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比利時時,一直努力想著,到底要透過什麼瞭解比利時?猶記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從德國高速公路接往比利時時,兩國的環境差異明顯地呈現。即便已經去了一次比利時,為何我對比利時為何如此不了解,只知道1920年創作的《丁丁歷險記》的作者:艾爾吉漫畫家來自此國。另外,對比利時的第一直覺印象就是首都:布魯塞爾的大廣場。回國後找尋資料當中,我得到了另一個對比利時的印象,那就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曾經居住在布魯塞爾三年時...
這天在羅浮宮逛完後已下午五點半,我們回到廣場,從巴黎小凱旋門:卡魯塞爾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通過,靠近杜樂麗花園。我們仍預定許多小點要走,包含了協和廣場、艾非爾鐵塔等,因為歐洲太晚天黑,使得一天可用時間很長啊。
再次拿出谷口治郎的漫畫《羅浮宮守護者》,翻閱的速度比起從前快許多,漫畫場景重疊在自己暑假旅遊的影像中。故事寫著2013年,一位日人因為生病停留在法國,首篇便提到他虛弱參訪羅浮宮,恍惚之間,遇見了薩莫色雷斯勝利女神(Nike of Samothrace)。我們在巴黎的第四天,也在羅浮宮看到了女神,除此當然也沒忘了總是人山人海擠在她面前的《蒙娜麗莎》(La Joconde)。
法國巴黎有特多景點要走,三天只能精選幾個點,我們以個別想去的點作為優先,就如我去找狄德羅雕像、卡繆書寫《異鄉人》之處。我還想讓表演領域的女兒多走一些她們所學相關的景點,這天要去的是「雨果之家」,就是設定故事場景為聖母院的《鐘樓怪人》其作者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三十歲時,他曾住在孚日廣場6號長達十六年,他在這裡寫下《悲慘世界》。我們決定從巴士底廣場走到孚日廣場,...
2024巴黎奧運在我們返國後十天揭幕了!我們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幕儀式,看見熟悉的場景就興奮萬分,其中一幕舞者在修建中的聖母院鷹架上跳舞,讓我們也想起六月抵達巴黎時,刻意走到聖母院旁,看著修復中的它,正慢慢走在康復的階段,官方貼出公告,預計2024年12月可以開放。
從宜蘭一路往南,從未在近夜晚時,開車通過蘇花,幸好有了【蘇花改】讓車程縮短了,但即便如此,仍讓玉里的民宿主人等我到晚間九點半。
已是兩個月前的事,那是一場莫名其妙的旅程。因為Doch突發的出差,我陪著他繞了台灣一圈,三天的司機外加伴遊任務,讓我獲得一趟忽然來的個人小旅行。當他工作時,我就自行安排行程,這誤打誤撞的突發任務,把多年來「待拜訪」的地方參觀了,我樂此不疲於個人小訪,而他卻是苦惱於無趣的出差工作,這可讓我略帶抱歉了。
高雄左營離自家不遠,要往舊城去,常常是一個念頭就可以成行,那天,只是突然想吃左營大路上的「汾陽餛飩」,就驅車往二十分鐘路程的鳳山縣舊城去。
光聽到「大山」這個地名就很喜歡!這裡原叫「大山腳」。
那天進入台南城吃了午飯,突然想著,該要如何度過這個府城午後呢?沒有什麼計畫下,就擬出了一個散策計畫,我們決定走一段路,從開山路走往民生綠園(湯德章紀念公園),再接中正路,接上忠義路。這段屬城內市中心的路走來相當喜歡,路上驚喜連連,於是隔一週又和返家的女兒zozo散步一兩次,此篇為三回的紀錄總和。我們走了哪些地方呢?民生綠園、忠文堂筆莊、台南二二八紀念館、八吉境檨仔林朝興宮 馬兵營保和宮、Ragu ...
總習慣在生活中拍照紀錄,佐以文字便是日後清晰可憶的往事。硬碟裡有許多照片,一直擱著尚未整理,像是沒有歸檔的文件擾著我,強勢攻勢我自豪的執行力。還是把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以圖文記錄下來吧!這次紀錄的是兩回彰化旅記。
從【國道10號】開往美濃旗山一帶,美濃總是多於旗山的次數,我遺忘上一回是何時去蕃薯寮(旗山舊稱),滑文部落格才知已是七年前的事,2016年帶著公公到老街及孔廟。
這是「2023暑浪漁港」最後一篇紀錄,五天的行程經過了好幾個漁港,東邊的南方澳、延【台2線】越大溪漁港、大里漁港、桶盤堀漁港、馬崗漁港、美豔山漁港,直到東北角的望海巷漁港,然後再延【台61線】往南到過竹圍漁港、永安漁港、南寮漁港、龍鳳漁港、外埔漁港、苑港漁港、梧棲漁港,最後,我們將終點定在曾是個繁榮商港的鹿港。
四季中,我最鍾愛的就是秋天。那氣溫微降,不再濕黏難受的身子可以在戶外多走一些路,可以在黃昏仰頭看看候鳥南翔,也可以到河床邊看看中秋前後開花的甜根子草。九月連兩週週二,我來到曾文溪下游的善化與大內,看善化的「曾文橋」與大內的「大內橋」。
夏季的「漁港之旅」應該是從隔日開始的,但因為要北上與小女兒yoyo集合相見,協助她在新家窗簾的裝設,我們與zozo一路北上,完成這趟旅行最鬆散、最家庭的一段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