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啊,從小就是個敏感的人,在母親肚子裡時,就是個半夜不睡覺,騷動亂扭的胎兒,長大後,扭動的不只是身體,還有心靈深處的各種想法。和她相處,我總是得特別留意,特別照顧她的心情,有些時候,得假裝不知道,讓她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面對自己,因為很有可能,那些心靈深處的想法和情緒攪和在一起而支解不開;也很有可能,她一個人靜靜的,淚水簌簌流入內心。
▲zozo從小就有很多綽號,2014.01.27,9.6ys 幾年前,女兒zozo還是小學生時,我為她寫下了一篇綽號文,經過好多年,她的綽號又多了。
愈是困苦,愈是接近原始階段,人的創造力就會提升,旺盛分泌著。為求變化、求生存,什麼點子都會想出來。 這是防疫期間最大的心得,很多人開始創意開發防疫商品,烹飪防疫特餐,還有各式各樣在「悶燒期」創造出來的點子,求的就是讓平淡的生活有趣一點,讓自己開心一點。
這個暑假,左右女孩有個特別的經驗,兩人在不同日期拜訪台中,zozo與好姐妹兩人閨蜜小旅行,yoyo參加臺灣青年民主協會活動。她們在一週內,分別獨自離家,也獨自與爸媽在一起。我們突然嘗試到僅生一個孩子的生活,女孩更是體驗到獨生女的滋味。
幾個月前的暑假,一家四口有些忙碌,我不願放棄長假一家進修的機會,仍堅持著一直以來的讀書計畫。這個暑假短程,短到只能讓我對女兒說:「好吧!選一本。」(以前是選三~五本的)。這些是香港作家西西的書,你猜!十六歲升高中二年級的左右女孩各選哪一本?若是你,又想看哪一本?
▲看展覽時,zozo正在拍攝媽媽,2020.05.31 每天放學後,我們在返家車子裡聊天,女孩分享著白日校園裡的青春故事;睡前十分鐘,夾在她們倆中間聊天,專屬女人的小秘密在一盞微弱的夜燈下畫出軌跡;偶而書寫交換日記時,紙上閒聊成了我單獨與她們其中一人的無障礙對話。我們的交談模式很多種,最愛的就是寫交換日記,因為在這本筆記本裡才是最接近核心的她。 和女兒持續寫交換日記是多麽幸福的事,那...
四月春假假期,雙胞胎女兒早就提前告訴我,因為要月考不能額外安排活動,只能去阿公與外婆家,由於樹谷木工坊也延後到暑假,使得這假期足足有三整天可在家溫習功課。三整天實在太長了,還是得安排一些有趣的事啊,我們去找乾媽乾爹乾姐姐吃pizza,聊聊天,有時傍晚運動,晚間看點影片舒緩溫習課業的節奏。
這一篇是很陌生的主題,因為zozo做得很愉快,也結合了一些創意,於是萌生為她紀錄的念頭。上高中幾個月後,每位同學的才華漸漸「明朗化」,小時候所學的會浮上檯面,很快地就知道誰的體育好?誰的琴彈得好?誰會打鼓?誰又會熱舞?誰具有領導能力?人際關係處理上,誰又比較成熟?這些通通都會在短時間內顯現而出。
▲小學二年級的上學路,2012.03.28,7.7ys 考試時,學校出了一道作文題目:「記憶中,我所眷戀的⋯⋯」,她說拿到題目時,馬上浮現了方向,她自訂為:「記憶中,我所眷戀的那條路」然後寫下了六、七歲時一段平凡的上學路記憶。 回到家後,她與我分享,我看著稿紙裡的每一個字塑形成當時的畫面,筆下的風景與心情我都記得,因為是我牽著那110多公分的她,擺動著小手去上學,那條上學路也是我的育兒路。
女兒升高中的暑假有很多願望清單,一家人擬定了許多要做的事,閱讀書籍、小事報編輯營、兩姐妹自己出去慶生、自主學習、小琉球木工、馬來西亞之旅⋯⋯等,除了這些活動之外,有一個是zozo給自己的功課,她要做一個電影拍板,這是她一直以來想做的事。 國中時期發現自己喜愛戲劇電影的zozo,不僅開始大量看電影、閱讀電影叢書,她還希望能夠做一個拍片的打板。從前做勞作或是木工,總是一家人研究討論,但我早就決定,應該...
畢業後,zozo在與媽媽的交換日記中,寫下了一些畢業的心情,我看了好有感覺,在本子裡回應了幾段話語。我問她願不願意讓媽媽將這篇日記記錄在部落格,她大方的說:「可以啊!」於是,決定把這段母女的對話放置在不孤單的世界裡。
2018.04.15,13.8ys 一場比賽讓zozo失落了,她信心滿滿,卻沒有預期的結果,其實不難預料會如此,因為現場高手如雲、個個是菁英,雖是如此,她表現得比平時準備的還要穩定,已是最好的狀態。
女兒上了國中後,為鼓勵她們閱讀,我開始有了新的閱讀方案,每回月考後,她們可以到書店挑選一本自己喜愛的書,當作是喘息的禮物。去年四月,她們開始選擇較有深度的非文學類書籍。受戲劇老師啟發,她們注意到書架上,那些關於戲劇、電影、舞台等相關叢書,她們各自買下了第一本這類型的書--《論戲劇》(zozo挑選)、《演員的挑戰》(yoyo挑選),十二歲的女孩開始因為興趣投入專業的文字,也許不是很清楚書裡所要表達的...
▲zozo溜進外婆的菜園,2018.01.01,13.5ys。 在學校學了七年的台語課,左右姐妹的台語還無法正常與人對話。尤其遇上正宗台語專家——外婆阿嬤就整個語言系統癱瘓了,每次僅能用甜美的笑容回應外婆。 她們聽得懂一些名詞,但要湊成一句話,或是聽懂一段話,恐怕比登山還難。怎麼辦?七年級時,學校的台語課程依舊要打成績,天兵yoyo竟然硬把題目一題一題背下來而獲得一百分,我說:「這樣台語還是很爛啊...
女孩內心有顆愛美的心,不管哪個年紀,都希望自己美美的。奇怪!在台灣大部分的中學校園生活不允許孩子展現自己的美,有些學校的制服、運動服又無法設計到讓學子穿得自信,「不准穿便服」更讓我那兩個對服裝有自我審美感的女兒很懊惱。直到八年級時,各班級開放製作班服,那感覺起來像是半便服的班服,讓zozo特別興奮,她積極爭取設計班服,無論如何,一定要穿到自己喜歡的衣服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