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間在巷弄中發現她,安靜優雅的她被擁擠民宅群所包圍,如果不撥開布幕,是無法看見如此隱密的她。 Family Day午後,買了簡單餐點,帶著左右姊妹來到這兒,靜靜地感覺她的寧靜美麗,這個下午我們一直待在這兒。
一年多前來到橋頭糖廠,真喜愛這兒的特殊風貌,左右女孩一直惦記著那座樹下的鞦韆,一進白屋,她們就急著找大鞦韆。
▲yoyo作怪的表情。 上個月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到橋頭糖廠一趟,離上一回到糖廠已經是一年半前的事囉~經過一年多,橋頭糖廠變得好漂亮,原來的甘蔗田成了花田;從前煩惱著糖廠沒餐廳,現在卻多了好多特色餐廳,這裡還真的是改頭換面似的!
▲這兒和牛兒好親近,yoyo在摸牛 二月底我們到嘉義的綠盈牧場,那天天氣很好,溫暖甚至炎熱,這個小小的牧場設置好多娛樂活動,讓整個園區熱鬧滾滾,似乎每個遊客都在趕著下一個好玩的事,我們也是!從A點玩到B點,再從B點衝向C點,真的是高密度的遊樂園區。
終於要把一月底的台東旅記寫完了!按從前慣例,舉凡很難納入單篇文章裡的有趣照片,都一併在最後一篇以照片及文字呈現,這是我們在旅途中遇到有趣的畫面。
▲yoyo在觀察城門 新的學期開始,我和zoyo的三人行也跟著開學,這學期的「三人行」有新的玩法,我們有一個「福爾摩沙寫生計畫」,想要在台灣各地寫生。前半年就先以古蹟、歷史建物相當多的台南為主,我們也藉此機會好好的在府城嬉玩、畫古蹟、瞭解歷史。
旅行的最後一天,我們到台東市的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這是每回我們到台東必定造訪的博物館,有時在本館,有時在卑南文化公園,這次我們看了一個排灣族文化的特展-「太陽之子-當神話傳說遇上排灣族」。
在杉原餵完魚後,我們走海線台11線一路往南,今日是個好天氣,開著車心情特別愉快!一下子我們就看到美景,在台11線157公里處有個令人心曠神怡的美景--「伽路蘭」,下車看看吧!
旅程的第四天早上,我們在杉原的海邊走走,這兒有一個生態海洋護魚區,因為政府的護魚與禁魚政策,讓這一片礁石孕育出豐富的生態,當海水退潮時,可以清楚地看到許多的魚群,左右姊妹就是在這淺淺的海灘中,與魚兒共度美好時光。
昨日夜間被客家電視台節目所吸引,馬修連恩正在台東都蘭鼻為多年前在此結束生命的好友阿才(陳明才)吟唱著《Wu Bi Ta(等待)》。歌聲及歌詞都讓人覺得好悲傷,這股悲傷感為都蘭添上一層淡淡的神秘憂愁。阿才是個游泳高手,他選擇這片海不知是游了多久、游了多遠才能放任自己於大海之中? 一月底的都蘭之行,讓我也悄悄愛上都蘭這個不甚熟悉的地方,或許每回到台東去,都蘭將會是我們必訪之處。
學期末台中的朋友南下,大家難得聚會,於是在台南找幾個小地方小聚,「a room房間咖啡」是我們那一個晚上最後一站的停留,在寒冷天氣吃過鍋品,肚子還飽的呈現鼓狀時,我們縮著身體、抵著寒風進入了一間房間a room。
▲都蘭部落 從真炳老舍離開後,我們順著【台11線】(海線)南下,我們的目的地是:都蘭。 第一次聽到「都蘭」,是多年以前,在「史前文化博物館」裡知道都蘭山這座卑南族、阿美族稱之為聖山的美人山。當然我們和左右姊妹沒有體力及潛力去爬都蘭山,只能在都蘭部落走走。
這一天(2011.01.21)帶著孩子到左鎮的「菜寮化石館」看化石,對化石知識並不是很足夠,和孩子一起來,反倒像是一起戶外教學,回到家做了功課,才稍微明白為何左鎮是一個大考古現場,而菜寮溪在人類歷史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倚在山邊的真炳老舍 這一篇來說說「真炳老舍」的資訊。
每年過年,初二相聚娘家外,我們姊妹倆都會帶著一群孩子出去戶外遊玩。過年出遊其實不是個好時機,人多、車多、閒情卻不多,這樣多重因素考量下,去六堆走走吧,或許那兒人再多,還是有空位塞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