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電影院】侯孝賢導演的經典電影(9.1-9.2ys)
幾個月前,Doch將侯孝賢導演介紹給左右姐妹,他認為女兒應該要認識這位台灣電影界非常重要的導演,透過實際看電影是最能表述作品的風格,於是我們借了好幾部侯孝賢導演早期幾部電影作品,讓女兒直接從影片中接觸這位台灣電影史上重要的導演,從「兒子的大玩偶」(1983,三部曲,包含《兒子的大玩偶》、《小琪的那頂帽子》、《蘋果的滋味》)、「小畢的故事」(1983)、「童年往事」(1985)到「風櫃來的人」(1983),這幾部電影也都是我第一次欣賞的影片,因為當時我還是個小不隆咚的小學生,漁村環境的我們幾乎沒有什麼看電影的機會,不過,現在也是小不隆咚的左右姐妹,卻因為爸爸而得到一個看這些重要電影的機會。
在影片中可以看見一些演技精湛的演員,當時年輕的樣子,像是陳博正、楊麗音(zoyo知道她是電影「總舖師」裡說著『太好吃了』的評審時,突然覺得她很親切」)卓勝利、鈕承澤⋯⋯等,我們也從這些影片中看見許多台灣早期庶民的生活與文化。
我們讓zoyo先看了「兒子的大玩偶」,甚至在看過影片後,拿出了黃春明老師的原著,唸了幾段給zoyo聽,果然文字與影像氣氛還是不同。「兒子的大玩偶」的拍片地點在嘉義產竹的竹崎,從電影中可以看到當時居民的生活用品真的好多是竹製品(這陣子我們都在注意竹子,後來我們也去竹崎輕旅行)。
《兒子的大玩偶》說的是一位為了要謀生的爸爸以裝扮成小丑,在街頭為電影院廣告宣傳上映影片,這工作稱為「三明治人」(sandwich man)。因為每次出門他都在臉上塗上一層小丑妝,所以幼小的兒子以為爸爸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當爸爸卸下妝抱起寶寶時,寶寶卻哇哇大哭認不得爸爸,爸爸只好又塗上了妝,以小丑的樣子抱孩子,他無法用真實的樣子與孩子互動,只能讓小丑模樣的他成為孩子的大玩偶。
這部電影以台語為主要語言,所以,我們必須解釋部分劇情給zoyo聽,不過最吸引她們的也許是六、七〇年代台灣的樣子。
(這本書有介紹到三明治人:《昭和百工圖鑑》)
《小琪的那頂帽子》的導演是曾壯祥,故事說著兩名推銷員到鄉下推銷壓力鍋,其中一名推銷員王武雄在鄉下認識了一名小學生,他非常喜歡這名清秀的女孩,但不解為何小琪總是帶著一頂帽子,有一回,他就這樣直接掀起了小琪的帽子,才發現小琪頭上有個讓人看了怵目驚心的肉瘤疤痕,她漂亮的臉蛋與頭頂的舊傷口成了強烈的對比,王武雄那後悔至極的情緒在同事推銷壓力鍋,因為引爆而受傷,以及同事妻子流產雙重打擊下,兩種壞情緒互相攪和,而感到痛苦萬分。
這電影讓人看了情緒一時無法恢復,我們似乎也被小琪的傷口所驚嚇,但又感覺到小琪的無助(我一點都不同情王武雄,因為他為何要掀小妹妹的帽子啊!),zoyo因為爸爸的預告,所以特別盯著小琪的帽子看,掀開帽子後的傷口好像也嚇到了她們。
萬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就比較可愛一些,尤其童星時期的顏正國把調皮搗蛋的樣子演得好自然,像是在美國醫院的搗蛋事件就讓zoyo看了哈哈大笑。這部電影可以看到早期大安森林公園一帶的違章建築,因為電影要描述的就是住在這一區困苦的居民,主角江阿發帶著妻小在台北打拼,生活很困頓,不幸又被美國人開車撞到,原是擔憂已經夠困苦的日子失去了一家之主工作的能力,該如何是好?沒想到卻因禍得福,受到美國人特別的照顧(肇事者是美國上校),不僅住進高級的美國醫院、還吃到昂貴的蘋果,甚至因此得到鉅額賠償,啞巴女兒還可以到美國學校就讀,這一切困苦的生活,因為被車撞倒而反轉變成好生活。這真是一部反諷的幽默電影。
「小畢的故事」導演是陳坤厚,其改編至朱天文的文學作品《小畢的故事》,影片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口述小畢的故事,故事場景是在台北淡水拍攝,影片中的眷村宿舍看起來都好有特色,很難想像當時的淡水河畔邊是這般溫和與沈靜。小畢從小總是麻煩不斷、打架、鬧事、偷錢……讓母親相當頭疼,但外省繼父卻包容他,待他如親生孩子,直到小畢青少年時期,口語忤逆了繼父,一句「你打我,你不是我爸爸你打我!」讓繼父相當傷心,母親也因此開瓦斯自殺。這件事從此讓小畢人生轉彎,最後他報考軍校,成為了一名軍官。
這部電影讓我特別感受深刻的,其實是小畢的繼父,他對孩子的教養是相當有耐心,讓人特別欽佩。
(這本書有收錄〈小畢的故事〉:《臺灣成長小說選》)
「風櫃來的人」拍攝地點是澎湖與高雄,這部影片我們比較早接觸,所以對於影片中的片段比較熟悉。這影片主要描述幾位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從澎湖搭船到大都會高雄討生活,他們在加工區工作,並且與朋友一起住在旗津,電影中這棟兩層樓的中空格局的房子真的好有味道,不知是否還在啊?!
這電影的其中一個笑點,就是幾個年輕人被一個中年人欺騙,以為到隱密的地方可以看限制級影片,影片中騎著摩托車的中年人說話鬼鬼祟祟的,愛搞神秘,沒想到還是讓這幾個年輕人上當了,當他們到了工程中的大樓頂樓,觀看「彩色大螢幕」時,才知道那只是一個裸空的大窗框。
這部電影中的旗津輪渡站、天后宮、七賢路、澎湖風櫃的場景,都是我們曾經帶zoyo去過的地方,所以,她們可以從中比較出以前和現在不太一樣的氣氛。
然後,我們還和zoyo看了侯孝賢導演自傳式的影片「童年往事」,侯孝賢導演當年唸的是鳳中,居住在鳳山一帶,看這部電影大概就能理解侯孝賢導演童年時期是個非常矛盾的年代,父親從大陸來台,原打算再回到大陸,沒想到卻定居了,媽媽原本在大陸小學教書,卻因為跟著先生來台,必須放棄她所有的一切,從此在台灣孤單無助,只能照顧得肺病的先生與孩子、婆婆,老奶奶一直喊著要回大陸,帶著金孫阿孝咕(侯孝賢小時候的小名)去找回家的路,晚年時,臥躺在榻榻米上,死了甚至螞蟻來爬,孫子們都還未發現。這故事要處理的情緒很滿,那年代的確是個讓人把情緒藏很深的年代。
Zoyo看這部影片,似乎也看得最投入,幾部侯孝賢導演的影片已經讓這兩個九歲女孩有不一樣的感受,她們似乎也跨過了台灣好幾年歷史,看見現在與以前環境的迥異不同,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我內心的激盪比她們的幅度還大,心中還一直未能接受侯導那個年代的電影為何老是有打架、砍人的畫面,看得我好緊張!
▲「不能沒有你」
看過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後,左右姐妹還看過「活著」、「不能沒有你」,她們能這樣安靜入迷地看這些不歡樂的電影,我還挺佩服的。在此,記錄九歲的她們看這些大人的經典電影。
下次,如果有機會在電視上看見侯孝賢,我一定會比著他說:「zoyo,他就是阿孝咕。」
※2022.04.20紀錄:
【她問同學:你看過蘋果的滋味嗎?】
女兒長大後,有時會分享成長過程的笑話。昨天zozo告訴我,以前家裡不看電視,只看電影,以為人人皆知電影的內容。
小四時,我們讓zoyo看了改編自黃春明作品《蘋果的滋味》的電影(導演:萬仁),這是一部1983年的老電影,zozo卻誤以為是當時上映的新作,於是跑去問同學:「你看過蘋果的滋味嗎?」可以想像同學都搖搖頭,不知那是啥?1983年,連媽媽都還小。
這些兒時看電影的回憶,慢慢累積成她們對電影的熱愛,過去的一切都可能成為未來的線索。
延伸閱讀:
【左右電影院】《小偷家族》
戲劇電影興趣書。《電影冷知識》(讀書心得by zozo)
【暑假電影夏令營】《無言的山丘》(9.11ys)
澎湖「風櫃」來的人,夜晚的中央老街(5.8ys)
【左右電影院】駱駝駱駝不要哭(4 ys)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