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進入升高二的暑假,將行事曆填滿了密密麻麻的學校活動,我叨唸著忙碌的她們,可別忘了家庭時間的重要性,行事曆中應該留下空格給小家庭聚會。我說,「妳們可別忘了!父親節就快到了。」她們一副早就記在心裡,不滿的回應我:「我們知道。」
我是一個會主動跟孩子要母親節禮物的媽媽,因為不想默默的讓這日子無聲無息,如果沒發聲,好像無法自我鼓勵、給予自己掌聲。但我要的禮物不是什麼高級品,無需花費金額,只要出自自己所做,就能夠讓身為母親的我,得到最親密的愛。今年,我跟女孩要了一份「迷宮」禮物,因為突然想走迷宮,便要女孩自創遊戲,好讓媽媽盡情的走迷宮,她們一口就答應,對她們而言,做勞作這件事輕而易舉。
好喜歡鄰居小妹妹,不僅聰明伶俐,說話總會迸出好笑的大人用語,若和當年同年紀的左右姐妹相比,芋頭妹妹更是小大人模樣,這讓我和已高中年紀的zoyo非常喜歡她,只要她來家裡玩,就使出各種把戲,要和妹妹一起玩。這天,我們玩些什麼呢?
這些日子,新型冠狀病毒擾亂大家的生活作息,為了和病毒作戰,一定要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減少外出的機會。以下提供五種童書遊戲書,讓全家大人小孩都可以在家一起玩,也可以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獨自玩,以下依適玩年齡從小到大排列。
這一篇是很陌生的主題,因為zozo做得很愉快,也結合了一些創意,於是萌生為她紀錄的念頭。上高中幾個月後,每位同學的才華漸漸「明朗化」,小時候所學的會浮上檯面,很快地就知道誰的體育好?誰的琴彈得好?誰會打鼓?誰又會熱舞?誰具有領導能力?人際關係處理上,誰又比較成熟?這些通通都會在短時間內顯現而出。
▲這是我珍藏的紀念物:老家的孔雀椅。 「我的紀念品」為我在小事報的第二教案,透過這教案主要是要讓孩子思考,什麼是紀念品?其定義與形式為何,有形或無形?間接讓孩子思考個人對物品價值及重要性的衡量。執行此教案時,需要孩子提供家裡的紀念物,最後以展覽的方式展出,藉此,教導小編們如何策展、書寫展覽計畫、佈置會場等。
小事報第一刊發行前,我在執行「X角落大普查」教案時,偶而會刻意安插一些遊戲,讓小編們稍微喘口氣,畢竟連續幾天都是陌生的知識學習,需投入高度專注力,因此安排放鬆時間有其必要性。在這四天活動中,我請左右姐妹帶一場「天黑請閉眼/狼人殺」遊戲,另外還有以遊戲競賽方式進行的排版練習。
正在整理一些勞作文章,發現從zozo、yoyo小時候開始,就有許多非常迷你的小勞作,我決定把它整理在這一篇,一天一種,並同步在臉書上分享,所以這是一篇慢慢增加的文章喔!
▲賓果遊戲是無聊等待時可以玩的遊戲。zozo正在玩賓果,9.8ys,在嘉義新港客廳。 賓果遊戲幾乎是大家從小到大曾玩過的紙上遊戲,只要從1開始,填入25個數字,然後輪流喊數字、圈選數字,看誰先連成五條線(直、橫、斜皆可)就獲勝。
我常笑說,老媽美玉姐的子孫都因為遺傳到奶奶外婆的「賭」性堅強,喜好刺激的遊戲,我們不願乖乖發放紅包,偏偏要刺激的在1000元與200元之間廝殺,而負責「在家啟動創造力」的我,得想想可以搭配的抽紅包遊戲,以滿足這一戶偏愛熱鬧、執著賭性的美玉之家。
午後三時,決定帶著西川爺爺到「台東森林公園」走走。年初元旦在澄清湖時,看見公公騎腳踏車動作如此敏捷,他說自己每天早晨都會用「一卡通」租借腳踏車騎車。一聽到高齡七十六歲的西川爺爺還如此有精力,實在覺得很驚訝!恰好孫女zozo、yoyo非常愛騎腳踏車,剛好祖孫一起騎車,多美好的畫面!於是,我在行程表裡列下這一個景點。
2015年秋天,一場小學的邀約與Doch老師對藝術教育的期待,Doch帶領著他一堂「創作基礎」課程的50位大學生,來到台南新市的南科國小,我們有一個很大的計畫,要以「大手牽小手」的方式,讓大小朋友共同為這校園的閱讀空間作改造。
還記得zozo對迷宮的熱愛嗎?因為她我們開始有了一系列關於迷宮的創作與遊戲,順著孩子的興趣走,總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發展喔!這一次,我們要來玩「雜物迷宮」。
三月份收到時報出版社寄來《跟著五味太郎一起畫故事》,這是一本遊戲書冊(並非繪本),我翻了翻幾頁,直覺愛畫畫的zoyo一定會喜歡,她們一定會拿著書一直畫、一直畫,而且這本書還體貼地附贈一盒小蠟筆,讓人隨時有畫筆可應付靈感來的時候。
我的姪子翔翔長大了,許多當年和左右姐妹玩的把戲,姑姑我都可以拿出來和他玩,而zoyo也趁機再回味,因為再次創作舊勞作,我們反而從中得到新的靈感,好像把遊戲玩具升級了,像這一次的釣魚箱勞作,我們就添加了加減分玩遊戲規則,孩子玩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