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日本銀行京都分行大廳櫃臺裝飾。 年近了尾聲,天氣寒冷,旅人看到的已是秋楓、冷霜的京都,而我還停留在盛夏,實在拖延了過多的時光。非得一鼓作氣,把夏日旅行最後兩天一起簡單記錄,好好將句點落在最美的位置。
▲13歲的zozo第一次看見枯山水,2017.07.29,13ys。 前幾天孩子放學和我討論了一則日本歷史問題,她們問我:「織田信長的火燒本能寺事件,那個本能寺還在嗎?」我回答:「現在京都有一個本能寺,但已不是原建築,也不是原址,原來的本能寺已經在1582年付之一炬了啊。」
暑假到京都旅行時,預先安排了幾個景點,計畫性地想在這一趟旅行當中,鋪陳專欄內容的氣氛,就如今年冬天的環島旅行一樣,寫下「島嶼的路上觀察」這一篇專欄。到京都旅行要寫下什麼與藝術相關的題目呢?當我走在街頭時,觀察人、觀察建築、商店與招牌、工藝藝術⋯⋯等,這些環境中的靜動在我這旅客的腦海裡,形成一股特殊的京都美感。回到家後,我以谷崎潤一郎的《陰翳美學》及柳宗悅的《民藝之國 日本》作為這篇文章輔論書籍,希...
▲今天再度騎腳踏車繞京都,2017.07.29,13ys 這已經是旅行中的第六天,我們清楚知道在京都只剩下兩個整天,若仔細想有什麼還想體驗的,大概就是騎腳踏車了。第一間民宿有提供腳踏車,第二間沒有免費提供,但可以向他們租借,一樣是一天500日幣。這天預訂了車,開始我們在京都自轉車的一天,這一騎就到晚間九點多才回旅館,盡興到底。
書架上放了一張我和Doch的合照,暑假從日本旅行回來後,女兒終於看得懂了,「媽媽,這是在清水寺拍的耶。」是呀!拍攝的角落也正是zoyo逗留的地方,親自踏過的土地,記憶才會如此鮮明、容易辯白。
那天,透過玻璃,我看見河井寬次郎7月28日的日記攤開著,正是好多好多年前的今天,可知,他的後代每日都將他生前的毛筆日誌攤開展示。不論這裡帶給我什麼樣的平靜與衝擊,光是知道河井寬次郎如此有紀律的生活與記錄,就夠讓我心生佩服。但或許他並不是那樣深硬固執,紀念館二樓牆上掛著「樂在工作」的書法像是在警惕著自我。
京都旅行第五天,這天往清水寺去,這一帶實在名氣過大,縱使知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清水寺正在整修中,但若不帶女兒前去,好像會遺漏重要的交集。說來也矛盾,這一區觀光客甚多,旅遊品質並不是很好,二年阪、三年阪⋯⋯等,都淪為「商業觀光」氣息頗重之處,很像那種台灣觀光區,有些店家批貨來擺賣的模式,若想認真看到骨子裡的京都美,得很用力的觀察與分隔,並避開眾多觀光客,想來實在有點可惜。不過,若不論商業化,這...
旅行的第四天。 今日的目的地是兩所大學,一是京都大學,另一是京都造形藝術大學,這兩個學校風格不一,一所是以自由學風聞名的百年學校,另一則是充滿藝術創作的造形藝術大學。
▲認真觀察動物標本,2017.07.24,13ys 著手寫這一篇時,「京大綜合博物館」的動物標本展已於10月8日結束,但我仍覺得有記錄的價值,因為看了這個展覽之後,更讚嘆京大博物館內的收藏。
這是計畫中一定要來的地方,為的就是想看看這1897年創立--京都第一學府的樣子,也想看看河合隼雄爺爺的學校,更想知道培育八個諾貝爾得主的學校是個什麼樣子?
我一直都還記得,走在前方的女兒揮揮手,招呼著我趕緊去看看,我快步走向東大寺的南大門,上了階梯,還來不及讚嘆木柱、木梁構造宏偉,往她們手指的方向一看!兩側保護網內的木雕仁王如此巨大,震懾從未看過大型雕像的我,這到底是怎樣雕成的?
小女兒yoyo有一隻貼身的玩偶叫「豆豆」,是那種從小抱到長大、離不太開的玩偶,因為是一隻麋鹿,所以,舉凡是「鹿」的物品她都說:「好可愛」,不知不覺也收集了許多「鹿」製品,書桌上、床邊、公佈欄都是小鹿豆豆。兩年前,大阿姨去奈良買了一隻皮革製品的鹿玩偶送給了她,yoyo叫它「豆皮」,還說希望有一天能去「豆皮」的故鄉,說著說著,我們終於也來到了奈良。
走在千年古都京都,享受著隨時都可能出現上百年古蹟的驚喜,在這裡我們如此微不足道,任何一個老房子都比我們早好幾個世紀屹立在此。雖是如此,這個老古都還充斥著現代消費世界的刺激訊息,物質享受的欲望不斷的考驗著人們。
在北野天滿宮市集逛了三個小時後,我們繼續騎腳踏去尋找沒有實際地名的「西陣」。說來也是可惜的景點之一,因為我們應該多瞭解西陣,待更久的時間才是!一天兩個點已經夠鬆散,為何還是覺得無法深度旅行?
▲旅行第二天,我們騎腳踏車來到北野天滿宮,13ys 從日本回來後,我曾問過Doch及左右女孩,如果再訪京都,有哪些地方很想舊地重遊?他們三個不假思索,同時回答我:「北野天滿宮的市集」。 其實,我也是這樣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