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計畫旅行,總是少不了安排靜態的書店及咖啡館,在歐洲呢?我是否能順利地找到想去的地方,參觀幾家書店、喝杯咖啡再啟程?!
Queen的《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正在耳邊播放著,我一邊輕搖身體,一邊書寫著這篇文章,雖沒有直接關係,但我想以這首曲子作為認識波西米亞的開始。
離情依依,萬般捨不得的揹著大行囊,我們就要從德國紐倫堡離開,準備搭乘FlixBus巴士前往捷克布拉格(上次從巴黎到布魯塞爾也是搭這家巴士公司,印象非常好的),就以步行穿越舊城區再次回看兩天來走過的每個場景,作為向紐倫堡道別的儀式。
出國前,早就把民宿旅館都定好了,我們老早知道在每一個城市要入住的地方。當我們看見紐倫堡青年旅社的照片時,驚訝著就是住在城堡區內,yoyo高興地說:「我要去當公主!」這旅館應該是我們此趟歐旅住最好的地方了,同時,因為它建築主體年代久遠,內裝潢又很現代,堪稱是最老也是最現代化的「青年旅社」。
▲發條玩具 紐倫堡「玩具博物館」(Spielzeugmuseum Nürnberg)內有一個標語,讓我好喜歡,它寫著: 玩具就是魔幻 玩具不一定要到商店買。 一個物件+想像力=玩具。 每個東西都可以是玩具。
歐洲旅行紀錄已經過了一半了!一下子要把三週的背包旅行心情消化完,非常不容易!這是暑假在歐洲的第十二天,我們在紐倫堡住兩夜,走了兩個博物館,其中包含我喜歡的歐洲北方藝術家——杜勒的故居(Albrecht-Dürer-Haus),以及玩具博物館。杜勒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他的家肯定與十天前在巴黎看到的十九世紀文豪——雨果的家相差甚多。
這是第一次拜訪的德國城市:紐倫堡(Nürnberg)。 計畫來紐倫堡主要目的是為了來看納粹時期遺跡,結果種種因素讓我們沒有機會參觀,反而認識了紐倫堡的另外一面。例如紐倫堡城堡是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第一帝國(西元962~1806年)重要的皇城,歷代皇帝下榻的城堡;因為工業發展,在1835年12月7日第一條德鐵開通(巴伐利亞路德維希鐵路/Bayerische Ludwigseisenbahn ),起迄...
這趟旅行中,我在巴黎受了風寒,稍加恢復又因為移動到溫度驟降的海德堡(Heidelberg),症狀又復發,只好犧牲了在海德堡深度旅行的機會,盡量在民宿休息,我連一開始預定要去搭纜車的行程都捨去了,心裡僅擔心著會不會傳染給先生與女兒,幸好整趟旅行下來,他們安然無事。
一趟長途旅行所需費用不敢想像,為了精算住宿費,我們有時會將民宿訂在市中心近郊,也因此認識了幾個有趣的鄉鎮城市。例如科隆近郊的勒沃庫森(Leverkusen),它是拜耳公司總部所在地,而順著萊茵河(Rhein)往南走,第四大支流的內卡河(Neckar)有著知名的觀光城市:海德堡,我們訂的民宿在它的北郊:曼海姆(Mannheim)。曼海姆又是什麼神秘的地方呢?就在女兒小學時期,就已經參與了這裡某一家公...
安排德國幾個城市連接旅行,我們以汽車作為移動工具,因此在科隆時,刻意將民宿訂在房價較便宜的近郊勒沃庫森(Leverkusen),它同樣在萊茵河畔邊,位處科隆東北邊,是較小的城市,不過它可是一個很神秘的重要城市。
德國科隆(Köln)這城市,幾乎應該要走的景點都集中在中央車站,包含科隆大教堂、霍亨索倫橋(Hohenzollernbrücke)以及「路德維希博物館」(Museum Ludwig)。
科隆(Köln),古龍水的發源地。我們進入了這個瘋狂城市。 比利時人預告我們會在科隆看到瘋狂足球迷,心想著歐洲瘋足球,那麼台灣現在瘋什麼?或許就是羽球吧?!來科隆兩整天,進進出出科隆車站、科隆大教堂三回,真的都看到廣場前,有許多瘋狂足球迷,有時行徑太激烈,還會引來德國警察的關注,暑假遇上的歐洲盃足球賽,讓我們的旅程多添了瘋狂的狂歡聲。
在比利時邪惡吃喝甜食後,我們要搭乘巴士離開布魯塞爾,下一個城市是德國科隆,我們選擇的交通方式是巴士、火車再租車,這是我們此行歐旅第四種交通工具了(前一晚還有萊姆Lime電動滑板車)。
進入比利時時,一直努力想著,到底要透過什麼瞭解比利時?猶記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從德國高速公路接往比利時時,兩國的環境差異明顯地呈現。即便已經去了一次比利時,為何我對比利時為何如此不了解,只知道1920年創作的《丁丁歷險記》的作者:艾爾吉漫畫家來自此國。另外,對比利時的第一直覺印象就是首都:布魯塞爾的大廣場。回國後找尋資料當中,我得到了另一個對比利時的印象,那就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曾經居住在布魯塞爾三年時...
這是法國巴黎轉往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一天,在歐洲大陸跨越國家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幾個小時就能體驗不同國家的風情、人民的普遍風格以及文化差異。來到布魯塞爾在明顯的差別就是,這裡的人比較願意跟人交談,微笑多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