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生活》大江健三郎父職角色的逃離與反思

2023年初春,大江健三郎(1935-2023)先生辭世,這八十八年的人生創作無數。1963年其子出生,因天生腦部殘疾,需費心照顧孩子,因此多部作品融入孩子光的故事,包含此書:《靜靜的生活》。

大江健三郎於199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我在2013年才開始讀他的作品,連續幾年都被他嚴謹結構的作品所吸引,常常可在書中有所獲,因此還自己論定,閱讀就該從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的作品開始下手。這本《靜靜的生活》是大江先生1990年作品,大約是兒子27歲的時候,此書曾被日本導演伊丹十三(為大江健三郎太太的哥哥)改編為電影,並由書中主角——對音樂敏銳度極高的大江光(大江健三郎兒子)先生配樂。

《靜靜的生活》描述知名作家中年遇到創作瓶頸,決定赴加州駐校作家的邀約,妻子也一同前行,留下女兒照顧腦殘的哥哥,並要求女兒一天書寫兩篇「家庭日記」。這看來就像是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為了自己而丟下孩子,但是識當時狀況,還真是進退兩難,尤其妻子了解先生正處在「困境」當中,選擇陪伴先生同行下,也當心著家鄉的孩子。

妹妹接下照顧哥哥IYOO的任務,更進一步與兄長相處而學習到自己能力的展現,同時也不斷思考,父親這樣丟下孩子是否可行?全書以照顧者女兒小MA為出發點,很多段落都像是大江先生藉由小MA來臭罵自己,自我檢討,或許到了中年的大江先生,仍對於自己是否能夠好好照顧好兒子,而感到自責。全文六篇前後串連,第一篇〈靜靜的生活〉與最後一篇〈家庭日記〉帶出書名。而最後一篇〈家庭日記〉是六篇文章中最為高潮的一篇,描述在泳池認識的新井,好心要教IYOO游泳,新井先生曾經有過複雜曲折的傳聞,又和父親有過節,要刻意接近兄妹,以進行報復。

第一篇,妹妹說著:「因為要和IYOO住在一起,所以要嫁人的話,對方至少要有二房一廳的公寓!在那兒,我想過著靜靜的生活。」此段話顯露出妹妹已有一輩子照顧哥哥的決心。而這也點出家有需照顧的人時,勢必有人得承接照顧的責任,這是一種難以卸除的人生任務。我想起,小學時有一個學業優異的女同學,她相當沈默,上下課或是放學都得照顧腳殘的姊姊,在她的生活中似乎沒有外人,我從未看見她與其他同學互動,她似乎是無法走出一條只有自己的路。

以下為我抄寫喜歡的部分:

〈靜靜的生活〉

小MA不滿父親看到報紙中報導防止智障青年性暴力,而擔心哥哥成年身體,造成社會問題。心中不免暗自啜罵父親,而這或許是大江先生藉由小Ma,來突顯自己跟著社會大眾對智障青年的歧視,甚至與犯罪作為等同看待,進而喚醒大眾對弱勢者的友善與支援。同時也帶出家有弱智青年的父親對孩子長大成年後,該如何安排生活的隱憂及自我反省。

回到寢室後,輾轉難眠,思緒浮浮泛泛,或許神經倦乏了,恍惚作著可怕的夢,夢見在寂寥空曠之處,獨自佇立。雖然如此,卻還混淆糾纏著殘存的、清醒的現實意識。某種悲淒、遙遠的氣氛中。我駭然凝立——然而卻很清楚自己的身驅是橫躺在床上的。(p.008)

〈行星的棄子〉

此篇讀來心驚膽跳,尤其當「棄子」兩字出現時,讀者的道德觀會被具體放大。

大江先生再次透過家庭故事,讓眾多人指責自己。當「棄子」一詞出現了,我也被驚動情緒,像是被刺了一刀,好難過。幸好,後來是被解讀為「拯救棄子」,而非因為父親拋下孩子,造成孩子寫下〈棄子〉的曲子。

 父親的避難所中所必要的樹林都是清晰可辨的。在北輕井澤有白樺、岳樺,在墨西哥市有九重葛、火焰樹,這一次的加州有槲樹和紅杉。因為父親從小成長於樹木滿布的山谷間,所以一遇到「困境」,便要回歸到有樹木的地方。(p.34)

重藤先生硬生生地停斷了話,還吞了口唾沫,喉頭的皮膚劇烈地牽動著,老人斑更鮮明地浮出來,呈現平日沒有的老人印象。而重藤先生的聲音在我瑟縮竦懼的耳邊控訴般巨響著,「⋯⋯竟然悲愴至極!這是怎麼回事?」(p.49)

重藤先生的激昂化成薄紅色的橫紋,從殘留的臉頰垂到了頸間,他倚靠在起居室桌子旁的老位子,看上去有些疲累。我幫著重藤太太端紅茶和自製的小點心,以前並沒有注意到被重藤先生指使的重藤太太也頗具威嚴。不過,重藤太太似乎仍為IYOO題名為「棄子」的曲子感到心痛。(p.52)

〈自動人偶的惡夢〉

而此篇談論到因IYOO不小心,袋子碰觸一少女的身體,她鄙棄的說IYOO及小MA是「放牛班」,再次討論到社會大眾對弱智者的不友善。

小孩子都很可愛,小MA。再者,不管小孩的性格如何,都會潛藏成人後可能外顯的行為。以這種端倪為線索,我可以描繪出眼前的孩子到了中年會是個什麼樣子。如此一來,妳就能夠非常了解所謂的「人」。妳夠過現在這個可愛的女孩子,應該可以看見未來的她:輪廓清晰、形象良好,但卻是個帶有偏見性格的人。從她罵妳和IYOO「放牛班」這件事,我想就可以組合出許多的意義。(p.126)

如果醒悟到自己處在這樣的普通人生死大海之中,不就能夠從容而客觀地審視自己的生與死嗎?而且,我絕不認為這樣的生與死是沒有意義的。我個人確信,要以一個沒什麼的普通人的身分活著,需要經過相當的歷練。(p.132)

延伸資訊:

【伊丹十三】專題9–7:大江筆下的伊丹,與伊丹鏡頭裡的大江

延伸閱讀:

【讀些。寫些】《大江健三郎 作家自語》

【讀些。寫些】大江健三郎《定義集》 

大江健三郎老師,謝謝您

咖啡拓文字。之十四。《如果我十五歲》 

哲學星期五@南藝:「童年,再童年」人之所以成為自己的線索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