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年之始,我與先生兩人依舊循著家庭儀式——元旦爬山日,在清晨起床,為「全新的起步」作準備,身體操練與鍛鍊都是好的開始,流過汗、肌肉痠痛,搭上美景就是自我年曆的首頁好風景。
這是2024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年對我來說是異常豐富的,也許是因為年初時,跟著獵人老師兩回爬上高山(獵人帶路II),春天有了一趟自己的小旅行(忽然小旅行),夏天又到歐洲旅行近一個月(2024背包客歐洲行),整年度的充電量是100%,我珍惜這一年所有發生的事,也謝謝自己沒有枉過2024。 最後一天了!來做點可愛的事吧!平日運動的公園有個大水潭,時常引來水鳥來覓食,白鷺鷥、高蹺鴴,還有紅冠水雞,是一邊運...
來台南這麼十多年,終於在今年吃到了冬至包,在冬至儀式感的催化下,我感覺自己咬下菜包的那一刻,更接近台南了。
九月一開學,馬上遇到了中秋,而且還是未連假的週間(9/17,週二),這恐怕是多年來少見的。家裡已有朋友送來了麻豆文旦,小顆小顆的掌中型,多汁多水,真好吃!朋友小軒提醒著:「一天一顆就好,不然會過量。」吃過量會怎樣?除了熱量高外,文旦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過量容易造成腹脹、腹瀉。
母親節這日(2024.05.12),不管多麽忙碌,也要把這天特地留下來,回家陪母親吃頓飯。美玉姐穿上一件我少見的綠色衣服衣服及黑褲裙,她顯然為自己的日子特地打扮,還緊張地問我,「戴上髮箍比較好?還是不戴?」(怎麼很像我會一直問女兒打扮的事)。我說:「戴上比較漂亮。」她這樣費心裝扮,我卻忘了攜帶相機為她紀錄美姿,實在不應該!
龍年年節假期結束前,我在家族社團傳了幾張十二年前,同樣是龍年初二的照片,讓家人們回味孩子們當年稚嫩的樣子。我感謝自己圖文紀錄了家族聚會活動,才能讓年輕人看到自己童年的年節三兩事,而我也能在孩子們的成長對照中,帶著懷念閱讀過去的歲月。
農曆年在寒假末段,是一件稍微緊張的事,因為一過完年就要開學了,年假的家庭歡樂都還在濃濃氣氛下,就要回到工作崗位。
每年元旦的爬山日,總是想著該去哪兒行?這些年總是在走讀曾文溪流域,不管是帶著小學生或是大學生,自己也持續「散步水圳邊」計畫。手邊的《圳流百年:嘉南大圳的過去與未來》已讀完,我想,或許該來走走「烏山嶺水利古道」。
部落格文章中,有一個「瘋節慶」的文章專區,用來記錄各種節慶,小家庭的過節儀式,包含春節、中秋、端午、萬聖節、冬至、元宵及聖誕節,這些節慶往往就是製造回憶的重要日子。
雙胞胎女兒一前一後返家,zozo才剛回台北十天,就換yoyo回到南部。我總想著,一學期才能回家一次,多可憐!尤其yoyo寒假還得留在學校,就覺得多回家一趟有其必要性,回家就可以避免兩三天晚睡(忙碌的大學生活都熬到三、四點啊);回家就可以暫且卸下焦慮的課程學習;回家就可以吃吃家鄉味,用食物慰藉斷格的味蕾經驗;回家更可以慵懶地依賴爸爸媽媽,獲得無限愛。
同樣一棵聖誕小樹,每到聖誕佳節到來,就撐開它的塑膠仿葉,吊掛彩度過高的小飾品,晶晶亮亮,提升心情彩度。 同樣一雙輕巧小手,每到聖誕佳節到來,就抓取那些歡樂飾品,圈繞著用力撐開的小樹,盡心盡力,營造聖誕光彩。
以為早就練習過,但還是有些不習慣,甚至落寞良久。 去年預習著這道題,紊亂又帶有幸福的心情攪弄著。一年過後,我如寫著早就指派的作業,無趣地面對這道題:沒有女兒在身邊的母親節。
▲今年大家都穿條紋衣 每一年過年,總是要過得深刻,過得趣味,才能在往後想起,有不同的回憶勾著我們,不斷地露出笑容。去年開始進行「新春郊遊衣服主題秀」,頭一年就選擇紅色衣服沾喜氣,今年呢?
今年美玉姐的八個內外孫,有六人已經上大學了,身為家族活動組組長的我,毅然決然地砍掉了大學生領壓歲錢這件事,我說:「我是討厭的姑姑及阿姨,你們都已經成年了,不能再領壓歲錢了。」去年早已暗示這件事,是因為連左右姐妹也覺得大學生領紅包怪怪的,為了讓年輕人們知道「成年」早已降臨,我把停止領壓歲錢作為成年的分界線,但晴與翔兩位國中生還可以領很多年喔!
盼啊盼啊,終於等到女兒們都回到了家,zozo已回家三日,日日帶著她回顧童年味蕾的滋味,回味著南部的美食;yoyo因為劇組工作,直到昨天深夜三點多才回到南部,雖然在外地唸書,但還是得回家過年,這是她們北漂後第一次的春節,什麼事都不能忘,包括每年畫年畫與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