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條公路

新竹峨眉溪、中港溪/桶柑的滋味

新竹峨眉溪、中港溪/桶柑的滋味
半日遊北埔後,驅車遊走浪漫台三線,為的就是繼續完成「2023逐溪而行」的計畫,我得在西部再觀看兩條河才行! 礙於時間不足,無法像在東部一樣走近河床邊,近距離看溪,不過從高度望下看溪,又是個不同角度的觀看。首一是峨眉溪,幾個月前閒走台三線時(參閱「新竹北埔文旅行:藍鵲書房、龍瑛宗文學館、六木珈琲焙煎所、鄧南光影像紀念館」一文),看見有人在峨眉溪上划筏,呈現了水墨畫裡的悠然閒逸,決定再看一眼峨眉溪。除...

從花蓮到宜蘭:清水斷崖、截彎取直的「蘇花改」、再食「廣興做粿」

從花蓮到宜蘭:清水斷崖、截彎取直的「蘇花改」、再食「廣興做粿」
常聽朋友說,不敢從東部開車南北走蘇花公路,那條山路彎曲難行,一邊就是斷崖,考驗駕駛人的體力與專注力。我想起六、七回環島走蘇花公路,總是有一種耐性被磨光的感覺,怎麼還沒結束?怎麼又來一個彎?怎麼又進入山谷了,那種綿延不斷的山路真像是繞頸的臍帶,讓人受不了想下車呼吸。但幾個月前,好友髮型設計師告訴我,「蘇花改」截彎取直,好開多了!讓我真想體驗看看,到底與先前的路況差別有多大?!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步道:立霧溪從山谷蜿蜒向東流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步道:立霧溪從山谷蜿蜒向東流
二〇一八年,帶著還是國中生的女兒,首次拜訪太魯閣,當時只在課本中看過東西橫貫公路牌樓照片的左右女孩,只憑藉這張照片來想像。那一回,安排行走「砂卡礑步道」作為認識太魯閣的首站,我依稀記得第一次看見立霧溪從山谷裡流出來,以及藍綠色的支流砂卡礑溪就足以感動我這西部海邊長大的人。

雲林土庫半日遊:怪人花枝鱔魚麵、有日本觀音的順天宮、丘山角咖啡

雲林土庫半日遊:怪人花枝鱔魚麵、有日本觀音的順天宮、丘山角咖啡
一年前,上一波疫情煙霧籠罩,「公路旅行」成了疫情下喘息的方式,路上看風景,車內吃美食,車程刻意拉長,抵達更遠的地方。深刻記得有一回驅車前往雲林土庫時的興奮感,陌生城鎮引發感性的刺激,我一向樂於當個觀光客,並非東買西買的購物團,而是叮嚀自己,以陌生的感覺接近環境,才會感覺新鮮、充滿刺激,漸而細膩觀察身邊的人事物。

通往天堂的階梯/大鳥海邊的石頭不見了

通往天堂的階梯/大鳥海邊的石頭不見了
旅行台灣東部,離開首站大武漁港後,滿腦子都是孤獨漁港及無助木麻黃的景象,纏繞著無奈心情繼續行駛台九線。同樣在台九線大武段(大武南濱休憩區,快到時會有指標),有個相當知名的戶外裝置作品,這一站是給左右女孩開心拍照的,也因為停留拍照,剛剛的纏繞的心情稍微鬆解。

台灣海峽啵啵聲接往南迴公路

台灣海峽啵啵聲接往南迴公路
上個月的旅行,在Google留下時間軸足跡,我總是習慣點選曾走過的地方,從頭想一遍,在哪兒做了什麼,一是實際拜訪,一是閉目冥思,兩回合的沈澱才夠我紀錄知覺的厚度。從高雄一路往南,國道三號下了南州交流道,開始走著屏鵝公路,枋山海邊一處是我們習慣停留的點,宛如天上落下的大石頭、幾株木麻黃在海邊搖擺纖細的葉,那是我們紀錄的座標。

【台61線】濁水溪南岸:雲林土庫、崙背、麥寮、嘉義東石

【台61線】濁水溪南岸:雲林土庫、崙背、麥寮、嘉義東石
若問台灣最美公路,除了東部193縣道外,這些日子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西濱公路「台61線」黃昏的風景。先前防疫期間,曾兩回開車遊「台61線」,一次從台南北門端,往北至嘉義布袋、東石,再往東至朴子南下回程,那一回在「布袋濕地生態園區」看見漂浮的鳥蛋,至今仍覺得是個弔詭的現象。第二回即是此次紀錄,我們再往北行,路線是先走國道1號往雲林土庫、崙背,再到西邊的麥寮,這些鄉鎮都在濁水溪南岸,原以為可以近距離看見...

十七歲生日,尋找十七號公路

十七歲生日,尋找十七號公路
十六歲末幾日,兩女孩嘟嚷著生日哪兒都不能去,連生日餐也不能入餐廳內。我想著,自己二十七歲那一年生日,執行一個行動藝術,就是尋找二十七號公路。於是,我反問:「要不要來尋找十七號公路呢?」這一條公路可熟悉,屏東、高雄、台南都出現的西濱公路,這年紀就如這公路橫跨多縣市、多時期,有著童年的回憶,青春的痕跡還有對未來的期待。「好喔!」我說服了年輕女孩,在生日這天尋找台十七線公路,屬於自己年紀的公路。

【台61線】濱海快速公路:麻豆—苗栗之間

【台61線】濱海快速公路:麻豆—苗栗之間
來來回回台灣南北,不是走在風景優美的國道3號,就是穿越人口集中城鎮的國道1號,我們嚷著,總有一天要南北走完濱海快速公路。從前曾經走北部路段,南寮、砢間、新屋、永安漁港,一直到台北;也曾走過南部路段,台南北門到雲林口湖成龍濕地。這一回,我們一樣從台南北門往北,走到彰化鹿港,也就是說,從雲林成龍濕地之北,就是第一次走的路段。沿途經過多條溪流,每走過一條河,就想著到底是什麼河要準備匯入大海,嚴然是一邊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