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開始閱讀夏目漱石(Souseki Natume,1867-1916)的作品不過是初夏五月的事,書架上一直都有著大陸譯者林少華翻譯的《心》(亦內含《哥兒》),那本書久居書架,帶著「可惜啊!」的氣味召喚著我該去閱讀,因為河合隼雄爺爺的《青春的夢與遊戲》中提到了夏目漱石,促使著我拿起了書。當我投入這被日本稱為「國民大作家」的作品時,果真被強烈吸引,一頁接著一頁,難以割斷他鋪陳的故事,即便是簡體也無法...
喜歡歷史的我很喜歡和女兒一起研究社會課,因為社會課程內容很多元,以歷史地理作為主軸,從社區、國家到國際,從現代往前推到古老時代,這些知識就像是跨領域的長篇小說,緊緊抓住我的探索欲望,每逢女兒新學期發回來社會課本,往往都是我搶著先看。
(這是我為我小麥田出版社的《瘋狂樹屋65層:驚奇時空歷險記》寫的推薦文)小時候喜歡看日本小叮噹漫畫,常常和妹妹兩個人按著情節為故事配音。現在不叫「小叮噹」而是「多拉A夢」,不管是什麼名,許多創意的發想都可以從多拉A夢的肚子裡變出來,那是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實現的法寶,它滿足了人們天馬行空的想像空間,那是一種想變化、想脫離、想搗彈的欲望。
左右姊妹的爺爺今年七十五,日治時期末期出生。和爺爺在一起時,我們可以聆聽到許多他兒時發生的故事,尤其是二戰後美軍駐台時期,常常有一些驚奇有趣的故事。喜愛歷史的我,只要一聽到公公要說童年往事時,都有一種要搬凳子、聽故事的濃厚興致散發著。
開學了,許多幼稚園畢業的小朋友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從前和爸爸媽媽及老師共讀的繪本已經累積許多,如今要開始識字,認識ㄅㄆㄇ,書裡的文字變得愈來愈有吸引力,此時「橋樑書」開始走進舞台,成為最閃耀的主角。
左右姐妹很喜歡看偵探系列叢書,小學期間讀過「大偵探奈特」、「雷思瑪雅少年偵探社」、「名偵探系列」(已絕版,要到圖書館去借了),這幾套書幾乎都是以閱讀五次以上為起跳,她們會不斷的重新翻閱這些書、重新再辦案一次。這一次,要來介紹「大偵探奈特系列」這套書可說是偵探辦案的初級版,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閱讀。
假期早餐過後,和從前一樣,準備與女兒來一段共讀時光。我從書架上取下《若伯特的孩子》,我們還未一起讀過這本書,沒想到一讀便投入故事當中,這六十頁的短篇小說,讓女兒急著要我唸完它,希望我不要中斷。 這是一則關於動物之間的親情故事。故事一開頭便感覺到主角對媽媽藐視的態度,那幾乎不屑、瞧不起的樣子,讓對「孝敬父母」觀念已根深蒂固的我們讀來有些衝擊,似乎得特別用力去接受這個挑釁的關係。
橋樑書是協助慣於閱讀圖畫繪本的學齡前孩子進入多字圖書的過渡書,這些書宛如是一座協助的橋,讓剛上小學的孩子慢慢練習拼音,挑戰自行閱讀一本書,所以這一類過渡書必定得帶有一些樂趣,才能讓小朋友充滿興趣而願意繼續讀下去。
五月,收到青林出版社的《大尖山的大冒險》這套書(前六本),開始了我和左右姐妹共讀尖鼠兒與小瓢蟲的冒險故事,幾月過後,慢慢讀的模式一直使故事尚未被唸完(後來又出版兩本,八本故事為最終完結),因為每一個章節都會帶來一段思考,這樣慢速的共讀及共同討論,讓我們一直滯留在尖鼠上尖山的志願當中,甚至平時的對話也融合了許多關於尖鼠的話題與笑話。
和孩子共讀這本書時,我的腦子裡不停地轉著幾個詞。小時候,大人會提醒我們,不要和那群「歹囝仔」在一起,小心「壞人」,那一群是「流氓」⋯⋯,這些詞聽起來都挺讓人恐懼的,無形中就把人有所區分,我不免思忖著,什麼才稱作是「歹囝仔」、「壞人」、「流氓」呢?是針對「人」,或是針對「事」呢?有些人僅是外表長得凶悍無理,但或許他是善良的;有些人斯斯文文,卻暗地裡做出讓人痛苦傷心的事,這兩者間,很難抓出分隔線。但可...
收到小野老師的一本新作,書名叫《心所愛的人》,書名幾個字在心裡迴盪著。我告訴女兒,這幾個字要用台語來唸更有味道,因為好像是心裡全部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愛人。我教她們如何用台語唸「心所愛的人」,慢慢唸,就覺得故事藏在文字裡。 小野老師要來說一段愛情故事嗎?他似乎鋪了一個看似懸疑的故事,我得用不同的語調共讀這個故事給女兒聽,才能激起一些波動的漣漪。
還記得那幾天,我和女兒拼了命地想一起讀完這本書,我們三人可是「大人」與「小孩」兩種年齡層,但卻同時著迷於這個手絹花田上的懸疑故事,我的閱讀經驗比女兒多,應該可以在故事中段猜出結局,但一直到末段我才猜測出作者為主角安排的命運,當我緊張地發現時,那個已偷偷看了一點結局的zozo說:「結果很驚人吧!」這本兒少文學小說,在暑假假期要結束前,就這樣給了我和女兒許多想像的空間。
兩年前女兒小學三年級,她們就開始讀《我是白痴》這本書,當時我並沒有陪著她們讀這本多字小說,只是讓她們自己去感覺書裡的故事,她們時常拿出來重讀,並且以推薦人的口吻告訴我「這一本很好看喔」。一直到這個暑假我們一同觀賞了電影《阿甘正傳》,才想起了這本書,或許可以相呼應,做個延伸閱讀與討論。
一直都有在閱讀《親子天下》月刊,也知道雜誌有個「跟著課本去旅行!」的專欄,這次看見編輯群將此專欄集結出版,感覺真的可以拿著這本「課外讀物」,和學校所學作結合,一起和孩子在寒暑假充實知識。
▲這是我們在圖書館借的《城南舊事》,後來也買來收藏了。 小的時候,鼓勵我閱讀的爸爸,常常在假日時,帶我去二手書店買書,我經常挑了一大疊書回家,爸爸從不管我找了什麼書,只要女兒喜歡都可以,所以在我那一大疊書裡,常常是笑話集、百科全書、兒童故事,然後也會不知不覺誤放了幾本大人閱讀的書,我不知國中時期常常看的綺君的《錢塘江畔》是不是也是這樣誤買而來,在當時我幾乎把這本書看過一回又一回。這次,第一次帶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