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最親近的生活需求——「在家吃飯」


▲zozo看見外婆的菜也好興奮!2009.10.30,5.3ys

「媽媽,妳煮的飯最好吃了,比學校的午餐都好吃。」
「媽媽,我最喜歡妳煮的菜,任何菜都喜歡。」
「媽媽,我們不要在外面吃飯好嗎?我們可以買飯回家,大家一起在家裡吃。」
「媽媽,我好愛好愛您,以後,我做菜給您吃!」

這是女兒常常說給我聽的甜蜜話,她們這些內心話常常督促著我在家裡做飯,讓我每天得多花上一、兩個小時做菜、洗碗與清潔廚房,雖然這一兩個小時造成自己有一點疲憊,但我卻也因為這一、兩個小時,和先生、女兒面對面多說了好多話,心靈的愉悅感蓋過了身體的疲憊。我知道小孩不是刻意恭維媽媽,而是真心真意地表達自己的基本需求,他們要的就是最簡單的生活需求——和家人在家裡一起吃飯。


201206-親子天下

我很認同蔡穎卿老師的家事實作教養理念,她曾在《親子天下》(2012年6月刊)中,鼓勵年輕父母和孩子在家裡吃飯,她說這問題常常淪落到「沒有時間」或「並沒有比較便宜」的無奈討論中,她在《在家吃飯,滋長心靈的養分》一文中提到:「當一個母親看中『在家吃飯』的種種好處時,她自然就會想辦法去克服阻礙與時間上的困難,不會的也會想辦法弄懂,不熟的也會因為常做而精進。」我想,我的確看到了這個好處。

我知道「外食」有它極大的優點:方便又有效率。
但它的反方案「在家裡吃飯」也有極大的優點:方便地「增加家人的健康」,有效率地「凝聚家人情感」。


▲兩年半前在外婆家吃飯,前:yoyo,5.3ys,2009.10.31

也許在家裡吃飯真的沒有比較便宜,家庭煮婦的我也曾精打細算計算過自行開伙的費用,比起來,外頭快餐店的便當足以應付全家人的肚子,而且真的比較划算。姑且不論衛生、營養問題,如果我們把「家人聚在一起,面對面聊聊天,是一天最親近的時刻」當作是一種昂貴的高級料理,那麼這頓在家用餐的飯菜可是物超所值的大餐。

因為我特別鍾愛這種物超所值的高級料理,所以盡可能在家裡做飯,和孩子一起親子廚房共樂,讓孩子也跟著學習洗米、做菜;我們關掉電視機、打開音樂聆聽;我們面對面,欣賞對方今日負責的菜餚,並給予肯定;我們互相提供笑話,也在言談中知道家中每一個人的狀況,孩子的學校生活,爸爸的工作以及媽媽的新想法⋯⋯這些都因為在家裡吃飯而得到完整的對待。


▲外婆夾菜給小孫女yoyo吃,2009.10.31

蔡穎卿老師文章的最後一段引人深思:
吃飯有沒有可能再回到一家人對坐,隨著身體的營養獲取也同時進行彼此關懷、心靈養分運輸的活動?「在家吃飯」有沒有可能繼續擔任一個孩子了解「家庭」的媒介?

「在家吃飯」,是一家人最親近的生活需求,至少孩子很需要這項既是心理又是生理上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折衷處理,一星期至少有幾天讓家裡的廚房熱鬧火熱,或是假日全家人一起在家裡吃一頓飯,我想,孩子會很高興的。

「親子廚房樂事」,Link

本文亦發表在親子天下部落客共和國,Link

延伸閱讀:
【Video】宴客啦~美玉姐小辦桌(10.5ys)
回家吃飯
外婆種的菜與煮的菜(7.6-7.8ys)
【專欄】看見大世界:上市場採買 活潑生動的生活課(2017.06) 
添加「愛」的美食。《食神小饕餮》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1. 我們會外出享受美食,
    但大部份還是選擇在家吃飯,
    雖然常是簡單的料理,
    但只要一想到外面食物大多太鹹、太油、菜太少、吃不到鮮魚….
    就會覺得在家吃飯真的很好啊^^

  2. 其實在家煮飯的樂趣,另外一個就是逛菜市場
    這是我每天放學後最期待的事呢!
    家人能一起吃飯是最幸福的事了。

  3. 〝在家吃飯〞也是我當初想請育嬰假的理由之一~
    或許我的同事會覺得這好像不是很重要~
    就如同你文章中所說效率與價錢都不如外食~
    但還是很懷念小時候放學回家餐桌上那有溫度的菜~
    所以雖然我的廚藝沒有媽媽好(好像大家都有這樣的困擾)
    女兒又超挑剔的(嗚~不貼心啦)~
    但這應該是個對的方向~
    很佩服你還能帶著zoyo一起作菜~
    想必是得花更多的時間在廚房~
    你是以怎麼的心情辦到的?

  4. 其實在家用餐並不會比外食貴耶
    我都是精打細算注意營養均勻食材多變化
    也是跟小孩一起準備

留言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