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讓他做,其實是幫助他

暑假旅行中,我住進一家風格獨特的民宿,早晨起床後,女主人為客人精心準備早餐,一道一道的美味營養早餐送上桌,給客人滿滿的幸福感。有趣的是,端來生菜、主食、水果的不是女主人,而是一個四歲小女孩,看她小心翼翼地雙手端著玻璃盤,已有「媽媽」身份的我忍不住在心裡吶喊著:「小心一點啊!」我身旁的女兒也看著妹妹穩穩地端著比她頭圍還大的瓷器盤走近我們,我心想女主人真是放心讓女兒做更多嘗試,但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是她的甥女,她笑著說:「我妹妹不敢讓小孩做很多事,連蚊子叮女兒也怕,所以她(小女孩)很喜歡來我這裡幫忙,因為我會讓她做很多事。」我心裡忍不住問問自己:我敢讓四歲的女兒端玻璃盤嗎?而且盤上已經有精心製作的佳餚。


要父母學會放手,是一門有期待感又憂心的事,拿捏進度完全取決於父母,父母若不願放手,不願心肝寶貝受苦,凡事都由自己幫孩子代勞,一旦孩子長大成人,什麼事都沒有學習到,那才是真正辛苦的時候,客觀說,也只不過是受苦時間慢了點。

這一期的親子天下(2012年7月刊)有個「斷捨離-父母學放手,培養獨立自主好小孩」的專題報導,報導前文有張攝影,一個國小女孩圍著圍兜,讓媽媽餵食Baby Food,我看了心一驚!如果國小的孩童還要媽媽餵食,到底是孩子的問題?或是父母的問題?孩子沒有生活能力,或是父母剝奪孩子學習生活能力?這只是餵食的畫面,其它更多生活技能呢?想起多年前在電視上看見一個以大學生為主題的節目,大學生笑著說自己不會使用洗衣機,那滑稽的畫面也許就像是國小孩童被餵食一樣,讓人感到不解!

「斷捨離-父母學放手,培養獨立自主好小孩」專題中說到:
當我們太以孩子為中心,錯估孩子的脆弱程度,過度保護之下會剝奪他們自然的生存能力。
美國布朗大學教授威廉.戴蒙(William Damon)提醒,「孩子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堅強、樂於挑戰、他們能面對挫折,更需要在挫折中成長。」

每個人做任何事都需要勇氣與自信心,尤其遇上困難,處境艱辛的時候,更需要面對挑戰的勇氣,父母過度保護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與勇氣,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強烈的依賴感,並認為自己什麼都不會,沒有力量。所以,請不要過度照顧孩子,要讓孩子學習自理,父母不可能永遠為孩子做好每一件事,過度照顧對孩子而言不見得是好事,因為能夠照顧自己(甚至照顧到別人)、分擔家裡的工作是一種最基層的能力與成就,放手讓他做,其實是幫助他。


▲讓孩子嘗試更多事,做更多事,其實是在幫助他累積生活能力。yoyo幫忙組裝櫃子,7.1ys

女兒zoyo即便已經小學生,偶而也會打翻水杯,我告訴她們打翻水並沒有錯,任何人都有難免疏忽的時候,重點是在打翻水後有沒有即時說「不好意思」,有沒有即時拿抹布善後處理,這才是真正要學習的部分,所以我不會幫打翻水杯的女兒善後(除非需要大人協助的部分,例如有玻璃碎片),幾次練習後,她們也知道如何在第一時間即時處理翻倒的水杯、湯碗,或是潑濺在自己身上的濕衣裳。

給予孩子充分的時間練習,讓他學習自理,做家事、承擔責任、遇到困難可以自己解決,然後給予肯定的笑容與稱讚,這才是真正關愛孩子的實質方式。放手,讓孩子做看看吧!你將會看到孩子成長的另一面。

淡定的教養智慧──斷捨離三心法,父母學放手  

※本文亦發表在親子天下部落客共和國,Link

延伸閱讀:
勇氣無敵?還是省錢重要?她們的「高空彈跳床」經驗(5.6ys)
當二廚變成主廚時(5.5ys)
放手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1. 「學習放手」真的是一個好難的課題,時間到了也不得不正視它。
    五歲後的安妮塔就比較常要求幫忙,雖然不放心,也還是擔心著放手讓她做,洗碗、洗菜、洗室內鞋,端食物、擺碗筷,也是和Selena一樣不停的在心裡喊著:「小心呀!」。看著這麼想幫忙想長大的安妮塔,是既開心又不捨。
    倒是Selena的文章提醒了我,雖然現在尚能在安妮塔打翻牛奶時心平氣和的告訴她沒關係,要怎麼樣做才不會打翻,但還是媽媽自己在清理。也該早早讓她學習著自己清理,否則上了小學,老師可沒辦法照顧到這麼細微了。

  2. 早,早上來您這看一看,果然又看到一頁好網誌。
    對阿,成人不也是,雖然知識與技巧多半是在錯誤中產生。而人性上:面對過失以及其行止,卻是很大的課題,沒人真正幫的了忙。
    您的孩子有一對好父母。

留言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