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是我們北上把zozo送回學校,在把yoyo接回南部,這天和小事報夥伴一起到關渡美術館看展覽,zoyo這天見到面後又分離。) 寒假結束剛過半個月,雙胞胎女兒也已北上開學,這個寒假是她們第一次外居返家,離家的大一生再度回到家鄉,肯定更珍惜自己的家。寒假末,因為學校工作與開學時間不同,兩女兒各自在家五天,zozo停留在家五天,然後北上入校,換在學校工作的yoyo回來五天。
不僅我等著大學返家過節的女兒,連西川爺爺也殷殷期盼孫女歸來,看見雙胞胎孫女來到身邊,他與左右姐妹擁抱著,拍拍背說:「好久沒抱到了。」
從沒想過,定位為大啖海鮮、搭輪渡、玩沙攤、放風箏、騎腳踏車等休閒形態的旗津,有一天,它突然出現了一間獨立書店。我還記得,那是去年九月為了一場大林蒲的展覽而跑了幾家咖啡館及藝文空間,其中包含「旗津tha̍k冊」。我懷疑著,旗津有書店嗎?疑惑驅使著我數次前往探索,這與家鄉紅毛港類似格局的老房,很快的成了我時常走訪的書店之一,因為每靠近它,就覺得走回家鄉的狹窄小巷裡,巷子最底的那間就是我的家。
高雄人何時才開始可以近距離親近高雄港呢?多年前總是有這樣的疑惑,雖住在高雄,卻沒有感覺到港口就在身邊,每回騎車到七賢三路底「高雄港牌樓」時,就知道必須轉彎,那牌樓阻擋了我們認識真正的「高雄」,那一帶是無法進入的神秘地帶。
今天,高雄天氣舒適,暖冬下,不冷也不熱,帶著西川爺爺去「金獅湖蝴蝶園」看蝴蝶。公公說,他不知道家裡附近有這個蝴蝶園,我告訴她,早在zoyo三歲多時,開始對昆蟲不再害怕時,我們就開始帶她們去看螢火蟲、蝴蝶等各種昆蟲,對小小朋友來說,來蝴蝶園是最好的戶外教學場所啊。
說要來這裡已是很久之前的願望了!若碰上課堂上老師提起的知識,孩子總會希望結合學習,來一段「跟著課本去旅行」。這次與阿公的花東之旅恰好走花東縱谷,從台東池上往北到花蓮玉里,這裡有一堂戶外的地理課,可以完成小學就學習的板塊學,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左右姐妹終於來到玉里,她們要雙腳站在這裡,感受在「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處有什麼不一樣?
每年到東部,總有許多口袋名單景點想拜訪,但時間、行程及地形(走海線或縱谷線)的三重因素下,不是每一個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實現。 早知道這家池上的「大池豆皮店」人人推薦,而且平時很少有機會看見豆皮製作過程。每次吃火鍋會放豆皮,炒菜時也會偶而加入豆皮(像是炒豆芽菜或是青椒炒豆皮都很不錯喔!),若能讓孩子看見豆皮成形過程,那也是食材學習課程。 多年的口袋名單終於可以實現參觀了,寒假這一趟旅行,第二天從鹿野出...
台南的永安國小位於後壁區土溝村,那是一棟綠建築,教室內有榻榻米閱讀角落,教室外有戶外雅座,讓學生閱讀或聊天時,望向前方的嘉南平原,這學校因為新建築成為了重視生活美感的學校。台東到處都是山水美景,美感也自然深入人心,同樣也叫「永安國小」的鹿野永安社區內小學,他們的校園又是如何呢?住在「後山人家」民宿的我們一早四處走走,走過社區小路,聽見水聲在水溝裡急促的嘩然響著,看著在地居民忙著過年,然後不知不覺被...
三月初才在左營舊城東門城外的城峰路,看著環境劇場「見城」的演出,回過頭看看去年十二月帶著西川爺爺也曾來這裡,那時是因為更早之前與娟一家人來寫生,特別喜歡這一個寧靜的地方,所以帶著長輩一同前來,我們不知道三個月後,這裡會有一場精彩的歷史大劇,比對上萬觀眾的場面,此時這座城寧靜許多。
寒假的旅行,特別訂了一家位於台東鹿野的民宿——「後山人家」,找尋原則是以周邊可散步(因為爺爺起得早),雙人房為兩座單人床(要讓爺爺與阿伯同房,但以不同床為佳,但後來阿伯生病提前回高雄了)為搜尋條件,在如此條件設限下,我找到了台東鹿野「後山人家」,原擔心不知能否讓老人家輕鬆舒適?沒想到,這家民宿比我想像的還要好,公公也頻頻讚賞。
午後三時,決定帶著西川爺爺到「台東森林公園」走走。年初元旦在澄清湖時,看見公公騎腳踏車動作如此敏捷,他說自己每天早晨都會用「一卡通」租借腳踏車騎車。一聽到高齡七十六歲的西川爺爺還如此有精力,實在覺得很驚訝!恰好孫女zozo、yoyo非常愛騎腳踏車,剛好祖孫一起騎車,多美好的畫面!於是,我在行程表裡列下這一個景點。
▲過年帶著爺爺及阿伯一起去旅行。 西川爺爺總是嚷著想出去走走,自己一個人又很難到處玩,唯有我們帶著他才可能到更遠的地方。兩、三個月前,我規劃寒假春節帶著他到花東一趟,但內心擔心路途遙遠,公公體力不知如何?又憂心天氣驟冷,把怕冷的我們急凍了,幸好寒流提前離去,2月14~16日這三天天氣暖和,連帶去的外套都沒套上,老天爺真是體貼啊!
▲清晨5點半的澄清湖。 每年第一天,我們都會帶著孩子去爬山踏青,這是歷年來,我們這個小家庭漸漸建立的迎新模式。今年,我想要融入更多的「家庭味」,於是,邀請西川爺爺及阿伯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爬山對爺爺來說可能會比較吃力,我調整了元旦爬山的模式,改成爺爺常去的澄清湖踏青。
每隔兩週帶西川爺爺去小旅行,總是讓我又更深度認識高雄,不僅自己得先試走一回(雖然已經如此認識高雄這些景點),再帶公公前往時又走一次,這樣在不同伴遊之下,用不同的角度觀看高雄,家人相聚與認識家鄉土地同時兼得。
到美濃拔蘿蔔是我們每一年冬季的盛事,這從女兒四歲就開始的農田樂,一走就八年,她們並沒有因為體驗多次而顯得無趣,而是以一種期待的心情迎接白玉蘿蔔的誕生。今年,由於秋季連發的颱風,使得蘿蔔成長晚了一些,我們跟著去年的節氣前來,才知道田裡還未露出蘿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