂亮頭巾時,問著爸爸:「頭巾要去哪裡買?」
暑假期間我們幾個好朋友的家庭,一起報名了橋仔頭文史協會主辦的「攀樹探索營」,攀樹的地點就在橋頭糖廠的「白屋」,這個攀樹活動是左右姊妹最期待的夏令營活動,從暑假一開始就天天唸著「要去爬樹了嗎?」終於熬到了八月中,白屋廣場上的樹爺爺垂掛著麻繩項鍊正等著猴子妹妹們去爬樹呢!
▲平凡卻可愛的圓仔花 「人與植物可以溝通,而且確實在溝通。植物是有生命的實體,有感覺,生根在空間裡。植物是衡量人類感情變化的極敏銳的儀器。」 《植物的秘密生命》by Peter Tompkins / Christopher Bird. 美玉姊是個爽朗的人,她個性急躁,說話快,動作快,遇上喜愛與不悅,表情也會很快地顯現,她喜歡往外跑,結交朋友,就算年紀慢慢長了點,也不會把自己關起來。
▲你看見山邊的瀑布了嗎? 花蓮的羅山村是個寧靜的村子,往山裡去,看不到幾戶人家,只有偶而出現網路上提到的那幾餐廳的招牌。做泥火山豆腐前,我們要帶著四個女孩去看看泥火山的泥漿,往指標前去,我們經過了大魚池,還遠遠看到垂掛在山邊的白色布簾,我興奮地告訴zoyo:「是瀑布耶!我們去看瀑布。」
走慣了海線的【台11線】公路,也對山線的【台9線】公路有一點熟識,前往瑞穗時,我們順著縱谷的9號公路北上,隔天往南走,我們看見美麗的秀姑巒溪,溪河對岸的【193縣道】神秘兮兮的,好像是一條召喚人心的秘徑,於是,我們嘗試著走這一條也可以回到台東的【193縣道】。
兩個月前zozo在書店挑了一本橋樑書《小海豹找媽媽》,上個月yoyo在圖書館借了《浮冰上的豎琴海豹》,這兩本海豹書剛好成了我們一個閱讀的主題。
春假第二天,四月四日兒童節,我們和台中朋友PJ一家人到台南七股搭船遊潟湖,這一天天氣突然從前日的晴朗變成陰冷,我們一群人在船上吹海風實在冷冽刺骨,浪出奇得大,讓我想起去年澎湖之行時的大風大浪,不過和菊島行相比,這兒的風浪還算承受得起,只是坐在前排的我們被海水噴得衣服都濕了。
▲這兒和牛兒好親近,yoyo在摸牛 二月底我們到嘉義的綠盈牧場,那天天氣很好,溫暖甚至炎熱,這個小小的牧場設置好多娛樂活動,讓整個園區熱鬧滾滾,似乎每個遊客都在趕著下一個好玩的事,我們也是!從A點玩到B點,再從B點衝向C點,真的是高密度的遊樂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