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花東行(2018夏日遊:尋找海的藝術作品),主要的工作是到花蓮誠品書店、Doch則到東華大學分享。第二天的行程是走【台11線】濱海公路,一路從台東市、都蘭、都歷、成功、長濱,再到花蓮。依我的經驗,北上走濱海,南下走縱谷,這樣欣賞風景的角度以及鄉鎮路線是最佳的。
幾年前去的屏東竹田車站,是個寧靜的小鎮車站,安靜的他像是歷經人生百態的老長輩,酸酸苦苦的,格外讓人憐惜,忍不住想多親近他。幾年後再次來到這兒,短短幾年竟也有了「熱鬧」的糖霜裹上身,許多遊客搭乘著區間車來到竹田車站散步,一團又一團的跟進,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但相信在地人會很高興這裡開始有外地人願意進來。
花東旅行的第一天,就碰上了塞車潮,我們傍晚才抵達台東市,肚子不爭氣的發出抗議聲,實在太餓了,便隨意在正氣路一帶吃點點心、填飽飢餓小肚。腦鈍鈍的,無論如何一定得到咖啡館休息一下,稀釋一下車潮帶來的疲憊感,我們躲進了「食冊café書店」,店內安靜的像是中年人獨處時釀出的沈著冷靜,往內一看,三五客人各據一角,在桌燈下,讀著自己未完的書冊。
五月初的台北行,有好多美好的際遇,離開三芳毛刷店後,走在大稻埕,無心的看一眼低調的櫥窗,正塞進各類知識的國中生,敏銳地看見擺設的書桌上,有蔣渭水的《臨牀講義》,她們興奮的喊著要我們留步,仔細一看!是一家咖啡館。為了滿足女兒的知識欲,我們決定入內去喝一杯咖啡,瞧一瞧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沒想到!這一來,來到了歷史的重要地方,這裡和隔壁的義美食品(這家是義美的起源店)及廣隆進檳榔攤店面是1916年蔣渭水開...
第一次見到唐大可時,他恐怕都忘了,那時(2012.02.15)在神農街底的「木子」,他告訴我們自己的夢想,以及如何煮出一碗紅豆,我們一家深受感動,嚐了一碗有感情又帶有鼓舞的紅豆湯。
四月春假假期,特地安排一天要到恆春古城寫生,左右姐妹畫過這麼多古城,總覺得有遺漏的就應該趕快去報到補齊。這天從高雄到屏東恆春,在「湯匙放口袋」躲過中午豔陽後,正想觀察西門如何安排寫生,卻發現沒有一個可遠觀的好角落,於是當下決定改畫東門。恆春古城最特別的是,東西南北四座城門都還保留著,沿著城牆就可以繞一圈。
幾年前(2015.09)和好姐妹娟及玉蓮兩家到萬里桐露營,露營結束回程時,繞到恆春老街逛逛,那時看見恆春的西門好喜歡,想著有朝一日,一定要來畫畫恆春古城。隔年的兒童節,我再度帶著六年級的左右姐妹來到恆春古城西門,那時yoyo人卻不舒服,無法畫畫,但那天我們發現了「湯匙放口袋 Spoon in Pocket」,離開前特地入內,外帶了兩杯咖啡回高雄。今年,寫生願望終於要實現,而且一次可以完成兩種需求,...
左右家喜歡吃雞蛋糕,但對雞蛋糕有不理性的熱情評比,只要是加了起司,左右姐妹就說好吃,只要是模子特別又可愛,就覺得吃下去的雞蛋糕特別美味,但這個月遇到的兩家雞蛋糕不僅模子特別,口感也很不錯喔!
幾年到台東旅行,總會經過花東縱谷的池上,從一開始的油菜花賞花季、好吃Q彈的池上米便當、197縣道的美好風光,帶來一路直通通的天堂之路、金城武樹,池上以不同風貌吸引觀光客。這一兩年更因為蔣勳老師到池上駐村,接續出版了書,更間接推動了池上的觀光,蔣勳老師來到池上之後,陳冠華建築師帶領團隊也進入此地,開始改造穀倉,成了「穀倉藝術館」,池上不只有米香,也開始種植收成藝術香。
每年到東部,總有許多口袋名單景點想拜訪,但時間、行程及地形(走海線或縱谷線)的三重因素下,不是每一個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實現。 早知道這家池上的「大池豆皮店」人人推薦,而且平時很少有機會看見豆皮製作過程。每次吃火鍋會放豆皮,炒菜時也會偶而加入豆皮(像是炒豆芽菜或是青椒炒豆皮都很不錯喔!),若能讓孩子看見豆皮成形過程,那也是食材學習課程。 多年的口袋名單終於可以實現參觀了,寒假這一趟旅行,第二天從鹿野出...
▲這樣看,怎樣也不覺得是一家麵店。 有事到屏東去,我在網路上搜尋可以順遊的餐廳,那麼多文章中,「美菊」麵店特別吸引我,因為那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印象中麵店的樣子,堅硬的水泥桌、牆上的畫、簡潔白樣,強烈的設計風格讓人很難聯想是一家麵店。於是,央求著Doch,說什麼都要去拜訪一下。
對戲劇表演感興趣又喜歡看電影的雙胞胎女兒,每週會和我們在MOD看一部電影,除了劇情討論外,連服裝、美術設計、電影配樂及場景道具都是我們注目的地方。我們欣賞過魏德聖導演的幾部電影,得知魏導即將拍臺灣三部曲,她們兩人還興奮的說,希望未來可以在台南看到拍片現場。所以當我知道「特有種商行」到台南展店時,就迫不及待的告訴左右姊妹,因為我知道這家餐廳有許多「海角七號」、「KANO」、「賽德克.巴萊」、「50赫...
▲今天再度騎腳踏車繞京都,2017.07.29,13ys 這已經是旅行中的第六天,我們清楚知道在京都只剩下兩個整天,若仔細想有什麼還想體驗的,大概就是騎腳踏車了。第一間民宿有提供腳踏車,第二間沒有免費提供,但可以向他們租借,一樣是一天500日幣。這天預訂了車,開始我們在京都自轉車的一天,這一騎就到晚間九點多才回旅館,盡興到底。
京都旅行第五天,這天往清水寺去,這一帶實在名氣過大,縱使知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清水寺正在整修中,但若不帶女兒前去,好像會遺漏重要的交集。說來也矛盾,這一區觀光客甚多,旅遊品質並不是很好,二年阪、三年阪⋯⋯等,都淪為「商業觀光」氣息頗重之處,很像那種台灣觀光區,有些店家批貨來擺賣的模式,若想認真看到骨子裡的京都美,得很用力的觀察與分隔,並避開眾多觀光客,想來實在有點可惜。不過,若不論商業化,這...
這是計畫中一定要來的地方,為的就是想看看這1897年創立--京都第一學府的樣子,也想看看河合隼雄爺爺的學校,更想知道培育八個諾貝爾得主的學校是個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