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事報—曾文刊】獵人帶路1:從傳統屋認識鄒族文化

第五屆小事報首站為中興國小茶藝課,下午一點鐘,小事報準時離開走【169縣道】,從石桌到達邦部落「二二八紀念碑」,再前往LAVANA,先前團隊夥伴「報衝小組」已先行場勘,於是領路在前,九人座汽車接續在後,這條地圖上沒有的路某些路段崎嶇不平,顛簸搖晃下抵達傳統屋,安孝明獵人老師已經站在屋前,英姿颯爽地等著我們。

八月十四日,二〇二三,Day 1

這堂午後的「獵人帶路」課程,是在鄒族傳統屋進行,先前與安大哥詢問兩屋名時,因學習不足而難以釐清,這堂課就明確告訴我們,從前鄒族傳統屋不分「家屋」及「祭屋」,都是融合在一起,直至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下,日本政府因為各種原因,希望鄒人將小米女神請出家屋,獨立於祭屋,此時才開始分隔。

一進傳統家屋內,屋內僅有火塘的火光,獵人老師正用大鍋煮著湯,竹編牆縫隙透進來的微弱光源,一條一條豎著。老師要大家觀察屋子三分鐘,以提問的方式進行,間接認識鄒族文化。於是小編們東張西望,試圖找出問題,一群愛發問的小編們圍繞在安大哥旁,相當踴躍地提問:

1.A形木架的用途是什麼?架上的鐵勾有何用途?

2.小米倉是什麼?做什麼用途?

3.獸骨有什麼動物?

4.頭飾有哪些羽毛

5.活動竹床做什麼用?

透過問題,我們得知許多鄒族文化知識:

1.屋子以竹材作為竹壁,屋頂以五節芒覆蓋,建蓋屋子時未有任何一釘,而是以黃藤綑綁圓木、竹子,這兩棟屋子都是安孝明老師依照傳統古法建造。

2.火塘的火不滅,可用來燻狩獵到的獵物。獵人老師也強調,在鄒語裡並非有「打獵」、「獵人」這樣的詞彙。在他們的狩獵文化中,有許多的狩獵倫理,例如不會狩獵未成年的山豬,但現在也有些調整,為了給年長的老長輩吃嫩肉,而捕獵幼豬。

3.屋子面東的門是前門,是男子進出的門;面西的門是後門,是女子進出的門,這樣安排並非是男性威權,而是因為前門右側,放置武器、獸骨架及打獵到的獸骨,這些經過搏鬥打殺,是有禁忌的地方,女性不要太接近。

4.小米倉用來存放小米,依照家中人口數量儲糧,不會有米蟲的問題。

5.鄒族頭飾的羽毛通常會有八支,用老鷹、藍腹鷴、帝雉的羽毛,一定是偶數羽毛。若是老鷹羽毛,代表著老鷹在天上盤旋時,親自射下始有資格配戴。 

這堂課在昏暗的光源下進行,火塘的火焰漸漸強烈,因為鐵網上烘烤著今晚的烤雞與豬肉,小編們有些眼睛被燻得難受,仍認真地聽完這堂課。若站在屋外觀看,這屋子都冒煙了~

晚間,獵人老師要為我們準備餐點,小編們去剖材、剖竹,今晚洗澡的熱水要相互幫忙、加材火煮熱水。同時間,也在這為各校小編拍張照。


▲茶山翰翔老師的貨車,大家在這拍照,他笑著說:「好想收費,一次50元。」

延伸資訊:

他人的田野,我們的文獻──談被書寫的鄒族祭儀(原住民族文獻) 

 

【2023小事報—曾文刊】第五屆小事報的第一堂課:中興國小茶藝課

【2023小事報—曾文刊】獵人帶路1:從傳統屋認識鄒族文化

更多「小事報」,Link

延伸閱讀:

【2022小事報-曾文刊】拜訪茶山:鄒族文化與打獵遊戲 

2021鄒之國達邦行(3):採拉刁鑽的黃藤 

2021鄒之國達邦行(2):河床邊五節芒。助收的袖套團隊 

2021鄒之國達邦行(1):《獵人帶路》、《鄒之屋》發表會 

屏東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5.6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