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教室

【來去七股潟湖】龍亨號觀光船遊潟湖

【來去七股潟湖】龍亨號觀光船遊潟湖
冬末兩回遊玩七股龍山村,搭著船漂漂蕩蕩遊潟湖,下七股沙洲踏細沙,漁人老師蔡大哥一路生態解說,回程還烤鮮蚵,可惜我吃得愉快就忘了拍照,烤蚵是包含在遊船的行程裡,此篇就單獨書寫搭船遊潟湖的紀錄。

【爬山】和女兒爬山遇椿象:龍麟山步道|王爺崙山|石松子山

【爬山】和女兒爬山遇椿象:龍麟山步道|王爺崙山|石松子山
早在寒假前,就先跟已大三的女兒預告,過年期間要和阿芳阿姨去爬山,沒料到南部一月底地震頻繁,只好先作罷!過完年,小女兒yoyo回學校劇組,忙著年後的表演。幸好還有zozo在家,就在她回台北前,同學kimi來台南玩,就一起相約完成爬山的願望。想想,上一次與女兒爬山竟是五年前的台南大凍山。

好好度過2024最後一天|運動兼看水鳥:高蹺鴴、大白鷺與紅冠水雞

好好度過2024最後一天|運動兼看水鳥:高蹺鴴、大白鷺與紅冠水雞
這是2024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年對我來說是異常豐富的,也許是因為年初時,跟著獵人老師兩回爬上高山(獵人帶路II),春天有了一趟自己的小旅行(忽然小旅行),夏天又到歐洲旅行近一個月(2024背包客歐洲行),整年度的充電量是100%,我珍惜這一年所有發生的事,也謝謝自己沒有枉過2024。 最後一天了!來做點可愛的事吧!平日運動的公園有個大水潭,時常引來水鳥來覓食,白鷺鷥、高蹺鴴,還有紅冠水雞,是一邊運...

秋來炊菱角,吃菱角炊飯

秋來炊菱角,吃菱角炊飯
是這樣微涼的日子,南部仍有陽光大方照耀,使得溫涼恰當,體膚舒適,就是這樣的氣候,讓我想起那年,帶著八歲的女兒們在台南官田,看著爺爺滑著小舟在磚窯煙囪下的菱角田採紅菱, 也是這樣盛產菱角的秋,讓我們透過菱角的香氣,牢記官田的味道。

小彎嘴鶥:窩窩窩的叫聲讓我記得牢

小彎嘴鶥:窩窩窩的叫聲讓我記得牢
從前住在都市時,看見白頭翁就覺得好驚喜,後來搬到生態豐富的山坡丘陵地,時常可以聽到嘹亮多變的鳥叫聲,白頭翁就被我冷落了。由於雙眼無法馬上追蹤到鳥輩的身影,我常用聲音記住牠(當然聲音記憶沒那麼深刻)。2013年聽到的「窩窩窩」就是其一,那是台灣原生種——小彎嘴鶥,多年觀察下,發現牠的叫聲多變,甚至也會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外來種白腰鵲鴝也是超級模仿王)

【忽然小旅行】台東大鳥海邊:再見南田石

【忽然小旅行】台東大鳥海邊:再見南田石
一連三天的出差,他終於結束工作了。離開東部前,如卸氣球的他,突然央求著,可以去看海嗎?當然可以的。 三天來都是我在享受著獨自旅行的幸福感,而他卻沈悶於無趣的出差工作。無論如何,得去拜託太平洋的風,吹散這股悶氣。

【獵人帶路ll:曾文溪/楠梓仙溪臨界區域踏查|玉山南山】(3):向獵人學習

【獵人帶路ll:曾文溪/楠梓仙溪臨界區域踏查|玉山南山】(3):向獵人學習
「三月十五日下山到台南,隨即趕到嘉義方面,調查阿里山山番(阿里山鄒族)。三月三十一日午後三點抵達達邦社(Tapangu),正好下著直徑約一公分的冰雹,覺得很新奇,就向番人查問,番人說降冰雹是少見的。今晚下起雨來,有點像冰雨。冒著冷雨轉往勃仔社,略微調查後,便結束達邦社一帶北鄒族的調查工作。」 森丑之助(摘自《生蕃行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