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大義區C8-7倉庫,「言成金工坊」就像個嬌貴的婦人隱身在自己的房間望著窗外,這嬌貴的婦人不是配戴金鍊、玉鐲,而是選擇脫俗的銀飾裝扮自己。第一次走進言成金工坊時,迎面而來的是一對年輕人,他們穩重的個性讓人直覺聯想到金工創作者異於常人的耐性,他們說話慢條斯理,口吻真誠,讓人很願意聆聽他們的想法。
仔細觀看一個老城鎮,可以看出地方上的居民努力維持家鄉的活力,對家鄉繫有一份溫情、不忘時時獻出一份力量。社區推動協會的成立、為老人家、兒童設立的空間與活動,以及年輕世代的返鄉服務⋯⋯,這些都能感受到一個鄉鎮的凝聚力。那天,我一個人來到台南新化,因為看見曾旭正老師一篇介紹的文章,得知新化又有一個新的空間,我忍不住為新化的快速成長感到不可思議,和幾年前相比,這裡多了武德殿周邊的「大目降廣場」,一旁的日式...
雖已一年多沒有散步水圳邊,但這一年來時時與嘉南大圳相遇,只要看見她穿越嘉南平原的身影,就覺得格外心安,尤其是蓄水量增多時,就能明白又是農夫用水灌溉的日子。
這半年來,一直處在認識台灣傳統工藝的學習氣氛當中,因為看了交陪展覽、閱讀《曹操掉下去》繪本(女兒七年級課文)以及工藝專欄的準備,因此,每到假期,我們幾乎都處在認識工藝當中。這樣密集的接觸是一種幸福的功課,不僅可以學習到更多我們未知的知識,還可以聽到許多專業職人的親身介紹。
十一月十九日,二○一六 寫生前來吃麵 到左營舊城門寫生前,我們先來到左營果貿新村吃午餐,半個月前四阿姨帶我們來吃麵,原想推薦另一家,但因為沒開就隨意找一間家市集裡的麵店。我們一吃到這隨意入座的麵店美食後,就非常喜愛這家店,尤其是水餃、滷味、麵條都很合我們的口味,Doch尤其鍾愛水餃,說這種內餡沒有很多肉,而且帶有薑味的水餃最好吃(我們家不愛吃肉),他說以前吃到的外省伯伯做的水餃都是這樣的。
這半年來,很積極認識高雄兩大古城的歷史,讀著讀著,實在有些慚愧,生在高雄,長於高雄,我卻不夠了解這個城市歷史,應該要去面壁思過啊!
上一次認真記錄月津港的元宵燈節時是在2014年,之後我們也曾看過2015年的燈會。今年再度來到月津港,在夜色尚未登陸之前,賞花燈最好的時間點就是從傍晚四點開始,冬天早天黑,走著走著,五點半就能看見花燈的燈光急著參加夜晚的派對。
若不談論這古蹟建築之美,光是那189階(zozo數的)的石梯,以及長石梯兩側種滿粉紅色的河津櫻及桃紅色的八重櫻,就可以預見春暖花開時,那美麗的景象肯定十分吸引人。
和往年一樣,元旦是我們家固定的爬山日,今年我們又往柴山去,去年與台灣獼猴和平相處的山林氣氛,讓左右姐妹嚷著還要上山看猴子。想起那時摸黑上山的刺激感,以及大小猴子近距離在身旁的奇特經驗,還真讓人回味無窮。但我說,要上柴山沒問題,今年可不走去年四個小時的恐怖鍛鍊路線,我們直接走直達路線。
這是新加坡朋友來的第四天,今天要帶他們走訪台灣的農村。在新加坡看不到開闊的稻田,這一片嘉南平原對年輕學子來說,可是第一次感受到慢活的農村生活。
秋日好天氣,想往鄉村去,野外清新空氣足以過濾烏煙瘴氣的壓力,不管是大人工作上的壓力或是中學生讀書的壓力,都需要適時釋放,需要日拋式的解脫。我們說好,一起到鄉村去,將自己丟到野外,沒有目的的漫遊。女兒如歷經歲月的老者回應我,「終於到了可以穿便服,不用穿制服的日子了,可以放下課業,盡情去玩。」
半個月前,來自新加坡ITE的師生16人來到Doch的學校參訪,平時愛玩的我支援其中帶團外出的工作,這些出遊地點以藝術、文創為主,而且大都與台南藝術大學有關,我們找了幾個台南高雄相關藝術景點,算是與新加坡人分享南台灣的藝術空間。
每隔兩週帶西川爺爺去小旅行,總是讓我又更深度認識高雄,不僅自己得先試走一回(雖然已經如此認識高雄這些景點),再帶公公前往時又走一次,這樣在不同伴遊之下,用不同的角度觀看高雄,家人相聚與認識家鄉土地同時兼得。
到美濃拔蘿蔔是我們每一年冬季的盛事,這從女兒四歲就開始的農田樂,一走就八年,她們並沒有因為體驗多次而顯得無趣,而是以一種期待的心情迎接白玉蘿蔔的誕生。今年,由於秋季連發的颱風,使得蘿蔔成長晚了一些,我們跟著去年的節氣前來,才知道田裡還未露出蘿蔔頭。
對於高雄駁二的印象,都來自數十年前,Doch在那兒與多位藝術家的聯展,我還為幫他的作品錄製了一段故事旁白。那時的駁二僅開放大勇倉庫臨港口的那兩個倉庫,人潮並不像現在如此多,我還記得中間的洗手間味道臭氣沖天。幾年過去了,貨櫃藝術節在此辦了幾屆,大勇倉庫開始多了展區,接著開放蓬萊區展覽區與大義區文創工作室進駐,整個駁二特區嚴然成了高雄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匯集之處,也是許多年輕人來到高雄首選的旅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