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田上的米亞播」:茶山部落播小米

小米播種在鄒語唸作「mimpo」,也就是這場活動的命名:米亞播。

20231201-海報

好友冠彰在嘉義茶山部落的「雜糧產銷班」認養一塊小米田,準備切身投入栽種原生種雜糧,這天,是播小米的首日,他邀請團隊朋友們一同上山共做,我們也就跟著到茶山部落,見見好友巴蘇雅。

十二月一日,二〇二三

「雜糧產銷班」的朋友們非常友善,幾乎全員出動,為這堂體驗活動準備了完整課程及豐富的餐點,一到現場,就發現茶山朋友已經在燒火,準備烤肉,未上課、未勞動就因為這些長箭竹、熊熊烈火而興奮萬分。

茶山部落為阿里山鄉最南端,人口組成為鄒族、布農族與漢人,當時吳鳳鄉鄉長(現為阿里山鄉)高一生鼓勵族人遷徙至地形較為平坦易耕種的新美、茶山,學習現代音樂的高一生,仍積極創作傳唱鄒族歌謠,他還創作了三首〈移民之歌〉以鼓舞族人。

茶山部落就是當時遷徙過來的部落族群,原名為:cayamavana,即為「山腰上的平原」,後來又因yama像是日文的「山」,所以cayama(珈雅瑪)又稱為茶山,巴蘇雅說著:「看不到茶園的茶山」。

「茶山雜糧產銷班」的安啟信班長及美玉小姐介紹了產銷班成立宗旨以及夥伴們,他們一字排開,向心力極強。

巴蘇雅是中間牽引人,讓團隊夥伴與產銷班朋友相互連結,他表示也希望藉由栽種小米的過程,慢慢整理鄒語中關於種植的相關語。例如今日要栽種的鄒原生種,為:capngʉ 。

今天主要是要進行播小米,有幾個動作都列在活動海報上,像是整地;掘:以鋤頭掘地;搓揉使小米脫落;覆土。這幾個動作,除了整地已事先完成,今天就是要搓揉小米、掘地、撒小米再覆土。


▲搓揉使小米脫落

第一次近距離看見小米粒,上一期(今年)採收的小米穗曬乾後,就成了這一期栽種的種子,我們雙手搓揉,使其小米籽脫殼,這些脫殼的小米粒就是要灑入田地再覆土,當然我們的速度過慢,產銷班的朋友們已經先幫我們準備好好幾杯的小米籽。


▲竹筒飯裝米後,用佛手瓜的葉子塞密。

在播種前,先把中餐的竹筒飯裝米烘烤的前置作業完成,巴蘇雅將大家如何裝米,還交代不能上下敲擊竹筒,到底為什麼呢?是怕太緊密不容易烤熟嗎?此次餐點的備料用材上,運用多種植物,例如苦茶樹修剪的樹枝拿來燒火:三種竹子各有功用,烤肉長竹叉是用箭竹削成刺狀;竹筒飯的竹筒是用桂竹;盛裝食物的竹筒則用麻竹,製作成碗形,巴蘇雅甚至細心地刮畫每個竹筒表面圖形,作為辨識。而竹筒飯裝米後,還用佛手瓜的葉子塞密,進行烘烤。


▲盛裝食物的竹筒用麻竹製作


▲竹筒飯的竹筒是用桂竹


▲烤肉長竹叉是用箭竹削成刺狀


▲用長竹子烤肉的樣子

播小米

播米前的整地已進行大半,只是仍需用犁田機犁田,這機器需要強大力氣才能掌控,力氣弱小的就進行撿拾石頭的步驟,我有耙子可運用,就耙土讓石頭露餡,撿拾丟往田邊,我想起西瓜田撿石頭也是進行好幾週。整地過後,開始進行mimpo,把搓揉而出的小米籽播在土上,接著進行覆土動作。不知這些播下的籽何時能夠長大成人,從出苗到抽穗。也許我還會有機會看著長大中的它們。


▲犁田過後撿石頭


▲耙土

午餐

今天午餐相當相當豐盛啊!除了用劍竹烤的肉,夾青菜吃外,還有桂竹竹筒飯、南瓜、筍乾滷肉、青菜等,甜點還有原生種薏仁以黑糖熬煮、黏黏糊糊的芋頭小米粥、麻糬沾蜂蜜(超級好吃),實在非常想再吃一次啊~


▲去採菜

謝謝好友冠彰的邀請,安啟信班長、巴蘇雅的課程安排,「雜糧產銷班」的朋友們都相當親切,活動一結束,大家就跑去買這些雜糧,我也買了先前就買過的黑糖及脆筍。或許,未來小事報就能與「雜糧產銷班」合作。

延伸資訊:

1.茶山良食,Link

2.田野和山地,隨時有我的魂守著——高一生(Uongu Yata’uyungana) 

延伸閱讀:

【紅糙米的友誼】2022.09.21 

茶山部落採集/獵寮試做:走入野地,自然素材隨手隨做 

【2023小事報—曾文刊】獵人帶路3:來做竹水槍 

「種稻的一百種想像」:稻草人製作、田中央的割稻宴 

農人帶路:台南官田旗哥育苗場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