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書區

《寂寞的十七歲》白先勇早期短篇小說

《寂寞的十七歲》白先勇早期短篇小說
女兒yoyo高三時期,在進入學測大考前幾天,應考科目都讀不下,那時她取出《寂寞的十七歲》,和國中會考前夕一樣,讀讀課外書反能平靜心情。也許是讀了這本書,高三下學期文章賞析報告,她們皆選擇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此篇文章,為此也續讀了《台北人》。她們告訴我,從來沒有像讀白先勇作品那樣,會一篇接著一篇讀。我想起,或許就像是我少女時期,初讀琦君作品那樣吸引著年少的心。

《兩個太陽的臺灣》。1977 年出版的臺灣近代抗日史

《兩個太陽的臺灣》。1977 年出版的臺灣近代抗日史
習慣紀錄自己一年讀過的書,然後用色筆塗上星等,這一本是我標示五顆星的好書,1977 年就出版的書。 幾月前城邦回頭書展時,yoyo在萬本書中看到此書,興高采烈的她像是挖到寶似地告訴我:「媽媽,你看!這本好像是你會讀的書。」為回應她瞭解媽媽,二話不說就購下,當我開始日日於晨間閱讀時,就如躍入深坑,得時時啜飲咖啡,保持清醒狀態。

《七日讀》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之作

《七日讀》原住民作家瓦歷斯·諾幹之作
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Walis·Nokan)在二〇一六年出版了《七日讀》,每篇落下書寫的日期,大約從一九九九年到二〇一一年,這一段期間的起點是九二一大地震發生年,可想而知,書中紀錄著天災降臨,不只地震,還有颱風怎麼走上島,走上部落的?部落的族人又如何自保與逃難?因為瓦歷斯記下的故事,讓較接近高屏溪、愛河、曾文溪流域的我,也對大安溪(男人之河)與大甲溪(女人之河)有一點想像空間。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二行詩,慢慢讀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二行詩,慢慢讀
忘了何時知道泰雅族詩人瓦歷斯·諾幹(Walis·Nokan),答案或許遺落在十年前。十年前,生活重心都在孩子身上,繪本裡的可愛主角、多字童話的引導是我和女兒每日的交集,一日又一日的沈醉在故事裡。但與自己的交集在哪兒?悠遠的記憶中,隱隱約約有著二行詩的影子。或許因為忙碌中的母親擠不進太多的字,然後把詩意也當成失憶,把情境留在自己遺忘的十年前。

《黑潮漂流》漂在「黑潮」上寫的書

《黑潮漂流》漂在「黑潮」上寫的書
觀賞紀錄片《男人與他的海》後,到圖書館借了兩本廖老師的書,一是《黑潮漂流》,另一是《腳跡船痕》,都是海洋文學的著作。說來慚愧,並沒有讀過廖老師的書,想起女兒曾跟我分享,廖鴻基老師是海洋文學重要的代表人物,在台灣中學教材的本土作家群中,廖老師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與海洋、黑潮、鬼頭刀已畫成等號。聽她們這麼說,非讀不可!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侏儒的話》、〈戲作三昧〉、〈舞會〉、〈小白〉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侏儒的話》、〈戲作三昧〉、〈舞會〉、〈小白〉
閱讀是充滿驚喜又無法預料的路徑,漫讀了A,A談起了B,續讀B,B叢林裡有C,C又延伸繞回A,A還是談了另一個D,於是就這樣不停地圍繞與摸索。近來我圍繞的圓心軸就是芥川龍之介。 讀完《侏儒的話》後,續買了林水福老師企劃的「芥川龍之介短篇選粹」套書,我有心在這一年末好好的「芥川龍之介」一下。閱讀並整理文章小說本是一件頗費神的工作,雖是如此,從中發現了一些線索,知道百年前文豪在寫什麼、想什麼時?那種興奮...

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選活動」/叢書工具類精選十本好書

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評選活動」/叢書工具類精選十本好書
若問防疫在家期間我最投入的工作,應該就是閱讀了!陸續接收到許多出版社的閱讀邀請,以及在這期間擔任文化部第43屆中小學讀物選介評審,讓我在無法出門逛書店的疫情嚴峻期,仍可以收到一箱一箱的書,而讀滿數百本書,這是相當幸福的事啊(其實全家都受惠了)!

「時間感」的詩

「時間感」的詩
  一年前,因為小事報的課程,我收集了一些關於山海自然的詩,這次我收集並摘錄了一些有「時間感」的詩,因為從河流流逝的意象,感受「時間」點與線軸的存在。何謂「時間感」?只要在詩中有感受時間的當下,時間的流逝,或是具有過去、現在、未來時間點、時間段落的想像,都在我收錄的範圍內。在此也分享給朋友們,一起來讀詩。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羅生門》、《竹林中》、《河童》

芥川龍之介小說集:《羅生門》、《竹林中》、《河童》
對於芥川龍之介的初步印象,來自日本的文學獎:芥川賞。這個獎項為紀念芥川龍之介(1892-1927),其朋友菊池寬在1935年設立此獎項,鼓勵新人作家的文學創作。現今較為大家熟悉的大江健三郎(1958)、小川洋子(1990)都曾是得主。而日本多位文豪都曾擔任過評審,例如1935年第一屆的評審就有川端康成、佐藤春夫、谷崎潤一郎⋯⋯,1966年有三島由紀夫等。 芥川賞受賞作/候補作一覽表 

《鼠疫》瘟疫襲擊時總該讀讀

《鼠疫》瘟疫襲擊時總該讀讀
讀過卡繆的《異鄉人》,後段故事發展仍顯明的記憶著。這兩年,名為「Covid-19」的病毒細菌無情的攻擊人類世界,許多文學著作又再度被哄起,尤其是卡繆的《鼠疫》(另有翻譯《瘟疫》),在這樣人心惶惶,瘟疫襲擊之時,應該讀讀此書。

《我說話像河流》口吃者的安靜童年

《我說話像河流》口吃者的安靜童年
幾個月前,好友蓉與我分享一本書,她從北部郵寄到南部,從略冷的初冬傳送到忘了入冬的南方。夜裡拜訪這本繪本,封面是個男孩站在湍急水中,水起了浪,他安安靜靜的享受其中。入內的圖畫引領著我,一種極緩的翻閱速度進行著,十分鐘後,闔上書,闔上眼,故事最後的那份感動扣住了我。

《女力科學家系列套書》女力科學家改變了世界

《女力科學家系列套書》女力科學家改變了世界
近來親子天下出版了一系列女力科學家書籍,年前收到邀請,為這套書寫推薦,在閱讀期間有如新知填充,一下子認識三個傑出的女科學家,不過因為是科學家故事,對小學生而言,部分內容讀起來會有些吃力,得靠大人共讀引導。我交出文字後,決定再為這篇介紹文擴寫,多介紹多一點這三位科學家的生平故事。

《少年H》跟著妹尾河童成長,看二戰期間的日本

《少年H》跟著妹尾河童成長,看二戰期間的日本
閱讀妹尾河童的書,大概是從2013年開始的,一系列的「窺看」系列,讓我對這日本爺爺產生好的印象,兒時充滿好奇的他調皮可愛,直至長大成人仍不斷有創意點子湧出。那時,朋友Yen Ling Chou介紹我去看妹尾爺爺的自傳《少年H》,我買了書一直放在書桌左側待讀區,偶而翻翻幾頁,然後又被其他書擱住了。隔了這麼多年,終於在幾個月前,一鼓作氣讀完。喜愛歷史的我深刻體會,這本書是跟著時代走,範圍涵蓋二戰期間日...

《旅繪台灣》用畫筆與行動力追隨著佐藤春夫

《旅繪台灣》用畫筆與行動力追隨著佐藤春夫
2020年夏天結束「跟著佐藤春夫遊台灣」,我開始進入沈澱階段,一方面消化自己隨文字所走的路線,一方面又開始搜刮其他相關書籍,就在我整理旅記的這段期間,發現了一本剛出版不久的《旅繪台灣》,作者林致維也循著百年前佐藤春夫訪台路線,用自己擅長的水彩作畫,畫下了所走的路。在書店看見這本書時,我是帶著感動而買下它,因為有那麽一刻,感覺到有人和我一樣,會因為過去發生在台灣島嶼的故事,而踏上歷史的軌跡,那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