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紅毛港文化園區:家鄉片段回憶

家鄉夷為平地已經過了十多年,這些年回去看過面目全非的它,也看過重新整形拉平的它,更看過它建立新的建體,變成完全不同的模樣。我總是靠著四根大煙囪來推測我家的位置;靠著南星計畫入口前,那三個「紅毛港」綠底白字知道母校鳳林國中的舊址,以及靠著埔頭仔台電出水口知道小時候騎腳踏車時,在哪個小坡道摔倒了。這些都是移不走,已內建在回憶資料庫,不受環境改變而影響的片段回憶。


▲往前走就進入紅毛港,左側是我母校鳳林國中舊址。

「紅毛港文化園區」開園後,總是抗拒去參觀,雖知這園區試圖幫我們留下記憶,但還是抗拒去當個已過去式的老紅毛港人。就這樣,一晃眼,十多年過去了。


▲小時候曾在此區附近小水溝裡抓蝌蚪。

今年新春家族小旅行,因為武漢肺炎正蔓延著,我告訴家人:「別去看電影,別去人多的地方,別去室內空間。」是這樣的機緣下,我終在十多年後,踏入了這個以「紀念」(「保存」價值低)為主的園區。


▲以前巷子沒這麼寬!

當我走入歷史街區,看著模擬的巷子時,笑說:「巷子哪有這麼寬啊?只要有一台腳踏車經過,人就過不去了。」從前可是細細長長的窄巷,而且串連每一間房子,後門通前門,鄰居就是鄰居,緊密的很;看見模擬的老房子也笑說:「我們的房子哪有這麼高啊,都矮矮的啊!」但拐個彎,看見斑駁的牆面時,瞬間刺激哭點,那樣的灰泥牆,就是兒時用手摸著、靠著躲貓貓的牆,是拿著小石子塗鴉的牆,我感覺到那逝去的童年,正透過這斑駁老牆瞬間穿越時空來到我面前,促使思鄉的人鼻酸了。


▲好熟悉的牆面。

癡癡看著大船入港時,一個觀光客告訴我,「就是要這樣做啊!高雄觀光都沒有發展起來,這樣才會吸引人來。」我瞭解他急欲讓高雄活起來,但淺淺微笑回應的我,心裡有千百個不願意,誰願意失去自己的老故鄉啊?!

或許外人會問:「紅毛港有什麼值得成立一個園區?」除了讓我們紅毛港人心裡稍微平衡一點,若以熱愛歷史、愛看老屋的角度來看,或許我會告訴人們:這裡因為遷村計畫,從1968年開始禁建,使得建物像時光停留一樣,滯留在六〇年代。我都還記得小時候政府人員來村子裡,逐戶標號,在屋子牆面寫上大大的數字。因為限建的原因,從我出生到紅毛港遷村,所看到的建物景色都是一樣的,是個老老的聚落。

我或許已經成了半個觀光客了,若以外人的眼光看園區,較能接受這裡稱之為適合旅行的網拍美景,甚至會推薦大家來這裡看海、看大船,那是我年輕時,心情不好就會來的地方,我們稱它為二港口、高字塔。而這裡還曾經有個輪渡站,可以搭船到小港臨海新村。就讓我以當地人的視角來看這裡吧!

一月二十七日,二〇二〇,鼠年初三

我們一行人從娘家出發,先到小港糖廠吃冰。日治時期,小港糖廠稱為「後壁林糖廠」,高中生歷史課教到的林少貓後壁林事件(請參看:林少貓抗日的故事。《小貓》),即在此區域。雖然糖廠已結束經營(1909-1983),但營業部仍賣著冰品,尤其是從小吃到大的紅豆酵母冰,可是在吃過各地糖廠酵母冰後,還是覺得小港糖廠的最好吃。

吃完冰後,繼續往南走,要回到紅毛港。在進入家鄉前,會經過空氣最糟的中林路,它以化學味道告訴你,你的家快到了!

20200127-4 拷貝

一進園區購了票,因為沒有鄉民證,我還叫我哥快說紅毛港口音,我哥立即反應說:「厚瘩厚瘩。」就是「好啦好啦。」yoyo問我:「為什麼要這麼說?」我說:「紅毛港人喜歡在句子尾音加上Da音。」

二港口遠處信號塔恰好出現「O」字,我告訴zoyo:「有大船要出去囉。」因為O代表「OUT」,若出現「I」則是有大船要進來,代表「IN」。zoyo問我為何知道,以前常常來這裡看船,看著看著都明白。今天很幸運,一下子就看到船出又船進,大船就在我們眼前。

老哥又像個孩子似的,約孩子玩「閃電DD」,一時不知什麼DD,後來才知道是紅綠燈、土地公、鬼抓人,這些也是小時候愛玩的遊戲。這裡地大,可以讓大小朋友跑得盡興。結果當天回家時,過年熬夜多日的女兒說:「舅舅玩什麼閃電DD啊!這個遊戲最累了,我們快累死了。」


▲舅舅約年輕人玩閃電DD

園區內模擬幾棟建物,有些我甚至有點記憶。


▲海澄里洪宅就在我家附近

海汕一路119號的海澄里洪宅(1948年創建)就在我家附近,房子的對面就是一個小坡道往外海路,而我就是在這裡騎腳踏車摔跤的,而且我還記得,有一年中秋節,洪宅旁的雜草空地因為大家放枝仔砲而引發火災,當時消防車要進入窄窄的海汕路還相當困難呢!


▲秋冬中藥行


▲秋冬中藥行內有鞦韆

海汕一路287號的秋冬中藥行,恰好在姓楊仔廟(飛鳳宮)對面,就在廟埕(也是早市位置)旁邊。因為曾經進去過,所以有印象。這棟建築是1933年創建,哥說,這戶人家好像移民了,不知是否如此?

建築師將這復刻的房子空間置入三個牢固的鞦韆,我們幾個在這裡盪鞦韆,盪得很開心!


▲時代鐘錶眼鏡行


▲金成發李宅

海汕三路64號的「時代鐘錶眼鏡行」(1955年創建)雖然陌生,但好像國中時期曾經騎腳踏車經過看到;而海汕三路209號的「金成發李宅」(1960創建)就更沒印象,因為這裡已經距離我家比較遠,不過要是它現在還在,熱愛古厝的我一定不會錯過認識它的機會。

20200127-11 拷貝

老媽美玉姐打了電話催大家回家吃晚餐,哥告訴她:「我們在紅毛港,姓蘇仔。」我在一旁聽著,突然覺得好有感覺,以姓氏聚集的紅毛港人,都習慣稱自己所在位置是「姓李仔」、「姓洪仔」⋯⋯,而「姓蘇仔」就是以前紅毛港的最底,大概就是海汕四、五路。

瞞著美玉姐,我們一行人又跑到隔壁村——大林浦廟口吃小吃,小時候每年農曆過年,我們都會來這三村落(包含鳳鼻頭)的「市中心」吃喝玩樂,今天吃了黑輪、QQ蛋、臭豆腐,還玩了套圈圈。這個年過得好童年、好「小時候」。

有機會,還是邀請大家來我們家鄉的「姓蘇仔」玩,登高字塔、看日落黃昏,看大船入港,你們可以搭遊艇來,而我還是會刻意經過臭氣沖天的中林路,再經過大林浦,那才是我回家的路。

 

延伸資訊:

紅毛港文化園區,LinkFB

 

延伸閱讀:

2020鼠年初二:尪仔標DIY,拍出紅包號碼來(15.6ys)

鼠年到:年畫+穿著毛茸茸裝的Rocker門神(15.6ys)

【帶著爺爺去旅行】帶爺爺去找他的小時候:高雄大寮與林園(13.2ys)

房子後的大水溝

小巷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