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和他的主人 向狄德羅致敬的三幕劇》米蘭・昆德拉的劇本
決心要把這本年輕時期讀的《雅克和他的主人》(Jacques et son maitre)送給戲劇系的女兒yoyo,這一年她有計畫性的閱讀,我想著,或許她該來接近媽媽年輕時代非常仰慕的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除了丟出昆德拉名號外,我也以書名副標吸引她,「是向狄德羅致敬喔~」在法國旅行時,我們可是刻意去找狄德羅雕像的。女兒問:「妳有書喔?」那當然,媽媽幾乎每一本昆德拉的書都有,現在還想著,要來重新讀一輪。
▲巴黎狄德羅雕像
於是,就在答應把書送給女兒時,重讀此書成為必要之事。上一回我讀此書是21年前,而米蘭‧昆德拉創作此劇作於1981年。
米蘭‧昆德拉出生於1929年,1968年捷克民主運動「布拉格之春」,因批評共產政黨,他的作品被查禁,俄國開除其捷克國籍(說來真荒謬),1975年流亡移居法國,1985年不再接受媒體採訪,2023年於巴黎離世,享年九十四歲。
流亡到法國時沒有固定工作,於是朋友希望他借名繼續發表作品,一位導演邀請他改寫俄國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白痴》,由於祖國被俄國佔領,米蘭‧昆德拉無法認同杜斯妥也夫斯基書中的氣氛。也是這樣的契機,讓他想起非常喜愛狄德羅的《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狄德羅的小說則爆發著一種既魯莽又不自我設限的自由,以及絲毫不託詞於情感的色情。(p.19)
‧狄德羅創造的則是一個小說史上前所未有的空間:一個無背景的舞台:他們打哪兒來?我們不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與我們無關。他們多大歲數?別提了。狄德羅從來不曾試圖讓我們相信,他小說中的人物存在真實世界的某個時刻。在世界小說的歷史上,《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是對寫實式幻想的心理小說美學最徹底的拒絕。(p.20)
米蘭‧昆德拉說,《雅克和他的主人》不是改變自狄德羅的《宿命論者雅克和他的主人》,而是自己的劇作,是兩個作家的相遇、兩個時代(十八世紀/二十世紀)匯集,是小說和戲劇的交集。
雅克與主人輪流說著自己的故事,外擴出另一批陳述故事的人物,雙方故事人物站在同一舞台,對話交錯在一起,意外融合。不過考驗著聽故事的讀者/觀眾,因為容易被拉離主體,這在第一幕第五場尤其精彩。
而緊跟著在第一幕第六場中,雅克與主人出戲的對話更是讓人不禁莞爾,他們討論著、創造他們的詩人狄德羅是否是個彆腳詩人?是否真的有天份?若換個人創造他們,是不是會比較好?看樣子。劇中人物也想有自主權,決定故事中主角的命運與樣子。
主人:雅克,我常常問自己,我們算不算是好的產品。你覺得那傢伙把我們造得很好嗎?
雅克:主人,誰是『那傢伙』?在天上的那個嗎?
主人:上天老早就註定,有一個人會在人間寫我們的故事,而我想問的是,這個人寫得好嗎?誰知道他是不是多少有點天分哪?
(p.70)
雅克,難過地,沈默片刻:您知不知道這樣子很悲哀?
主人:什麼事很悲哀?
雅克:你對你的創造者有這麼壞的評價。
主人,看著雅克:我只是評價他的作品而已呀。
(p.76)
在第二幕第九場中,故事一再被改寫,就像是抽中命運牌,舞台上的雅克改寫了侯爵故事,以劇中人物作為創作者,再次改造作品發展,這也讓讀者感到新鮮,似乎在舞台上既定的計畫都會變掛,充滿不確定性。
女兒問我:「是喜劇嗎?」我想,算是黑色幽默吧?!
延伸閱讀: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29)捷克布拉格「舊城廣場」|尋找卡夫卡|聽說亞洲人比較會拍照
【2024背包客歐洲行:法比德捷荷】(12)離開巴黎:舊書攤的《異鄉人》與《巴黎的憂鬱》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