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隆(Köln)這城市,幾乎應該要走的景點都集中在中央車站,包含科隆大教堂、霍亨索倫橋(Hohenzollernbrücke)以及「路德維希博物館」(Museum Ludwig)。
科隆(Köln),古龍水的發源地。我們進入了這個瘋狂城市。 比利時人預告我們會在科隆看到瘋狂足球迷,心想著歐洲瘋足球,那麼台灣現在瘋什麼?或許就是羽球吧?!來科隆兩整天,進進出出科隆車站、科隆大教堂三回,真的都看到廣場前,有許多瘋狂足球迷,有時行徑太激烈,還會引來德國警察的關注,暑假遇上的歐洲盃足球賽,讓我們的旅程多添了瘋狂的狂歡聲。
在比利時邪惡吃喝甜食後,我們要搭乘巴士離開布魯塞爾,下一個城市是德國科隆,我們選擇的交通方式是巴士、火車再租車,這是我們此行歐旅第四種交通工具了(前一晚還有萊姆Lime電動滑板車)。
進入比利時時,一直努力想著,到底要透過什麼瞭解比利時?猶記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從德國高速公路接往比利時時,兩國的環境差異明顯地呈現。即便已經去了一次比利時,為何我對比利時為何如此不了解,只知道1920年創作的《丁丁歷險記》的作者:艾爾吉漫畫家來自此國。另外,對比利時的第一直覺印象就是首都:布魯塞爾的大廣場。回國後找尋資料當中,我得到了另一個對比利時的印象,那就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曾經居住在布魯塞爾三年時...
這是法國巴黎轉往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天,在歐洲大陸跨越國家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幾個小時就能體驗不同國家的風情、人民的普遍風格以及文化差異。來到布魯塞爾在明顯的差別就是,這裡的人比較願意跟人交談,微笑多了一點。
從歐洲返國已一個月,我仍在處理第一個國家——法國的行程,當我在整理從巴黎準備離開到比利時,疑惑著那時的地鐵路線為何如此安排時,女兒yoyo開始透過限動、影像找回記憶,然後判斷我們當時路線安排錯誤,她人在台灣,卻立即找出一條省時的地鐵路線,告訴我應該這樣搭才對!哎呀,這就是交通組的工作。
這天在羅浮宮逛完後已下午五點半,我們回到廣場,從巴黎小凱旋門:卡魯塞爾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通過,靠近杜樂麗花園。我們仍預定許多小點要走,包含了協和廣場、艾非爾鐵塔等,因為歐洲太晚天黑,使得一天可用時間很長啊。
再次拿出谷口治郎的漫畫《羅浮宮守護者》,翻閱的速度比起從前快許多,漫畫場景重疊在自己暑假旅遊的影像中。故事寫著2013年,一位日人因為生病停留在法國,首篇便提到他虛弱參訪羅浮宮,恍惚之間,遇見了薩莫色雷斯勝利女神(Nike of Samothrace)。我們在巴黎的第四天,也在羅浮宮看到了女神,除此當然也沒忘了總是人山人海擠在她面前的《蒙娜麗莎》(La Joconde)。
帶著再訪心情來到巴黎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館內會有的藝術作品、動線的安排、整體展館氣氛以及館外的風景都稍有記憶。不過,經過二十多年,記憶和現實似乎打結了,光是不同票源的入口就得摸索一陣子。當我搭著地鐵來這裡時,周邊環境已和從前相差甚多,地鐵站外人潮洶湧,消費世界的店鋪刺激著遊客,以龐畢度為核心,處處都是來花都遊覽的觀光客,甚至不乏在地法國人來休閒逛街。2025即將休館整修至...
這次規劃法國景點時,我和Doch都屬意要來「蒙帕納斯墓園」(Cimetière du Montparnasse),因為墓園裡有太多重要的文學家長眠於此,包含我喜歡的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沙特(Jean-Paul Sartre)、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以及女兒上大學後接觸的劇作家山謬‧貝克特(Samuel Beckett)。
來這裡,當然也是讓學劇場表演的女兒,近一點看見雨果。
我一向喜歡帶初等教育的教師團,教老師們如何帶幼兒園小朋友做木工,這過程牽涉到工作場地佈置、孩子的個性反應、鬆散材料的運用、工具的正確使用、親師合作等,把十多年帶木工的經驗傳授給老師們,對我來說,是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
法國巴黎有特多景點要走,三天只能精選幾個點,我們以個別想去的點作為優先,就如我去找狄德羅雕像、卡繆書寫《異鄉人》之處。我還想讓表演領域的女兒多走一些她們所學相關的景點,這天要去的是「雨果之家」,就是設定故事場景為聖母院的《鐘樓怪人》其作者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三十歲時,他曾住在孚日廣場6號長達十六年,他在這裡寫下《悲慘世界》。我們決定從巴士底廣場走到孚日廣場,...
住在巴黎民宿的機會並不多,二十多年前住的那一間也模模糊糊的,只知道和今年住的民宿一樣,有個螺旋梯引我們上樓。我的介紹可能不客觀,但住這麼多家歐洲民宿,巴黎民宿氣氛滿好的,天色更是美的,晚間九點仍有柔和的自然光線,才能在拍食物照時,如此自然!
2024巴黎奧運在我們返國後十天揭幕了!我們在電視機前觀看開幕儀式,看見熟悉的場景就興奮萬分,其中一幕舞者在修建中的聖母院鷹架上跳舞,讓我們也想起六月抵達巴黎時,刻意走到聖母院旁,看著修復中的它,正慢慢走在康復的階段,官方貼出公告,預計2024年12月可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