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底到高雄新甲國小,在快篩、打了好幾個噴嚏後,進入學校圖書館,與一群小書蟲相見,一連兩天進行「與作家有約」及文字相關的創作活動,在此簡單紀錄。
旅行中,若沒有個安靜的地方稍作停歇,我不知道該如何沉澱白日過多的刺激,更不知如何轉化歸入內心的抽屜。
每年過年回娘家,除了有抽紅包遊戲外,一家人走會找個地方走春,去年到台南總爺藝文中心,前年去紅毛港文化園區,今年要去哪兒呢?負責規劃活動的我,提議就去澄清湖吧!離家近少了交通時間,疫情期間又因為園區腹地廣闊,可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個走春的好地方,而且高雄市民免門票,多好!就去我小時候過年也會作為走春地點的澄清湖/大貝湖走走吧!
一年又過去了,也許是因為疫情擾民,覺得去年牛年就如牛行走,低調而過。虎年呢?得發揮虎威步步謹慎、驅趕疫毒,這一年大家都要持續小心,身體「虎」健康過一年。
為了一件工作計畫,反覆儲蓄能量、準備素材是我對自己的要求,一而再,再而三的調整面對對象的節奏。在已為期三年的「小事報」團隊,從第一年帶領孩子創作,尋找家中具有意義的紀念物,到第二年與小朋友一起寫大地詩,今年,延續文字編輯的角色與任務,在營隊中要與孩子討論「時間」,然後寫下「時間感」的詩。
這應該是個特別的一學期,過了三分之一後,教室挪到了每個人的家,是客廳、飯廳、書房,也可能是未摺被的軟床上,這期間身體是攤著的,心情是無聊的,總找些事做吧! 「防疫在家,我們在社區看到的二十種生物」紀錄的是從2021.05.19到2021.07.12,這五十幾天的三級警戒日,我們在家看到的二十種生物,這一篇我整理了二十種居家型活動,那是當時我們在家玩的休閒活動。
想必兩姐妹被關在家裡,已經發展出愈來愈多自娛法,每日下跳棋、偶而玩「終極井字遊戲」,下課打桌球,接著已經開始變種玩桌球了。
愈是困苦,愈是接近原始階段,人的創造力就會提升,旺盛分泌著。為求變化、求生存,什麼點子都會想出來。 這是防疫期間最大的心得,很多人開始創意開發防疫商品,烹飪防疫特餐,還有各式各樣在「悶燒期」創造出來的點子,求的就是讓平淡的生活有趣一點,讓自己開心一點。
雨不見了,不知是暫時躲起來,還是又不告而別?千萬別太久,大地萬物都還思念著你。
相信每個朋友都會玩圈叉棋,隨手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玩上幾局殺時間,但圈叉棋往往不到一分鐘就可以知道答案,實力相當的棋手更是可預知對手下的每一步棋。五歲~十歲小孩可以玩這種經典遊戲,小學高年級以上到成人就可以玩「終極井字遊戲」。這遊戲把經典圈叉棋變得難一點,可玩久一點,井字中的井字更是讓玩家思考的層面變得較複雜,你們也來試看看吧!
這大概是我DIY年節活動道具最簡單的一次了!起因只因為我把一只雙面膠用完,看著剩下的紙圈,想著:總可以做點什麼吧?!於是萌生套圈圈的想法,就用這只即將廢棄丟掉的紙圈,作為今年初二抽紅包的主要道具。
女兒進入升高二的暑假,將行事曆填滿了密密麻麻的學校活動,我叨唸著忙碌的她們,可別忘了家庭時間的重要性,行事曆中應該留下空格給小家庭聚會。我說,「妳們可別忘了!父親節就快到了。」她們一副早就記在心裡,不滿的回應我:「我們知道。」
我是一個會主動跟孩子要母親節禮物的媽媽,因為不想默默的讓這日子無聲無息,如果沒發聲,好像無法自我鼓勵、給予自己掌聲。但我要的禮物不是什麼高級品,無需花費金額,只要出自自己所做,就能夠讓身為母親的我,得到最親密的愛。今年,我跟女孩要了一份「迷宮」禮物,因為突然想走迷宮,便要女孩自創遊戲,好讓媽媽盡情的走迷宮,她們一口就答應,對她們而言,做勞作這件事輕而易舉。
好喜歡鄰居小妹妹,不僅聰明伶俐,說話總會迸出好笑的大人用語,若和當年同年紀的左右姐妹相比,芋頭妹妹更是小大人模樣,這讓我和已高中年紀的zoyo非常喜歡她,只要她來家裡玩,就使出各種把戲,要和妹妹一起玩。這天,我們玩些什麼呢?
這些日子,新型冠狀病毒擾亂大家的生活作息,為了和病毒作戰,一定要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減少外出的機會。以下提供五種童書遊戲書,讓全家大人小孩都可以在家一起玩,也可以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獨自玩,以下依適玩年齡從小到大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