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小羅賓的廚房」已經多年,Doch老師跟我提起,學生經營一家紅豆餅,領養了一隻德國犬,自己修建老屋當店面,他講得很生動,我聽了很心動,每回北上總希望能安插一段紅豆餅下午茶,可惜一直沒有適當的機會,這次來去匆匆新竹演講,終於被我找到了好時機,返家南下前,一定要去看看學生,看看德國犬,當然,還要吃他們的戀戀紅豆餅。
幾個月前的寒假,計劃到台北旅行時,愛搜集經驗的zozo告訴我,她想要去爬一座小百岳,我並沒有計畫走自然之旅,實因這趟旅行有太多公務,也有許多展覽得去充電參觀,行李裡安插不了爬山的配備,但為了完成她的心願,多帶三雙鞋、一背包,多準備上山輕便裝也願意。在北上旅程的最後一天,全獻給了台北新店獅仔頭山。爬完山後,滿足感及疲憊感交叉融合,就這樣直接開車南下回家。
寒假到北部旅行,在「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逗留幾小時,看展總是十分投入的Doch,一直卡在展覽的最前頭,像個被釘住的釘子,完全無法移動的盯著資料看,我們母女三人卻已經大致參觀完展區,到底是我們太走馬看花?還是他太投入?!
寒假這趟中北部之遊,從霧峰林家接到台北的「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似乎是一條可探知的民主運動脈絡。日治時期林獻堂、蔣渭水、賴和、蔡培火等知識份子,團結推動台灣文化與政治觀念,1920年「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公司,1921年1月向日本政府提出「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0月蔣渭水諷刺臺灣有「智識營養不良症」(可參考我另一篇文:【咖啡館】台北大稻埕「行冊」咖啡館:《台灣民報》(1923年創刊)總批發處)...
寒假一開始,左右家便拉起行李往北部行。原計畫到新竹帶木工活動,但活動延期到四月,雖是如此,旅館早已訂了,也務必到北美館滑壘看展覽,還是捨棄愛遊的花東美景,往中北部行走,啟動了寒假四天三夜的旅行。
和平島公園實在太美了!它若是個人,就是天然美,毋須多裝扮就很時尚的青年。今年夏日唯一的泡水就獻給了基隆和平島,這裡比想像中的更迷人。落日餘暉下,身體一浸,就泡了一大鍋海洋水。
「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旅行第三天。 佐藤春夫來台首先踏入台灣的土地是基隆,他描述著,一陣熱從地上湧上來,那時是七月初,正是盛夏,陽光毫不容情的往地面撒,再毫不留情的反撲到這位外來者的肌膚上。一百年後的今天,我也來到基隆,亦是七月,下過太陽雨後的基隆,不那麼炙熱,七分熱。
1920年,佐藤春夫來台時,中學同學東熙市介紹森丑之助與佐藤春夫兩人認識,當時為博物館代理館長的森丑之助,建議佐藤春夫遊走台灣山區,他是影響佐藤春夫對台灣觀建立的重要人士。 「H告訴我,丙牛先生是個親切無比又豪邁的人,務必要和他見個面,訂個交情。⋯⋯我們在陰霾蔽空、烏雲催雨的午后,訪森氏於博物館,散步於公園等處。」(摘自《殖民地之旅》之〈彼夏之記〉)
旅行的第二天,多了一些公事,這趟旅行全因為得來台北開會,所以順著一起走。一早,我到文化部開會,一群老師們為「第42次中小學讀物選介」做最後決選會議(這些好書已經公佈,可點選連結)。先生與女兒該去哪兒呢?他們得等我三小時呢!
這是一間太有意思的咖啡館了,就在大廟附近,遠遠看,一點都不像咖啡館。走近看,一樓是佈置有秩序、有美感的柑仔店,疑惑五秒鐘後,老闆娘說:「你們要去咖啡館齁?往裡面走上樓。」我急著問:「老闆娘,那咖啡館是⋯⋯」,老闆娘馬上接話:「我女兒的店。」
我還記得,六月看完台南文學館「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臺灣旅行文學展」後,覺得倉促看展愧對佐藤春夫,於是集中幾天把《殖民地之旅》讀完,然後,意猶未盡的把此書放在床頭,動不動就翻幾頁,跳點式的在深夜遊台灣,我深怕漏了某一段。反反覆覆嗑著字。為了更徹底感受,我把暑假旅行主題定為:「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走訪幾個日本文學家在百年前走過的路,也許得透過雙腳與文字的結合,才能體會出其中一絲絲的氣息。
年初寒假完成了從小學到國中共八年50站的「福爾摩沙寫生計畫」,雖已達到階段性任務,但還是不想輕易的中斷這場多年的計畫,於是,八月暑假末,在女兒即將升高中之時,趁著北上看展,進行第51站寫生計畫,目標就是「新富町文化市場」,它原是日治時期「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這幾年修復原建築後,有了新的任務,除了舉辦講座、展覽空間、單位進駐,還有一間菜市場裡的咖啡館——明日咖啡MOT CAFÉ。
八月底,又往台北去,這幾年認識臺北城的起點不再是東區、捷運或是誠品,反倒是從古蹟、老地方、巷弄開始,這是一個應該要認識,卻鮮少機會靠著一步一腳印認識的城市,要從腳下的地面串起歷史的速度顯然慢了許多,不過身為南部人的我會保握機會,在每回拜訪的時候,多看他一眼。
▲徐逸鴻老師所繪臺北城地圖 對台北不熟的我,透過每一次與孩子的寫生活動,一小點一小點的踏查,先前走了幾回大稻埕,稍微有點皮毛認識,這次認識臺北城,下一次應該就可以把艋舺走讀一回。這一篇,把北門附近的古蹟稍加紀錄,大都是日治時期的建築。 ▲徐逸鴻老師所繪臺北城地圖局部,我近拍北門周邊。 ▲《一個木匠和他的台湾博覽會》一書所附的1935年台北市街圖。 一月三十日,二〇一九,Day 4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
這是多麽關鍵的一站,期許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福爾摩沙寫生計畫」的左右姐妹,能夠在國中完成50站,就在九年級的寒假,我們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