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隧道》穿過手足考驗的隧道

在圖書館又借了這本書,已經十三歲的女兒zozo一眼便釋出,這是她幼小時期,媽媽不知共讀過幾回書的同一作者。是的!安東尼・布朗的畫及內含的意境總是讓我忍不住一再的重新溫讀。我深信,在不同成長階段、不同的心境下閱讀,會生產出當下特有的詮釋與感受。孩子漸漸長大了,她們又用什麼眼光看這作品?


很明顯的,女兒zozo、yoyo用欣賞畫作的眼光開始接近《穿過隧道》,她們忍不住對安東尼・布朗的畫大大讚賞,也討論著光是一幅畫恐怕得花許多時間才能畫得如此細緻,我們更是佩服安東尼・布朗在人的表情上下了許多功夫琢磨。好吧!我們得進入故事,得一起穿過隧道了。


▲一翻開書就有兩面不同的牆面,各代表著兄妹。

兄弟姐妹雖有類似的成長背景,個性卻截然不同,即便是雙胞胎也是一樣,那就像是不同的牆面組合成一個屋。我們都明白,每個人有著專屬的個性與不同的先天條件,孩子都是與眾不同,各有自己的世界。

這個家的哥哥好動、活力十足、大膽冒險,喜愛運動,和朋友玩在一起;妹妹安靜、想像力十足、膽怯保守,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看書,腦海裡有無限想像。他們是如此不同,有著不同的天空。當他們碰在一起時,一定是石頭碰雞蛋,個性相異的兩個人,但他們畢竟是家人,得生活在一起,得找出平衡的模式。這天,媽媽受不了他們的爭吵,伸出了怒氣的食指,請兄妹倆出去自行解決紛爭。

啊!看到這裡時,我想起自己也曾把雙胞胎女兒請出去散步,要她們自己學會溝通,學會如何調整橫臥在彼此之間的計較與爭執。女兒笑著回憶,那時媽媽還請她們去社區撿垃圾,當作是平靜情緒的途徑。

故事中的兩兄妹脫離了父母,只剩下對方可以依靠,陌生的場域讓兩個人不知如何開始,空地上過度凌亂的垃圾像是此時無法歸類整頓的心情。直到隧道出現,那個愛冒險的哥哥找到了方向。

哥哥顯然在外得心應手,他邀約妹妹一起穿越隧道,保守的妹妹害怕說不,手中故事書裡的可怕情境已經在腦海裡上演過一次,絕不能隨便進入陌生的地方。但哥哥可不管,不顧一切的鑽進去,而且久久未回來,膽小的妹妹一個人在隧道這一端,沒有哥哥在,一切變得好恐怖,哥哥去哪兒呢?此時他好重要。膽小與憂慮雙作用下讓她鼓足了勇氣,鑽進陌生的隧道,為手足之情冒險前進,雖然哥哥討厭,但沒有哥哥是不行的。

妹妹體驗前所未有的恐懼,陰暗的隧道象徵她內心的恐懼,當她穿越了恐懼,勇敢便能加重,是的!那座無人的森林在她腦海裡變得恐怖無比,故事書裡的場景又再一次立體跳出,樹幹像是野獸趨向她,對她虎視眈眈,對一個小女孩而言,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克服,如果沒有足夠的愛如何能通過考驗?

「妹妹好勇敢。」我對著女兒說,她們點點頭,早已融入故事,跟著擔憂了起來。

蘿絲妹妹發現了被石化的哥哥,像個石像一動也不動,她好怕哥哥不見,用力的抱著哥哥,手足之情是巨大的力量,打破了邪惡的咒語,讓哥哥慢慢的回復正常。哥哥看著妹妹,感性的說:「我就知道妳會來!」看到這,我對女兒說:「這就是一種信任啊!信任你的家人無論如何都會保護你。」

這一場考驗過後,兄妹倆之間被隧道建立起通道,在他們之間,有一種大人不知道,他們也不必多說便知曉的默契。

有時父母的確需要給孩子一起鑽隧道的機會,讓他們可以找到面對彼此的方法,從吵架、討厭對方、分開到忽然想念、需要、擁抱,而發現原來是愛你的,這個過程不需要父母插手去說「你們要相親相愛」,而是讓手足切身去面對、感受彼此的存在。穿過了隧道,穿過了考驗,穿過了差點失去對方的恐懼後,才明白原來手足間存在著這麼緊密的情感。

書名:《穿過隧道
文・圖:安東尼・布朗(另有:《躲貓貓》)
譯:陳瑞妶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1997年8月25日初版
適讀年齡:2歲以上(成人亦可自性體會)

後記:
1.說到隧道,我們都記得曾經走過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隧道:
花蓮秀林鄉「翡翠谷」:伸手不見五指的古隧道(9.11ys)
2.本文亦發表於於親子天下「閱讀頻道網站」【Selena的讀寫日記】。

延伸閱讀:
手足才看得見那一方的情緒。《小狼不哭》
左右童書館:《我爸爸》
收養的兒童故事。《艾瑪的臭小弟》
拆開雙胞胎,獨自帶一人出門:難以預料的結果(11.4ys)
五分鐘激烈的吵架(10.7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