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自我追求

工作外掛的小旅行:鹿港「小本愛玉☓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

工作外掛的小旅行:鹿港「小本愛玉☓長源醫院鹿港歷史影像館」
又是一場因為工作,而外掛的小旅行。想起從前得接送就學中的女兒上下學,無法拋下她們接北部的工作,現在反因為她們北漂上大學,而較能應允北部的邀約。十一月中,代表小事報團隊參加新北市美術館籌劃的「協作與共創:共同學習的再思考」論壇,我請同是小事報團隊成員的女兒一同參與,一家四人亦私亦公地在一起,最可惜的是,我們都到了「鶯歌陶瓷博物館」了,卻沒有時機入館參觀。我說:「你們兩歲多時,就來過這裡」;她們說:「...

雙胞胎的心靈感應

雙胞胎的心靈感應
▲五歲半的zoyo 古老世界,神母將人陶以精細手法切分為二,秤其重量,捏其分身,五官位置與比例審慎雕琢,外型盡其可能翻模相似,然後送進窯坑進行烈燒。神母細膩手技來自敏銳心思,對於自身分偶技術,絕對自信。祂刻意戳陷幾處散孔,用以填補偶之性格與個性,再留下固定之細凹,以「歲月」及與身俱來的靈氣配對卡榫,稱之為「默契」組合。於是乎,雙偶成型,各有其散孔填補的微妙性格,旁人難推,親密人則可輕易分類。而「默...

一日一句,撫慰思念

一日一句,撫慰思念
一年前,女兒北上就讀大學,我開始進入空巢期,雖不是極端難受,但一時還是無法全然接受家裡音量降低、人影缺少的空泛感,我曾用一個方法,要女兒與我一日一句對話,透過Message傳送,以度過孤獨的前一月。 一年過後,我沒有一年前那般強烈難受,但仍常常望著她們的房,感嘆日子消逝的無情。我不知女兒是否有透過這些對話,稍稍平緩思鄉的不安,但為人母親的我,滿懷感謝她們照顧母親的字句。當然日後,我們不是一日一句,...

十九歲的生日禮物

十九歲的生日禮物
<錶> 它肯定帶有情感 卻努力做到公正,不拖泥帶水 想要時間慢 它警惕我,切勿怠慢 想要時間快 它安撫我,一切很快就過去 想忘卻時間的督促 它卻明白地置放在你看得見的地方 想尋找時間 它有技巧地躲藏在你曾淡忘的老地方

大學生回幼稚園母校

大學生回幼稚園母校
▲今天要回幼稚園母校 十八歲末的左右女孩,從北部返家,大一準備進入大二。在得知幼兒園的老師即將退休,兩三個好友相約一起回園區拜訪老師,沒想到又接收到一群小孩的熱情迎接,小朋友真是天使,每一抹笑容、每一句天真話語,都讓繁雜事務過多的成人,瞬間卸除擾人的事,腦子空空的,盡心地裝入孩子們遞來的能量,我相信,任何一蹶不振的人啊,只要接近孩子,光就來了。

女兒zozo寫的一首歌:《漂流的人》

女兒zozo寫的一首歌:《漂流的人》
這個孩子啊,從小就是個敏感的人,在母親肚子裡時,就是個半夜不睡覺,騷動亂扭的胎兒,長大後,扭動的不只是身體,還有心靈深處的各種想法。和她相處,我總是得特別留意,特別照顧她的心情,有些時候,得假裝不知道,讓她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面對自己,因為很有可能,那些心靈深處的想法和情緒攪和在一起而支解不開;也很有可能,她一個人靜靜的,淚水簌簌流入內心。

擁抱立體的愛

擁抱立體的愛
父母養兒十八載,孩子離開家,心中思念萬分。母親美玉姐曾跟我描述,當年大姐高中外宿時,內心十分思念又不捨;老哥當兵時,看著兒子房裡的物品,不禁悲從中來。她以過來人的心情,告訴我,當時的思念多麽儂,多麽厚,而現在有網路訊息、可以視訊,可以寫訊息,應該比較不會那麼念兒。 非也,即便網路可以加快速度得知孩子的現況,但沒有實體抱抱她們,仍是充滿著思念,網路視訊是扁平狀,擁抱才是立體的愛。

女兒日日傳來的「玩偶圖」

女兒日日傳來的「玩偶圖」
記下與女兒之間的情感交流。 有些長輩日日傳「長輩圖」問候晚輩,「早安」、「一日順利」、「平安喜樂」再搭上花語為「恩愛關懷」粉紅蓮花,鮮豔無比的問候圖。我的女兒yoyo也有同樣傳圖問候的貼心舉動,但圖案主題不是粉紅蓮花,而是一隻大大的棕色麋鹿玩偶,我為它取名為「nose」,因為它的鼻子特別腫大。

電磁爐、小鍋子為外宿生添樂趣

電磁爐、小鍋子為外宿生添樂趣
▲左右女孩雖然不同學校,但居住同一城市,動不動就相約見面,這天兩人一起去野餐。 大學生過了一學期後,告訴我:「便利超商、學餐的菜吃得好膩!」一向熱中下廚的女孩,因無法自己煮菜而感到空虛無趣。想起母親曾建議我,要買料理電器給女兒,這樣可方便住外的她們加熱食物、煮些簡單的菜。美玉姐的好點子要採用,遂於寒假期間,幫女兒添購了電磁爐及小鍋子,她們則買了簡單的鍋鏟及廚具,開始外宿生的料理新生活。

寒假末,幾乎相似的行程

寒假末,幾乎相似的行程
(照片是我們北上把zozo送回學校,在把yoyo接回南部,這天和小事報夥伴一起到關渡美術館看展覽,zoyo這天見到面後又分離。) 寒假結束剛過半個月,雙胞胎女兒也已北上開學,這個寒假是她們第一次外居返家,離家的大一生再度回到家鄉,肯定更珍惜自己的家。寒假末,因為學校工作與開學時間不同,兩女兒各自在家五天,zozo停留在家五天,然後北上入校,換在學校工作的yoyo回來五天。

2023逐溪而行

2023逐溪而行
一場旅行,一份任性,一個核心主題。 任性地想讓繞著台灣一圈,只為了讓工作半年的自己,裝上「旅行」這行動電源,充飽熱能持續前進。

2023兔年到:玉兔年畫+戲劇風格的門神

2023兔年到:玉兔年畫+戲劇風格的門神
盼啊盼啊,終於等到女兒們都回到了家,zozo已回家三日,日日帶著她回顧童年味蕾的滋味,回味著南部的美食;yoyo因為劇組工作,直到昨天深夜三點多才回到南部,雖然在外地唸書,但還是得回家過年,這是她們北漂後第一次的春節,什麼事都不能忘,包括每年畫年畫與門神。

去台北找女兒過生日(把去年的事也記下來)

去台北找女兒過生日(把去年的事也記下來)
  去年生日時,自知是最後一次與女兒相聚過生日,所以整個星期都處在慶生的氛圍,一種害怕幸福不再來的心態作祟著。但因為沒有記錄下來,竟忘了到底是怎麼過的,翻閱硬碟照片,讀讀自己寫的幾段話,才從中找出線索,拉出幸福。大腦頓了,很多美好的事物得靠影像與文字牢固,自身軟性的知覺竟不管用,無論如何,我得記下今年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