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事報營隊第一天,由獵人帶路認識鄒族文化後,安孝明老師搖身一變,從講師變成大廚,一個人打點40人餐點,獵人皮帽頭飾恐怕得換成廚師帽。我在一旁跟著,頻頻問:「我能怎麼幫忙?」他專注料理菜餚,帥氣果斷地回應:「不用!」弱兵樣的我只好搶聽口令,搶做事,例如聽到「醬油」時就趕緊衝到廚房拿醬油。
三月春日,夫妻倆才往南方澳去,兩人走入巷弄、踏石看浪。不過四個月,盛夏高溫下,我帶著女兒再訪,要讓女孩們看看少女時代的外婆,遠從南部小漁港來到宜蘭,在南方澳度過少女時光的地方。
對一個不熟悉台北的南部人而言,當你告訴我「南海學園」時,是無法知道那在哪兒,又有什麼特別的意義。透過Google Map,我把游標落在台北市建國中學一帶,地圖標示周邊有著台北植物園、郵政博物館、國語實小、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還有頗具知名度的牯嶺街。
每到一個地方,就想喝一杯當地的咖啡。 每走一小段路,都需要慢下來沈澱心情。 這是一直秉持的旅行調性,也是如此,出發至南方澳前,先在網路上找到了「與潮珈琲」,一個在漁港老屋開設的咖啡館,會是什麼樣子呢?這引發我的興趣。
因為母親講述一則少女時代故事,促使我前往南方澳漁港。雖在多年前小家庭旅行時來過,卻只是蜻蜓點水,過境路過。 多年後的今日,夫妻倆再訪。我彎進了路,走入了巷,看著作業中專注的漁民;也與體力強盛的移工擦身而過,居住在此的居民遠遠地觀望我,然後露出笑容,主動與我攀談。每個地區因土地環境、里民生活而交融出特有的人民氣質,南方澳的居民顯現的就是「親切友善」的氣質。
寒假「2023逐溪而行」拜訪了多條台灣溪流,台東鹿野溪是我們拜訪的第一站。當時看著幾個愛玩的青年駕駛著箱型車在溯溪,他們告訴我們:「往裡面走有野溪溫泉。」往裡面走,指的是紅葉溫泉區,當時時間不足無法隨興往山裡摸索,但我記下了這個當地人,為我推薦的冬季枯水期行程。
去年十二月一系列的「葉石濤文學走讀」竟遺漏了一篇紀錄,這系列文學景點依著五篇葉石濤的作品走讀府城,包含〈抉擇〉、〈阿姆的情人〉、〈吃豬皮的日子〉、〈紅鞋子〉及這次要談的〈巧克力與玫瑰花〉。
半日遊北埔後,驅車遊走浪漫台三線,為的就是繼續完成「2023逐溪而行」的計畫,我得在西部再觀看兩條河才行! 礙於時間不足,無法像在東部一樣走近河床邊,近距離看溪,不過從高度望下看溪,又是個不同角度的觀看。首一是峨眉溪,幾個月前閒走台三線時(參閱「新竹北埔文旅行:藍鵲書房、龍瑛宗文學館、六木珈琲焙煎所、鄧南光影像紀念館」一文),看見有人在峨眉溪上划筏,呈現了水墨畫裡的悠然閒逸,決定再看一眼峨眉溪。除...
▲左右女孩雖然不同學校,但居住同一城市,動不動就相約見面,這天兩人一起去野餐。 大學生過了一學期後,告訴我:「便利超商、學餐的菜吃得好膩!」一向熱中下廚的女孩,因無法自己煮菜而感到空虛無趣。想起母親曾建議我,要買料理電器給女兒,這樣可方便住外的她們加熱食物、煮些簡單的菜。美玉姐的好點子要採用,遂於寒假期間,幫女兒添購了電磁爐及小鍋子,她們則買了簡單的鍋鏟及廚具,開始外宿生的料理新生活。
女孩北漂離家後,因為僅剩我倆夫妻,親友總是以一種喜悅感,說我們戀愛中。老媽說:「妳現在應該是在談戀愛」;朋友也說:「你們現在是戀愛中⋯⋯」的確啊,我仔仔細細推算,兩人世界的種種回憶竟得往前推到十八年前。而現在,我的確像是戀愛中,不過更像是與一個合作密切的夥伴,到處遊玩到處學習。於是,舊地再訪或是發覺新景點都成了兩人的足跡目標,為了就是增加更多的回憶。 就如高雄的「旗後燈塔」,這麼多年來去旗津,竟然...
常聽朋友說,不敢從東部開車南北走蘇花公路,那條山路彎曲難行,一邊就是斷崖,考驗駕駛人的體力與專注力。我想起六、七回環島走蘇花公路,總是有一種耐性被磨光的感覺,怎麼還沒結束?怎麼又來一個彎?怎麼又進入山谷了,那種綿延不斷的山路真像是繞頸的臍帶,讓人受不了想下車呼吸。但幾個月前,好友髮型設計師告訴我,「蘇花改」截彎取直,好開多了!讓我真想體驗看看,到底與先前的路況差別有多大?!
旅行第二天(2023.01.30),一早從花蓮光復鄉驅車往北,經過花蓮市,晚間停留秀林鄉。這天的餐食特別想記錄下來。
老媽撥了電話給我,問起這麼冷為何跑去花蓮了?我告訴她,旅行五天都是好天氣,每日都出日頭。我感謝老天賜予好天氣,強化了旅行的舒適感,從前到花蓮、宜蘭總是濕氣重重,這一次卻是陽光普照,一點雨氣也沒沾染到。
今年美玉姐的八個內外孫,有六人已經上大學了,身為家族活動組組長的我,毅然決然地砍掉了大學生領壓歲錢這件事,我說:「我是討厭的姑姑及阿姨,你們都已經成年了,不能再領壓歲錢了。」去年早已暗示這件事,是因為連左右姐妹也覺得大學生領紅包怪怪的,為了讓年輕人們知道「成年」早已降臨,我把停止領壓歲錢作為成年的分界線,但晴與翔兩位國中生還可以領很多年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