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從大正公園開始吧! 假日啟動母女三人散步小旅行,這一次的「三人行」沒有特別計畫,唯一的計畫就是我們要去「台南愛國婦人會館」,這趟輕旅行的路線指標完全仰賴左右姊妹的手指,每到一個路口,我就問:「走那一條?」她們輪流決定,構成我們這次帶有輕量刺激的三人行的路線。
▲這天,官邸前面陽光強烈,我們決定去涼快的後面寫生,由左至右:球球、zozo、yoyo。 一年前我們發現美麗的知事官邸,一年後我們在這為她畫下身影。 台南知事官邸應該是我們常常會去小坐一下的地方,我們常常坐在出入口的石階上吃著買來的台南小吃,來這兒的人並不多,不會有大批觀光客,人數總是三三兩兩,氣氛十分閒逸。
▲宮原眼科已修復 台中最近有個日治時期的洋樓古蹟被整修活用,那是位在火車站附近,綠川旁的「宮原眼科」,這眼科診所已沒有繼續醫療事業,反倒有糕餅集團開始經營,原來是「日出」進駐宮原眼科,讓瞥見的人為之一亮,眼睛算是也明亮了起來!
▲照片左側靠近樓梯的那株榕樹,是1930年日本舉辦「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荷蘭駐東京公使パブスト先生來臺,所植的紀念樹。 「福爾摩沙寫生計畫」終於來到了安平古堡,總覺得要畫福爾摩沙古蹟,這一站應該是第一站才是!因為在歐洲人發現台灣之前,台灣鮮少文字紀錄歷史,1624年荷蘭人來到台灣建立熱蘭遮城,所有的文獻紀錄好像就慢慢開始了。
喜歡到處看古蹟,看看不同年代的建築與現在的有什麼不一樣。 台灣年紀最小的古蹟應該就是日治時期留下的日式老屋子,雖沒看過許多日式房舍,但看過的老屋中,維護單位把屋子的歲月故事、房屋建築、空間規劃說得很清楚的就是雲林斗六市的「雲林故事館」。
過年初五那一天,外婆帶大家到台南拜拜,所有的孫子都集合在一起,恰好可以一起寫生,我妄想六個大孫子一起「福爾摩沙寫生計畫」已經很久了。這次我們選在延平郡王祠畫畫,雖然左右姊妹已經畫過此處,但這兒有好多角落可以選擇,我們就選擇與上一回(請參看:「台南「延平郡王祠」:有個深井可撈水」一文)不同的地方吧!
旅途的第二天。我們從花東縱谷北上,離開台東市,進入了池上鄉。 池上鄉的米飯是每回東部旅行時,一定會享用的飯香。 東部的米飯值得我們一粒一粒鑑賞,吃出米粒的Q彈。
「福爾摩沙寫生計畫」走到了17世紀的荷據時代。這一站我帶左右姊妹來到台南赤崁樓,共讀過《真假荷蘭公主》、《鄭荷大戰》兩本童書後,縮欸的左右女孩對這古蹟又多一層熟悉感。
▲左:yoyo,右:zozo 帶孩子進行「福爾摩沙寫生計畫」幾站後,從前工作時教導我的Mark先生,提議我們可以去橋頭白屋寫生,因為他在學生時代去過那兒寫生。去了白屋這麼多趟,怎麼沒想過可以好好畫一下,於是趁著Doch帶學生到白屋上課時,我們一起去寫生,這天恰好也是其錚叔叔在白屋駐村的成果展。
▲yoyo與翔翔弟弟,2011.11.20 好久沒記錄一下家族事件,這一篇來小小整理一下我們家第八孫翔翔的大小事。
台南吳園應該是我們接觸台南最早的地方了,那時它還是個尚未整理完成的地方。2007年,我們帶著兩歲多的左右姊妹去的時候,它就是現在這個樣子。
雖然身在高雄,卻對高雄這麼美的一棟洋樓不甚了解,不知如何來說這市定古蹟的她?這樣吧!先去寫生好好感覺這一棟美麗的洋樓。
高雄「打狗鐵道故事館」位於鼓山區哈碼星,因為交通建設的便捷,使得要來參觀這日治時期的打狗驛方便許多,高雄捷運橘線出口就在它旁,從現代化的捷運線過渡到百年前舊車站,的確像是在逛「故事」一樣,一逛就一百年。
台南市中心的「臺灣文學館」是從前的臺南州廳,日治時期,這一地段是行政中心,有著許多建設在這民生綠園區。州廳旁的臺南合同廳舍也屬這一區。現今消防隊和從前建築相比,從前有貼上國防色的溝面磚,而現在是多了「119」這三個斗大的紅色數字。這顯眼的119被寫在塔樓主體的中心位置,孩子們特別注意它的存在,所以當我問寫生要畫文學館還是119時,她們馬上回答:「119。」
這幾個月小一的寶貝女兒對於文字組合有些興趣,讀了「字的童話」套書後,她們更熱衷於文字遊戲,我想起了很多文字都是用諧音、謎語或是組合來活絡文字而得到樂趣的,所以我提一個三人行的提案,去「保安」車站與「永康」車站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