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旅行特別安排到宜蘭台北去,一想到要定點認識宜蘭,總沒忘了住在那兒的朋友,我們該去找他們了。腦子裡循著地圖路線走一回,想著過了歪仔歪橋,然後就會到士鉅及麗瓊家,那是我們固定會拜訪的民宿-飛鳥小屋。
台南美術館從籌備設立開始,引發台南藝文圈討論得沸沸揚揚,雖然多年從未有市立美術館,但民間的藝文空間、藝術家的藝術活動是相當活躍的,可以想像,美術館的設立必定讓藝術圈朋友有相當多的想法,彼此交換意見,議論紛紛。
照片資料檔裡,有許多台南新化小鎮的照片,是我們家庭小旅行的足跡,沒有刻意書寫文章發表在部落格,因為拜訪這些地方是如此輕鬆,隨行隨停,像是地板會ㄉㄨㄞ彈的武德殿、楊逵文學館、神秘的新化畜產試驗所(一年開放幾日)、檜木建造的公會堂(現為青少年圖書館),以及走在老街上逛逛生猛活力的早市,觀賞那些老屋齡的房子。
從社福館走入津梅棧道,那裡有許多讓大小朋友童心氾濫的角落,橋上假裝划船的運動器材、橋下那附有高沈重力的大鞦韆及隱藏版躲在樹叢裡的刺激溜滑梯,都是這次讓左右姐妹熱愛的角落。
離開了「壯圍沙丘旅服園區」,腦海裡裝滿了黃聲遠的建築及蔡明亮的影像,得找個地方沈澱消化,把剛得到的複合式感覺稍微歸類一下才行。計畫表裡早就預填了市區「光宅238」,那是安插來靜靜休息的地方。
每回進台南府城,總是想著要去吃常常光顧的那幾家美食攤,因為那些餐廳及小吃部就已經夠滿足我的味蕾。但有時也會想,一定還有非常、非常多的道地美食是我們所未知的,如果錯過了也好可惜!於是,在出門前,在網路上搜尋美味良食,這半個月吃的這家「小ㄚ鳳浮水魚粳」便是近來的最愛,不僅料好實在又美味,裝潢佈置也好文青風,是左右家愛的店。
旅行第二天,一月二十八日,是黃聲遠建築之旅。 離開「吳沙紀念館」後,我們來到了2018年完工落成的「壯圍沙丘旅服園區」,特別的是,這裡將以兩年為一期作為展示空間(這是園區員工告訴我),第一檔期找來蔡明亮導演策展,以《行者》影像作品與黃聲遠建築互相呼應。
年前年後各去蕭壠文化園區看了「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兩回,尤其是年後這一次,有海馬迴策展人李旭彬、陳伯義老師導覽,更讓我一整個腦子好鼓,好滿,心裡忍不住想著:「也太精彩了啊!」作品多元到讓我不知如何下手寫這一篇,只能用一步一腳印,排隊的方式將一張照片搭配文字一一說明。
兩年前到宜蘭時,我在旅遊行程表上早就標註了「吳沙紀念館」,那時已讀過台灣清領時期歷史的左右姐妹,對於吳沙並不陌生,直覺反應就是「開蘭第一人」,那次行程尚未成功拜訪,這次反倒是因為恰好經過,促成參觀的機會。
▲宜蘭礁溪鄉公所 冬季台北宜蘭旅行第二天,我們有一些目的。 對我們來說,旅行除了身心放鬆外,充電是最重要的,充實知識,充實對台灣土地的認識。這一趟旅行,主目的地是宜蘭,主目標主題是黃聲遠,我們訂好行程,要走黃聲遠建築師的作品,於是礁溪鄉公所、礁溪戶政事務所(2005)、宜蘭社福館(2001)員山機堡(2001)、宜蘭誠品(2007-2008)、津梅棧道(2005-2008)、壯圍沙丘服務區(201...
好久沒泡湯了,屈指一算,已六年沒泡湯,心裡想著,應該找一間湯屋來紓解一下大家的壓力。我努力在網路上找他人的經驗(部落客少了,這方面資訊也少了),才發現溫泉旅館住宿費實在很不親切,普通價錢的又擔心環境整潔是否讓我這愛乾淨的人接受?最後,找到礁溪一家小型的溫泉旅館,幸好,各方面條件都讓我們這小家庭大大喜歡,左右姐妹說,下次還想來這裡,因為睡了一晚上,身心果真都放鬆了。
幾乎每隔兩年就會去月津港燈節,上回是2017年,去年好像遺漏了,趕緊趁著週五晚間再訪月津港。來月津港賞燈最好的時段,就是在太陽西下,天色漸漸暗時,那時可以看到作品原本的樣子,又可以看見打上燈之後的絢麗光彩,而且這樣的天色下,陽春的相機級手機都拍得出好看的照片。最重要的是這段時間大部分的遊客都在吃晚飯,早點來逛還比較避開人潮。
還記得兩年半前,帶著左右姐妹到古蹟台南水道的淨水區寫生,由於一畫下去欲罷不能,成了當天最晚離開園區的遊客,那時天漸漸黑,原不覺得有何不妥,直到看見千百隻蝙蝠從藍色門上的孔飛射出來,一隻接著一隻,好像那裡面有什麼蝙蝠再生器似的,永遠數不完的飛行體,那時,我們又好奇又驚嚇,畢竟在那樣類似電影場景的地方,沒什麼人,感覺實在太真實,母女三人嚇得連忙下山。 因此,我記住了,舊水道裡有許多蝙蝠,而且是台灣葉鼻...
為了讓這趟台北宜蘭之旅帶點刺激感,我們說好一大早就出門,雖然可能有點累,但回味一下先前曾清晨四點就出發到新竹的經驗也挺不錯的(請參見:竹蓮國小的親子木工坊:連鋸台都帶到新竹去啦!)。
▲宜蘭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區,2019.01.28 在我身體裡仍存留旅行的氣息時,我得趕緊寫下這趟旅行的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