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和家裡幾個小孫子一起到台南新市的樹谷園區,而selena也一邊玩、一邊工作,把這篇旅記一起寫入親子天下新的《Baby寶寶季刊》(2013春季號)。《Baby寶寶季刊》是親子天下特別為0-6的孩子家庭所設立的刊物,因為親子天下正刊較針對5-15歲孩子,許多有幼小孩子的家庭反應希望能有特別給小童的資訊,所以才有這《Baby寶寶季刊》的誕生。《Baby寶寶季刊》內有個讓大小朋友都喜歡的「遛小孩...
▲一個裝水的女孩,身著藍色衣服,提著藍色水桶,要在藍天下畫一幅自己藍色的心情。2012.02.04 總爺,認識您那麼久,看著您一直在變化,曾經很喜歡您,也曾經有一陣子覺得您變了調。現在,又回到您身邊,您依舊像個爺,老神在在。 午後悠閒的暖陽,遊客兩三人構成閒逸畫面,這就是我認識的總爺,躺在他懷裡,無憂無慮。
台南「知事官邸」是一棟美麗的洋房古蹟,我們總是在白天接近她,坐在後門拱門下,一陣風貫穿步廊,這風好似也吹出了某一種時代的迴響。
▲上回與朋友到官田大崎村採果時,也帶朋友開車到南科這兒用餐。 過年期間帶家人到台南南科走走,中午就在樹谷園區的懷舊餐廳用餐,介紹許多人來這兒吃飯,才想起,還未與不孤單的朋友分享呢!
台南官田區大崎村是一個以種植果樹為主的村子,同在大崎村的台南藝術大學,其建築藝術研究所社區營造組的學生鼓勵果農不使用農藥種植柳丁,經過一年農民與學生的努力,終於通過檢驗,去年十二月初(2012.12)他們舉辦「走讀大崎」活動,其中最吸引親子團喜愛的,應該就是採「橙實柳丁」的活動了。(「橙實柳丁」即農民栽種的無農藥柳丁)
▲每年冬天都要來這裡跳一下,這次有崇恕一起跳 長長的元旦假期也是和家人相聚的假期,我的姊姊帶著一群朋友南下遊玩,他們一群人玩遍了嘉義與台南,十二月三十一日那天,我們就有「跟團」到,和這群朋友一起玩。
今年元旦假期有四天連假,這四天我們幾乎是充分運用,連賴床的機會都沒有。見了好多親友,也和家人朋友到處玩,等假期結束後,才驚覺我們玩了一個年,從2012到2013,玩翻了、累翻了,但心靈好滿足。
兩年前,我們全家辦了台南圖書館的借閱證,那時是為了借閱安平分館的德語書,所以特別申請的。除此之外,好像很少使用,那時真覺得這張卡片不太好用(台南的朋友,請容我這樣無理的說)。難使用主要是在童書借閱的部分,因為它借閱限期僅有14天(而且不能續借),可借閱冊數也不多,相較於高雄圖書館,童書可以借28天,可續借一次(所以大概可以借兩個月),這之間的差異讓讀者有閱讀上的壓力。因此,我們很少使用台南圖書館的...
週三家庭日。我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需要一個適合閱讀及孩子做功課的地方。這樣的空間不好找,它不能太有人潮,而且得維持一定的寧靜氣氛,音樂得慎選,因為任何過動的環境都會影響這樣美好寧靜的下午。
一直以為現在的台灣農村已不像小時候小學課本裡描述的那樣,一直到走入了後壁鄉,才知道原來是我沒有接近最初的台灣生活,一直在外圍的都市生活著,殊不知台灣歷史與發展,有很多就是從這些稻穀裡,一粒一粒地撰寫出來。
第一次知道台南菁寮國小,是在王浩一老師的書上(《黑瓦與老樹》),書上那一片桃花心木林好美。
▲官田的菱角田 這幾個星期,我們常常在【台一線】台南官田路段旁,看到販賣菱角的攤販,路邊排成一列菱角看牌,上頭畫著紅色,兩邊有尖角像是胖蝙蝠的菱角。我感到疑惑,菱角不是黑色的,怎麼會畫紅色的呢?要是你和我有這樣的疑惑時,你真應該到官田走走,不近一點看菱角田,是無法理解黑與紅之間的奧妙。
老實說,對於西方宗教我真的瞭解不深,不過我很喜歡參觀教堂,不管在台灣或是多年前到歐洲去,教堂總是我造訪每個城鎮必走之地。 南台灣嘉南平原中,有一座讓人不得不注意的教堂,在台南後壁鄉的墨林村有個「菁寮聖十字教堂」,建立於1960年的它,直至今日仍讓人深刻感受到它的獨特之美,半個世紀前,菁寮這個純樸的鄉下,一片綠油油的田地望去,尖尖的教堂,強烈對比下,想必讓許多農家子弟感到很奇特。
幾年前,到台南南門公園時,總不忘讓女兒玩玩園區內的遊樂器材,我們坐在一旁等著,會發現有一棟待整理的古蹟建築物,一直不知它是什麼古蹟?幾年過去了,答案愈來愈鮮明,原來這是日治時期的「臺南放送局」,而今被整修變成了「台南電影書院」。
孩子升上中年級後,彈性時間愈來愈少了,除了週三半天的課程外,每一天都上整天課,女兒yoyo還跟我說:「我最喜歡禮拜三了」,整天課程對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需要適應一下!於是我請Doch老師把課調開,將固定的「Family Day」挪到了週三,這家庭日對我們而言愈來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