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友誼建立的邀請。當美霞再度邀請我前往馬來西亞分享時,內心著實驚喜,從沒想過會再訪馬來西亞,卻因為出版《童年,再童年》而收到了美霞的邀請,而且,同時邀請了親子木工工作坊活動,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場很重要的活動,從演講到親子工作坊,都是跨國執行,都是遠赴朋友教育現場的活動,我無法預測現場的狀況,尤其是木工活動。也許是我過度擔憂,「venusland 小太阳幼教中心」的老師及家長們非常有經驗,而且...
昨晚終於結束了「哲學星期五@南藝」的分享,晚間近十一點才回到家,疲憊感慢慢滲透出來,也許是聽了好幾個的「小朋友」的故事,讓我心裡起了一些心疼的情感,我拍拍這些長大後的小朋友,望著他們已漸漸成熟的臉龐,那肢體、語言還有著孩提時期對愛的渴望,我對著已二十歲的大學生說:「我們的童年,多多少少會受傷,因為沒有完美的父母,父母永遠不知道,他們曾經說了一句話傷到了我們。」這句話也是用來叮嚀我的,當我的孩子在演...
這次花東行,主要的工作是到花蓮誠品書店、Doch則到東華大學分享。第二天的行程是走台11線濱海公路,一路從台東市、都蘭、都歷、成功、長濱,再到花蓮。依我的經驗,北上走濱海,南下走縱谷,這樣欣賞風景的角度以及鄉鎮路線是最佳的。
這系列講座已在五月初結束,著筆紀錄當時的情境。記得今年一月在台北信義學堂「美感與創作教育接力賽」講座第一場時,我就收到國美館麗娟的建議與詢問,希望我們能將這系列講座也在台中國美館舉行。為了區分與信義學堂的差異,Doch老師花了一些時間思索,重新規劃成為「感性教育」講座,此文也一起分享當時他所寫的文字。
寒假一、二月一連三次到台北「信義學堂」演講,上回來到信義學堂已是四年半前,如今再次踏上這親切的講台,先前與親子聽眾的美好互動再次湧現。信義學堂的Angelia在我半年前到台北藝文處的路程上邀請我們,她知道我和Doch老師們一直在推美感教育,並且注意到我們鼓勵大學生自組團隊「MAD有星期六」以及將課程帶到小學及社區,她希望我和Doch老師能夠規劃一系列美感教育主題的講座。Angelia總是有想法,我...
幾個月前,收到好友老ㄙㄨ的來信,他說馬來西亞的教總(華校教師會總會)正在找可以與家長們分享經驗的老師,他推薦我給教總朋友,問問我願不願意嘗試到大馬演講。接到這樣的信件,心裡想著,朋友之間就是這樣互相推薦、互相信任,每回遇上有關教育或是父職教養問題(有時甚至是父女之間爆笑事件)時,我也總是把老ㄙㄨ這大名抬出來,分享老ㄙㄨ曾經說過的經驗與想法(還有笑話)。這次能夠受到老ㄙㄨ的抬愛,心裡由衷感謝他。(D...
▲這次用親友團當首張照片,球,你怎麼沒穿條紋的? 五月份答應的一場講座,決定了我們從南往上、從東北往東南的環島路線。每年七月初,Doch與孩子一放暑假,我們就會往東部去,只是以往都從屏東楓港走九號公路切入東部,此次卻從雪山隧道進入東部,這與四年前的「2009衝動千里之旅」是一樣的,而且,這樣由北向南走蘇花公路好像比較好走些呢!
▲2010.10.01,由左至右:yoyo、zozo、如如 那一天,週五晚間,七點鐘, 為了一場約定的演講, 我們一家人回到zoyo的幼兒園。 好久沒看到園長及其他老師了, 是一種興奮期待的心情,更是一種「回娘家、回母校」的愉悅, 我們要見見老師們,還有其他家長朋友呢。
▲yoyo假裝自己是小熊,5.11ys 每次要寫一個月前的日記,就覺得好心虛,日子過了那麼久,好怕當時的感覺與記憶漸漸淡然,我試著說說上個月在高雄「布朗熊繪本館」座談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