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種書店邁入第三年了,帶著年輕人共同種下一家書店,店裡的店長群都是大學生,時常得進修學習。這天是年度充電日,去年帶店長們一起走府城十字大街,今年要去哪呢?想起幾個月前的「六義山步道」(四德登山口)輕鬆好走,回到甲仙市區又可吃芋頭食品,是休閒性相當高的一條路線,於是決定載年輕人一起前往烏山山脈的北邊:六義山步道。
一連去了三次高雄哈瑪星鼓波路代天宮廟前,感覺像是彌補過去怎麼沒去的遺憾,我曾在西子灣大學工作了幾年,年輕學子總是跟我說,他們到代天宮廟前吃東西,那兒的美食多棒又多棒,但六年來我一次也沒去,因為下班就想回家,假日也不會特地回到鼓山區。而Doch曾在壽山國中任教過,有個學生自豪地告訴他,廟前最多人排隊的魚丸店就是他家,要老師一定要去吃,他也錯過了品嚐美食家庭的滋味,直到最近,我倆才踏進了鼓波街,在代天...
如果沒有記錄下來,我就會忘記前一年的今天,我是怎麼過的。
大學生左右女孩總會在學期中回家一次,這學期她們安排得當,回南部看表演老師的演出,又可以回外婆家,陪阿嬤吃生日餐,回家充充電是必然的,帶走食物補給物是可以想像的、包裹家人的愛更是理所當然、吃了大餐補充營養,以及享用家鄉美食作為鄉愁的慰藉。
旅行時如果能夠搭配在地農特產品或美食享用,那絕對可以為旅行加分;若是參與到一場文化活動,那更是一場滿分的旅行。走完六義山步道,下山後直接回到甲仙市中心,多次來到甲仙已經知道該吃什麼,該買什麼伴手禮。
想著,上一次爬山是何時?已是半年前與大學生一起去刣牛湖山,算來,日子也久!這半年我們去了歐洲一趟,以背包客之姿鍛鍊體能,但我卻不小心染上病毒,以致於氣喘後遺症找上我,為了確認自己是否解除後遺症,休養半年後,我選了較輕易上手的山林步道,測試身體的耐力。
高雄左營離自家不遠,要往舊城去,常常是一個念頭就可以成行,那天,只是突然想吃左營大路上的「汾陽餛飩」,就驅車往二十分鐘路程的鳳山縣舊城去。
龍年初三,選擇到高雄駁二特區看黃色小鴨,身為高雄人一定要為高雄宣傳。
氣溫無預警地降了,冬已經踏上了南方。硬碟中未整理的照片,仍有初夏烘熱的影像,那穿著短衣、溫度數字逐漸上升的夏日中,有一資料夾藏著我鑽入高雄人車熙攘市象中,特顯安靜的「愛河之心」公園。
童年時期,因為家住高雄的邊緣地帶,母親也未曾穿著華服,帶小孩去逛時髦的崛江商圈,因此,從未有鹽埕區繁華景象的記憶,反倒自己青少年時期愛逛街,而對五福二路的「新崛江」有認同感,也是在那時我才知,原來「新」崛江的命名是因為有個舊崛江。
從【國道10號】開往美濃旗山一帶,美濃總是多於旗山的次數,我遺忘上一回是何時去蕃薯寮(旗山舊稱),滑文部落格才知已是七年前的事,2016年帶著公公到老街及孔廟。
女孩北漂離家後,因為僅剩我倆夫妻,親友總是以一種喜悅感,說我們戀愛中。老媽說:「妳現在應該是在談戀愛」;朋友也說:「你們現在是戀愛中⋯⋯」的確啊,我仔仔細細推算,兩人世界的種種回憶竟得往前推到十八年前。而現在,我的確像是戀愛中,不過更像是與一個合作密切的夥伴,到處遊玩到處學習。於是,舊地再訪或是發覺新景點都成了兩人的足跡目標,為了就是增加更多的回憶。 就如高雄的「旗後燈塔」,這麼多年來去旗津,竟然...
(照片是我們北上把zozo送回學校,在把yoyo接回南部,這天和小事報夥伴一起到關渡美術館看展覽,zoyo這天見到面後又分離。) 寒假結束剛過半個月,雙胞胎女兒也已北上開學,這個寒假是她們第一次外居返家,離家的大一生再度回到家鄉,肯定更珍惜自己的家。寒假末,因為學校工作與開學時間不同,兩女兒各自在家五天,zozo停留在家五天,然後北上入校,換在學校工作的yoyo回來五天。
▲今年大家都穿條紋衣 每一年過年,總是要過得深刻,過得趣味,才能在往後想起,有不同的回憶勾著我們,不斷地露出笑容。去年開始進行「新春郊遊衣服主題秀」,頭一年就選擇紅色衣服沾喜氣,今年呢?
不僅我等著大學返家過節的女兒,連西川爺爺也殷殷期盼孫女歸來,看見雙胞胎孫女來到身邊,他與左右姐妹擁抱著,拍拍背說:「好久沒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