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06 月

《島嶼派》一個離不開海的詩人

《島嶼派》一個離不開海的詩人
終於收到派的新書,是他的第一本詩集。 我回頭想,到底認識他多久? 或許有二十年了吧?! 那些年在西子灣,吹著海風的日子, 就像是書裡穿插的藍色紙張,如浪一般,推向我。 浪裡藍色的字,好美,大概只有詩集可以用藍色字吧?! 忍不住快速掃頁,一遍又一遍, 我闔上了書,摸了裝幀封面有質感的紙質, 想了一些事。

溝通

溝通
▲photo by zozo,高一手機攝影課。2020.06.15,15.10ys。   媽媽,我們有一件事要跟你溝通一下, 你可能會不高興,是關於戲劇排練的問題。

《昭和百工圖鑑》日本漸漸消逝的職人工藝

《昭和百工圖鑑》日本漸漸消逝的職人工藝
兩年前為了一篇專欄文章,帶著女兒找尋台灣現存卻可能面臨消逝的工藝,那時到鹿港了解獅頭文化、屏東三地門拉玻璃、台南做榻榻米杯墊,也在美濃看斗笠爺爺奶奶製作斗笠,這些百工百態,職人專業精神,在諸位師傅眉宇之間以及雙手運作時自然散發。因為敬佩這些老師傅,「工藝/職人」專題成了我每回旅行各鄉鎮時,一定會刻意安排的戶外教學課。

竹子樂器:就從竹林開始吧!

竹子樂器:就從竹林開始吧!
那是個冬天的午後,為了兒童節的一場木工坊,我們走進了竹林,雖沒有夏天繁多氾濫的蚊蟲,仍穿上外套,把自己包得緊緊的,一點縫都不想讓蚊蟲趁虛而入。走著走著,前方就是竹林了,高聳的竹段在天邊搖晃著,像是在向我們招手。那些叢生的竹子群旁,總會有許多蚊子,若搖搖它們,肯定驚天動地的喚起蚊蟲的攻擊活力,我們還是低調行事就好,可別太熱情。

甘蔗田採收 v.s台灣本土甘蔗糖

甘蔗田採收 v.s台灣本土甘蔗糖
總是有一種回憶在腦海裡轉著,小學放學後,蹲在騎樓下啃著甘蔗,盡興的吸食著蔗汁,甜汁一滴一滴落,我呀,大方施予給腳下的黑蟻群。咬著吃著,遇到節處就換邊,一下子又碰到節,吃甘蔗是很遊戲性的,永遠都和甘蔗在對話,「嘿!你這節好硬啊!」;「喂,你怎麼這麼多節啦。」

《殖民地之旅》1920佐藤春夫來台旅行紀錄

《殖民地之旅》1920佐藤春夫來台旅行紀錄
日本文學作家佐藤春夫,於大正時期1920年六月搭船來台灣,在台時間約一百天。返回日本後,他陸續發表多篇在台所見所聞的報導文學、旅遊文學,這些作品通通都收錄在《殖民地之旅》一書,由文筆文雅的邱若山老師翻譯,篇幅就依佐藤春夫創作的時間序排列。

「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臺灣旅行文學展」:一百年前的旅遊文學

「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臺灣旅行文學展」:一百年前的旅遊文學
一連看了兩回的佐藤春夫文學展,四月剛開展時,去了第一回,參觀後深覺得愧對佐藤春夫,書桌上那本去年買的《殖民地之旅》尚未閱讀,怎能走入這展廳呢?於是,決定讀完此書後,才允許自己再次踏入。 這一邊閱讀,一邊看展的過程,更讓我深深感受到,如果不試著用他國人的眼光,反看自己的國家,我們很難在這土地,客觀的了解、解讀台灣的歷史,而二次看展才恍然大悟,1920年6月佐藤春夫搭船來台,直至今年6月,恰好一百年,...

【母女交換日記】生活日常(15.10ys)

【母女交換日記】生活日常(15.10ys)
▲看展覽時,zozo正在拍攝媽媽,2020.05.31 每天放學後,我們在返家車子裡聊天,女孩分享著白日校園裡的青春故事;睡前十分鐘,夾在她們倆中間聊天,專屬女人的小秘密在一盞微弱的夜燈下畫出軌跡;偶而書寫交換日記時,紙上閒聊成了我單獨與她們其中一人的無障礙對話。我們的交談模式很多種,最愛的就是寫交換日記,因為在這本筆記本裡才是最接近核心的她。   和女兒持續寫交換日記是多麽幸福的事,那...

《今天好嗎?公主殿下》十五歲未成年懷孕的故事

《今天好嗎?公主殿下》十五歲未成年懷孕的故事
對於張友漁老師的作品,總是給予相當高的評價,諸多作品探討人們不敢談論的議題,以及應被重視卻總是被忽略的社會現象。多年前與小學時期的女兒共讀過《西貢小子》,這故事道出新移民的心聲,讓人不禁反思,如此多的新移民與我們成為家人,台灣是否給予友善眼神與平等對待?那時每逢到小學演講,幾乎都會推薦這本書,因為我們必須從教育著手,讓孩子學習尊重每一個人。 另一作品《我的爸爸是流氓》更涉及常見的家庭問題,爸爸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