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初二的白天,下了好大的雨,和昨日溫熱的天氣相比,像是天空鬧脾氣。我在午前回到娘家,家裡只有我和姐兩戶人家,老媽美玉姐煮了簡單的料理餵餵子孫的肚,她端出番茄炒飯,自傲的說是總鋪師炒的飯,她的二女婿Doch捧場的連吃三碗;她也燉了好大一鍋涼補雞湯,湯頭清甜,甘味順喉,換我連舀三碗直嘆美味,這鍋湯好像怎麼喝也喝不完。
每一年新春過年,遇到初二回娘家,我們兄弟姐妹總有不同的紅包發放法,紅包袋有著不同的金額,多到1000元,少則200元,金額有點差距,發放起來頗刺激的。今年看見哥嫂的「jo愛日本零食雜貨舖」有許多紙箱可運用,便隨意拿了紙箱,想和幾個孫子一起做紅包戳戳樂盒,在左右姐妹八歲時,我們也曾經一起做過,這個戳戳樂盒肯定可以營造過年歡樂氣氛。
七升八年級的這個暑假,女兒zozo、yoyo沒有參加暑期輔導,她們有許多暑假計畫,其中一項是要回幼稚園,表演節目給學弟妹看。這是一個自發性的計畫,是一個將感恩與對戲劇及創作興趣的結合,她們請求我問問園長可否?無論如何,我都要支持她們,也謝謝園長一直給孩子機會,馬上答應說:「好啊!」。
這是去年12月,我們在台北帶的一場兒童創作活動,是由親子天下主辦的第三屆Maker party,育菁希望我以「聖誕節」作為一個核心概念,那時腦中閃過一個調皮的情境,就是辛苦的聖誕老公公找不到小朋友的家,因為小朋友的家都裝上了輪子溜掉了,我一想到這畫面就忍不住竊笑,於是把創作題目訂為:「聖誕老公公找不到我的家:會跑的房子」。
去年十二月,我在親子天下的Maker party有一個創作活動,那時想的是「小孩的建築」概念。我有一系列標籤為「幼建築」的文章,那是我觀察孩子建構空間的紀錄,只要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孩子的創造力足以成為一個建築師,一個不考慮工法與成本的荒誕建築師,但他們的作品是精彩極了!以下是我在Maker party帶活動的觀點與紀錄,收錄在親子天下雜誌「藝術事件簿」專欄(2017.01)。
七月在台中的兒童藝術創作營,將三個創作勞動結合。「做一個我」讓孩子感覺自己內心期待的模樣,「空心人」則想像自己可以變成什麼樣子,這些「我」若放在大環境中,我們又希望能給予什麼樣的生活環境。我們讓孩子變成建築師,讓他們放手一搏,試著建構自己的世界。
暑假期間,在台中舉辦的兒童藝術創作營,除了「做一個我」外,還有「空心人」勞作,這是在我《孩子們,玩創作》一書中「世界住在一個框框裡!」的系列創作,我們用紙箱蓋子做成空心人,然後到戶外拍照,人框與環境結合,成了特殊的影像作品。當時我們在家裡要找到一、兩個紙箱蓋子很容易,如今創作營卻需要30個,這可苦了蔚龍的朋友,要到哪兒去尋找呢?幸好後來遇上鞋店店家願意提供鞋盒蓋讓小朋友創作,解決了素材的需求問題。
這一期我在親子天下「藝術事件簿」專欄(2016.09),特別分享了暑假期間在台中帶的一個孩童藝術活動。當時,蔚龍藝術公司的朋友看了我的《孩子們,玩創作》一書,喜歡書裡的幾項創作,希望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們一起玩創作,感謝那時幾個創作助教的幫忙,承翰、妤甄、鴻易、青樺、葆澄、zozo及yoyo,謝謝你們的專業支援。
上一篇介紹「塑膠籃+輪子=媽媽的置物籃」,這一篇專屬小孩的,我們來做:紙箱+輪子=孩子的玩具箱。
因為左右姐妹五年級時,一堂自製樂器的課程,激起我們也想自己製作樂器,利用大自然素材-竹子、木頭,以及回收物品-紙箱、鐵片⋯⋯等,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做樂器。這個主題四歲以上就可開始玩囉~
做過單弦、雙弦簡易樂器、鐵片打擊樂器後,這一次,我們要來仿造海浪的聲音,就稱它是「海浪樂器」吧!
我的姪子翔翔長大了,許多當年和左右姐妹玩的把戲,姑姑我都可以拿出來和他玩,而zoyo也趁機再回味,因為再次創作舊勞作,我們反而從中得到新的靈感,好像把遊戲玩具升級了,像這一次的釣魚箱勞作,我們就添加了加減分玩遊戲規則,孩子玩得很開心。
這一期專欄所做的創作,其實我允諾女兒zozo、yoyo的請求,不久前,她們希望在自己的房間裡做一個秘密基地,而且還期望能夠睡在裡面,那時,我告訴她們,或許暑假期間就可以來做做。我可有信用,暑假一開始便投入這項大工程,全家為這個兒童房的秘密基地奮戰著。
蓋秘密基地的計畫太大,需要一些時間完成。當我們固定好紙箱的大概位置後,我們要為這些紙箱換是新色彩。
這是今年暑假我們做最大的作品了!為了讓zoyo有個躲藏的小空間,我們試圖用很多紙箱要來拼湊成一個大空間,而且能夠穩定不搖晃,zoyo還說,「最好可以睡在秘密基地裡。」為了這些小願望,我們花了幾天時間,一家人一起完成了一個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