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到台南將軍區帶活動,這是一個我很久以前就喜歡的地方,因為十多年前,我常到將軍區(將軍區舊名「漚汪」)的苓仔寮去看一位老中醫師,顏大夫調整好我的身體,對我而言,他是有恩於我的。所以接到將軍圖書館的邀請時,我二話不說就答應了邀約。
七月在台中的兒童藝術創作營,將三個創作勞動結合。「做一個我」讓孩子感覺自己內心期待的模樣,「空心人」則想像自己可以變成什麼樣子,這些「我」若放在大環境中,我們又希望能給予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我們讓孩子變成建築師,讓他們放手一搏,試著建構自己的世界。
▲這其實是Doch與Selena做的。 暑假期間,不孤單團隊受蔚龍藝術公司邀請,到台中舉辦為期兩天的兒童藝術創作營,我們設計了幾個紙板創作,要和三十個小學生一起玩創作。其中第一個勞作是「做一個我」,這個紙偶「我」是整個勞作的起始角色。
認識顏色、色彩是幼齡孩子就已經開始的學習,我們忍不住會教小小孩「紅色的蘋果」、「黃色的香蕉」、「綠色的樹葉」......等生活上的顏色,這一主題我們有更深入的學習,例如讓學齡階段的孩子認識冷暖色系,學習不同明度下的顏色,以及透過顏色表達情緒,這些創作活動有些是剪剪貼貼,有些則是熱鬧的裝扮遊戲。
▲這一篇我當主角,我剪貼的是「黑白色系」 女兒小的時候很喜歡一本幼兒書《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一、兩歲的她們常常朗朗上口的唸著:「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這本書是幼兒認識顏色經典好書,作者艾瑞.卡爾(Eric Carle)爺爺在書裡,賦予每個動物一種專屬的色系,然後做同色系的顏色組合,像是紅色的鳥,就是由多種紅色所組成。
初次認識王淑芬老師是因為女兒喜愛「張君偉上小學」這套上學書,這可是每個孩子上小學後,應該要讀的成長書,書中依各年級分類,寫下孩子會發生的事,看過每一個年級的故事後,好像心裡可以有所墊底,不怕會發生什麼無法預料的事。我們總是這樣說,張君偉的媽媽就是王淑芬老師啦~隨著女兒漸漸長大,她們能讀的書愈來愈多,她們另外讀了淑芬老師寫的兒少文學《我是白痴》、《小偷》等,每一本都很精彩!因為閱讀的關係,zozo、...
這是「迷宮」系列的第三個創作。 帶著女兒到台南後壁區菁寮農村散散步,我們希望能夠一步一腳印,走出自己的專屬的地圖,我們稱它為「I GO Map」。這地圖是平面的,我們企圖將它立體化。
做了可能會不見的落葉書及永久不壞的石頭書外,我們還想做一本可能無法預測,需要運氣的書。 平時,我們就有收集宣傳DM的習慣,尤其在許多展覽空間可以看到設計感十足的DM。我們想做一本半現成的書,在收集到的宣傳DM上做改造。
這一期的專欄是有感於左右姐妹已經十歲,已經從小女孩漸漸邁入小少女階段,我們決定把一些幼兒時期的物品做一個作品式的收納,在一邊創作一邊收拾的過程中,竟在無預期當中,感受到其中無比的幸福感。所以,我下了一個題目,稱之為「收拾幸福的提案」。
每年寒暑假,中壢的外甥子自皓與崇恕都會回高雄外婆家度長假,也因此,我們有些時候得協助崇恕寫暑假作業,這一次,崇恕的老師派了一項感覺好難的作業喔,他要孩子們做一本有關能源的小書,我光想頭都快要破了,感覺這麼知識性的小書應該像是在做科展。想起zoyo去年暑假的小書,由於題目可自訂,所以我們訂了「旅遊」這題目,輕鬆度可高了!
好幾個夜晚,你總是摸摸女兒的頭, 然後看著她們,好久好久。 我從你背後也看著你在看著女兒, 微昏的黃燈下, 那樣的背影,憂然,好有心事。
我們要來製作一個框,不是矩形也不是圓形,而是一個人形框,只要在厚紙板上,畫一個人形,然後隨意對照大環境,就可以變出許多有趣的框內風景,那就像是影像後製軟體的效果呢!
上星期日趁著梅雨轉緩,天空露出一些陽光,想到村子裡找孩子敘舊,孩子們週日下午都不在,僅來了五個人,這五個都是我最熟悉的孩子,看見他們實在很開心。
我們喜愛的「摸鼻子」紙卡遊戲,是用撲克牌紙卡當作道具,同數字的為一組。我們將路上發現的關鍵事物畫在紙卡上,取代撲克牌上的數字。我問zoyo:「這一次散步之旅,妳們對什麼特別有印象?」她們七嘴八舌地歸納出幾項:白鷺鷥、蝌蚪、大砲、樹、王雞屎洋樓、蚵仔煎,還有自己的相機及MP3,就依照這八個關鍵物品,可以製作出一副可八人共玩的紙上遊戲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