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右和小左大不同》你抱怨的不悅是他人的幸福

近來正在讀《博物學家的自然創世紀》一書,是德國博物學家亞歷山大·馮·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的故事。洪堡德的哥哥是柏林洪堡大學的創辦人,年幼求學期間,母親極為嚴格,安排兩個兒子接受一連串的啟蒙教育。兩兄弟個性差異大,哥哥勤學,沈浸在神話與歷史當中,弟弟卻喜歡冒險、嘗試接觸新鮮事物,他總是到處搜集植物、昆蟲、岩石等。同一個家庭出生的孩子,卻有迥然不同的個性。

手邊另外這本繪本:《小右和小左大不同》裡的主角是一雙鞋,左邊鞋與右邊鞋個性也大不同,一個享受瘋狂冒險的瞬間,一個期望成為優雅潔淨的鞋子,他們就像是洪堡兄弟一樣,各有各自不同的性格與特質。這讓我想起自己的雙胞胎女兒zozo、yoyo,也恰是小左與小右,很多時候她們是默契十足、選擇相同,但更多時候是有著不一樣的個性呈現,說到此,可別誤會《小右和小左大不同》是要來忠告讀者,雙胞胎大不同,而是要告訴讀者,看重自己的優勢環境,別僅羨慕他人的好,每一種幸福狀態都是輕易可掘的。

故事中的這雙鞋,有個好動愛玩的小主人,主人總是把鞋搞得污泥很多才回到家,這讓嚮往優雅生活的右鞋子不免小小抱怨,小右多希望自己能像鞋櫃裡的皮鞋,總是乾乾淨淨,外掛污泥的模樣實在太擾人。反觀左鞋子,喜歡往外跑、愛極了在泥巴地、石子路、草地上跑來跑去,主人的冒險就是他生活的樂趣。


▲以左右兩幅對照來區分兩者看到的世界

小右與小左不同的個性,造就看世界觀點也不一樣、色彩也不同,繪者以左右兩幅對照來區分兩者看到的世界,同樣的風景,個人解讀不同,右幅缺乏色彩、難以區分,左幅則是繽紛色彩、細節多變。低彩度圖畫是小右看到的風景,他對戶外環境的興奮度可能不太高,繽紛圖畫則是小左看到的風景,他對環境永遠保持新鮮感。

故事出現了第三主角,鞋櫃裡的皮鞋發出了欣羨的聲音,藍皮鞋羨慕左右鞋可以常常走出去,在路上奔跑跳躍,自己卻只能在特殊場合才光鮮亮麗出現,但可能很快就成了一雙主人穿不下的皮鞋。讀到此,才發覺自己珍惜的皮鞋真的比較少穿,穿著率高的確實是那些被我走遍大小路的運動鞋、休閒鞋,女兒小時候各類比賽時穿的正式皮鞋,也只出現了幾次就因為尺寸不符而功成身退。

這故事並非傳達雙胞胎個性大不同,但若用「生在福中不知福」來解讀這故事也未免太老氣,反倒是想著自己的現況,為自己的現況打個勾,或許不是你最期待的生活方式,但可能是別人最羨慕的模式。而這也許是作者想談的,期待的幸福往往來自生活中一點小小的滿足感 ,雖有些不如意,想法一旦轉彎,窗外的風景可能也就隨之改變;一旦試著將觀看的角度調整,他人的幸福定義也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幸福感。

這本書的文字與口吻,偏向對著成人說故事,若要與小朋友共讀,用詞遣詞就難以讓學齡前小朋友理解(小學生則可),建議可用扮演的方式進行,一雙輕便鞋、一雙皮鞋;或是一件漂亮洋裝、一套運動服;一支高級自動鉛筆、一支鉛筆⋯⋯相似情境,或許我們可以從小小讀者的演戲中,得到不同的故事轉折、解讀自己幸福感的定義說不定也充滿哲理。

書名:《小右和小左大不同》(Prawy i Lewy) 

文:安娜.帕西克維奇(Anna Paszkiewicz)

圖:卡夏.華倫婷諾維奇(Kasia Walentynowicz )

譯:林蔚昀

出版社:維京國際

出版日期:2024年09月05日

適讀年齡:4-6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自己讀

延伸閱讀:

《河馬波波屁股大》自我認同、肯定自己 

《我們是筷子》離開舒適圈,再創價值 

《基因大冒險》來認識雙胞胎的先天與後天 

獻給很久沒讀繪本的失意大人。轉念繪本五本

左右小劇場:簡單戲偶動手做(4.9ys) 

相連文章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